5.29 世界腸道/消化健康日
關于腸道你要知道的8件事!
5.29 世界腸道健康日
世界腸胃病學組織WGO將每年的5月29日定為世界腸道日/世界消化健康日,旨在提高群眾對腸道健康的關注。要知道,健康的腸道不僅僅只是肚子不疼,更是調節并維持全身功能健康運作的關鍵!
01|腸道堪比第二個大腦
胃腸道,也就是消化道,是人體消化系統的重要部分,食物通過消化道時被分解吸收來維持生命。同時,它又是人體的排污場,80%的毒素由腸道排出。
腸道是免疫前線
腸道與外界直接相通,我們吃的食物、藥物、隨食物一起攝入的有毒物質、病原菌等全都先與腸道接觸。所以腸道是人體抵御外來侵略的第一道防線。人體70%的免疫力來自于腸道,維持腸道健康有利于提高免疫力。
腸道與大腦相連
腸道與大腦的關系,也就是腦腸軸,隨著近年來心理問題的日益突出,已經成為了醫學研究的重點。
腸道神經系統包含上億個神經細胞,通過迷走神經連接與大腦溝通。研究發現,腸道健康與情緒問題相關,比如它影響快樂因子多巴胺的生產和傳遞,從而參與調節情緒。
胃腸道關乎我們消化、免疫、內分泌、心血管、神經和心理等多個方面,被譽為人體的第二個大腦,可想而知它的重要程度!
02|腸道是個“細菌聚集地”
想不到吧?我們的每個人的消化道里都有大約500多種、數萬億個細菌,共同組成我們的腸道微生物組,也就是常說的腸道菌群。
它們分為有益菌、中性菌和有害菌。有益菌可以對抗有害菌,但如果因為一些不良行為,有益菌被破壞減少,腸道菌群平衡被打破,那么有害菌就會肆意繁殖,影響健康。
所以,腸道健康不僅是消化器官的健康,更指胃腸道菌群的平衡。
03|習慣會改變“你的構成”
腸道里的細菌是你的一部分,而我們的生活習慣會很大程度上改變腸道菌群構成。如果生活行為經常改變,那么腸道菌群每段時間也會不一樣。
比如以下這些行為都會破壞菌群平衡,對外來菌的防御能力下降,不良菌和致病菌就可以在腸道內肆意繁殖:
不良飲食習慣:常吃高糖、高加工、冰冷辛辣刺激食品,不吃果蔬,不愛喝水;
吃飯速度太快,飲食不規律;
不良作息,睡眠不足;
精神壓力過大;
濫用抗生素...
而如果堅持一段時間健康的生活習慣,好菌就又會被養回來。
04|益生菌是吃進來的好菌
益生菌,指那些能夠改善我們腸道菌群平衡,從而有促進健康作用的有益活性菌,我們身體里本身就有很多益生菌,也會從食物中獲取。
益生菌的食物來源主要是發酵類食物,也可以通過補充劑獲取。由于它是“活性的”,所以在經過胃部酸性環境時,一些菌會被“殺死”,只有那些活著達到腸道的益生菌才會發揮作用。所以現在市面上大多益生菌補劑都會加一層保護其活性的工序,購買時候可以注意甄別。
05|補充益生菌吃什么
日常多吃發酵食品是補充益生菌更具性價比的方式。發酵奶酪、希臘酸奶、開菲爾酸奶、泡菜、酸菜、豆豉、味增、康普茶等都是益生菌的食物來源,冷藏保存會延長益生菌活性。
06|益生元是益生菌的食物
益生元,可以說是腸道內細菌的食物,飼養腸道內有益菌,從而促進有益菌增殖。益生元通常是食物中的膳食纖維,不是活性物質,也不會被消化吸收,以原本形式直達腸道發揮作用。
07|補充益生元吃什么?
膳食纖維豐富食物是益生元的主要來源,尤其是香蕉(越生越好)、蘋果、火龍果、洋蔥、大蒜、蘆筍、洋薊、蘑菇、燕麥、大豆、亞麻籽、酸面包等。
08|還有這些習慣促進腸道健康
飲食方面
多吃新鮮果蔬,富含有效抗炎的植物化合物,維持腸道健康;
Omega-3補充劑(魚油):抗炎并改善腸胃狀態;
維生素D補充劑:支持腸道內膜完整和免疫系統健康。
壓力管理
精神壓力大會擾亂消化系統,引起胃脹氣、消化障礙等,甚至與腸漏相關。管理壓力對改善腸道健康至關重要,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放松壓力,聽歌、散步、泡澡、按摩、冥想、看喜劇、運動等都是很好的方式。
早睡早起、三餐規律
合理使用抗生素
濫用抗生素會破壞腸道保護屏障,也會影響腸道菌群,使腸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下降。遵醫囑服用抗生素,不要動不動就吃消炎藥。
定期體檢
重視腸道更健康!
祝大家都擁有一個快樂平衡的“好”腸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