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想寫蘇南為何經濟發(fā)展那么快,可一看時間,很快就要到6月了,這意味著一年一度的高考即將拉開序幕。
那就順便聊下江蘇的高考。
網上曾經流傳過一份全國高考難度榜單,北京與上海屬于“簡單模式”;安徽、河南等省份被列為“困難模式”;浙江、湖北、湖南則是“噩夢模式”;江蘇是“榜首”,高考為“地獄模式”。
在這樣的難度下,江蘇考生的水平基本屬于“會做的”和“題目出錯的”。
甚至在某些江蘇重點中學內,能稱為“學霸”的學生,他們的水平屬于“考卷如果被扣分,去找老師,老師會馬上改正參考答案。”
可即便如此,很多江蘇高分考生也未必能如愿進入清華、北大等重點高校。
問題來了,江蘇的高考究竟有多恐怖?
說江蘇高考難,不如說江蘇考生實在太不容易了。
先說一個案例:
2021年,江蘇文科“狀元”白湘菱,文科總分480,她以430分的高分穩(wěn)居第一。
本來這樣的分數(shù)足夠上清華、北大,可她偏偏被兩所高校拒之門外。
而白湘菱沒有被清北錄取的原因很簡單——歷史選修課只拿了B+。
這是因為清華和北大在江蘇招生時,設下了一道門檻,要求考生中學時選修科目的水平測試等級需要達到雙A+。
也是因為同樣的原因,白湘菱連本省的南京大學都上不了……因此被網友稱作“最慘狀元”。
圖片來源:《高考》
好在香港大學知曉后,向白湘菱拋來橄欖枝,且條件優(yōu)厚:除去隨意挑選專業(yè)的權利,還會給予白湘菱四年全額獎學金共一百萬余元。
白湘菱還是算幸運的,可她的遭遇也讓人不解,江蘇文科“狀元”都進不了清華、北大,江蘇的高考到底有多恐怖?
沒辦法,江蘇的考生人數(shù)相比全國來說不算太多,但高分學霸實在太多,內部都卷成了“龍卷風”(心疼孩子們一秒鐘)。
大家看一組數(shù)據(jù)就明白了:
2023年全國高考
河南考生約131萬,文理600分以上共26375;
河北考生約83萬,文理600分以上18408;
四川考生約77萬,文理600以上共23304;
重慶考生約31.4萬,文理600以上7744。
江蘇考生約44萬,文理600以上總計36865。
就不提清華、北大了,拿江浙兩省的重點高校南京大學與浙江大學來說吧:
浙江的高分學霸,如果算上“三位一體”(綜合評價招生),大約前2%可以上浙大;而江蘇高分學霸,想進南京大學,理科需要排在前0.74%,文科需要排在前0.25%,差距不是一點點。
值得一提的是,相比某些高考全靠“刷題”的地區(qū)來說,江蘇的學霸屬于“只背基本公式,其他公式自己推導”,考試全憑平時日積月累的學習經驗。
因為江蘇學生的課程內容更復雜,難度也更高一些。比如大學課程才有的矩陣、積分、柯西不等式這些數(shù)學內容,江蘇考生早在高中階段就學過了。
對于江蘇考生來說,很多時候不是會不會做問題,而是題目實在太多,來不及做而已。
我們不妨再拿“簡單模式”的上海和江蘇做個比較。
2023年江蘇的文理類高考生約44萬,上海高考生只有大約5萬多名(3+3不分文理的模式)
如果上海考生想考本地的復旦大學,那么高考成績排名前2000名就差不多;可江蘇呢,至少全省排名前500名才有希望。
具體來看一張圖,可以很直觀江蘇考生考上海高校,與上海考生考本地高校,錄取難度差距有多大。
比如雙一流中的上海海關學院在江蘇是提前批,考生成績得排在全江蘇的前3%才有機會,上海考生是前30%即可。
甚至,江蘇考生考本省高校,難度也遠高于上海考生。
比如南京大學,江蘇考生至少是前0.7%,上海考生只需前5.8%,彼此差距是7.8倍。此外,江蘇和上海考生考東大是6.6倍,考南航是6.5倍...
這么說吧,上海考生如果排名前20%,能很輕松去讀江蘇211類大學,但江蘇考生,前20%,或許只能進本省的南通大學了。
有個令人疑惑的地方,江蘇也是人口大省,可似乎參加高考的人數(shù)并不多?
還是拿數(shù)據(jù)說話,以幾個人口大省2023年高考報名人數(shù)來舉例:
江蘇省:總人口8526萬、高考報名44.5萬;
河南省:總人口9815萬、高考報名131萬;
四川省:總人口8368萬、高考報名80萬;
山東省:總人口1.01億、高考報名98萬。
顯然,江蘇考生要比很多省份少了約一半。
有人可能說了,江蘇有一百多所高校,光211高校就有11所,高校數(shù)量這么多,應該不難考啊?
是江蘇考生不努力嗎?
并不是,而是江蘇的學生其實很早就卷起來了。
圖片來源:《狗十三》
江蘇學生的人生第一個“關口”不是高考,而是中考的“普職分流”,也就是一部分成績好的去讀高中,剩下的去讀“三校(中專、職高和技校)。
這個政策針對的不止江蘇,全國各省都有。
但關鍵是,各地掌握的尺度不一樣。
2011年之前,大部分省市基本上是按照1:1執(zhí)行,即只有一半的學生可升高中。
隨著大學不斷擴招,很多省市的“普職分流”比例有所松動,所以普高的錄取率慢慢上升。
可在此過程中,有些省市的普職分流比例基本不動,比如江蘇和山東的一些城市。
問題是,當時北京等地的普高錄取率已經接近七成了。
圖片來源:《高考》
中考分流已經讓很多江蘇孩子無緣大學,可江蘇重點高校卻將很多錄取指標撥給了外部省份。
此事一度引起了江蘇家長的極度不滿。
2018年,時任江蘇省委書記的婁勤儉要求,江蘇本省一本要超過50%,部屬院校不低于25%,3年內逐步達到30%。達不到25%的,省里配套一律取消。
同時,他要求,省外重點學校的招生比例,可以按照公共資源的比例套。標準很簡單,江蘇人口占全國的5.8%,招生如果超過5.8%,就不算歧視江蘇,沒有達到5.8%,就是對江蘇的歧視。
婁勤儉表示,江蘇在經濟上對全國做了這么大的貢獻,應該理直氣壯地去爭取。
客觀說,職業(yè)教育也是教育,同樣能出人才。
可在江蘇,家家戶戶都將考大學作為人生最為重要的目標。
圖片來源:《你好,舊時光》
要知道,有著崇文重教傳統(tǒng)的江蘇不僅經濟發(fā)達,對于孩子的教育也更為關注。
從1955年到2018年,江蘇共產生了463位兩院院士,是全國唯一一個超過400人的省份。甚至,清朝114名狀元中,江蘇就獨占49人。
正因有著如此深厚的文化基因,江蘇考生的上線率也不低。
2023年江蘇省高考錄取率為51.08%,其中,理科本科線(448分)上線人數(shù)為173523人,占全省高考人數(shù)的1/3;文科本科線(474分)上線人數(shù)為53767人。
換句話說,這些江蘇考生的上線成績,如果考本省重點大學,未必都能如愿,可如果他們的成績放在外省,幾乎都能如愿上一本。
對于那些寒窗苦讀多年的江蘇考生,確實有些不公平。
而且,江蘇之前按所有科目總分錄取,只有一條分數(shù)門檻,現(xiàn)在變成了兩條門檻,一個是語數(shù)外分數(shù)門檻,一個是等級門檻。
無論是哪個環(huán)節(jié),只要有一個拖后腿,就意味著無緣一本,使得江蘇考生始終戰(zhàn)戰(zhàn)兢兢,高度緊張。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江蘇高考搞ABC,弊端非常嚴重,考生只要有一個C,就進不了名校,極為不公平。
說起江蘇考生,還是得說下蘇南和蘇北的區(qū)別。
從歷年高考錄取來看,蘇南地區(qū)無論是錄取人數(shù)還是高校數(shù)量,蘇南地區(qū)都優(yōu)于蘇北地區(qū)。
這是因為經濟發(fā)展差異,蘇南及蘇中地區(qū),每個縣都擁有幾所“四星級高中”(江蘇一等重點高中),而蘇北每個縣只有一所“四星級高中”。
這意味著蘇南的考生進不了“四星級高中”,還能有機會進其他教學資源不錯的中學,而蘇北考生如果進不了“四星級高中”,就只能拼“命”了。
不過,江蘇也有個說法,如果孩子進不了“四星級高中”,就趕緊送到南通去備考。
公認是南通的高考生最為厲害,素有“中國高考看江蘇,江蘇高考看南通”的美譽。
由于江蘇高考卷奇難無比,很多省份的考生都對江蘇卷望而生畏。而江蘇考生這些“功力”,全是靠默默刷著南通試卷煉成的。
圖片來源:《最好的我們》
2023年,南通考入清華北大的考生為62人,為全省第一。
其實,從考入的重點院校到錄取人數(shù),南通學生高考的各項指標數(shù)據(jù),都領先江蘇乃至全國。
南通幾乎每年高考本科錄取率都超過92%,一本率常年超過50%;江蘇每6個一本生里,就有1個來自南通。
南通的高考厲害,自然是當?shù)刂匾暯逃麕熧Y源豐富。
比如南通的葛軍老師,江蘇考生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他是江蘇高考數(shù)學卷的出卷人,也負責其他省份的數(shù)學出卷工作。
他出的數(shù)學試卷,可謂真正的“hard模式”。
圖片來源:《高考》
2013年,葛軍曾參與安徽省的高考數(shù)學出卷。
結果,那一年安徽的理科數(shù)學平均分55分,不僅是歷年最低,甚至由于數(shù)學成績大幅下降,安徽省一本分數(shù)線直接下降了50分。
葛軍老師也因此被稱為“以一己之力降低50分”的人!
這也從側面說明,南通普通高中的老師水平究竟有多高。
換句話說,江蘇考生正是刷著各類南通“大神”老師出的試卷,一邊哭,一邊提升自己的“考力值”。
不過,如今的江蘇高考已進行了改革。
從2021年開始,江蘇實施了“3+1+2”高考新方案:“3”指的是語數(shù)外三科,每門滿分150分;“1”指的是物理和歷史任選一門,每門滿分100分;“2”指的是在化學、生物、政治、地理中任選兩門,每門100分。總分恢復為750分,語文、數(shù)學、英語科目將采用全國卷,同時合并本一本二錄取批次。
難度或許依然不低,但考試形式相對全面、合理了一些。
所以,這兩年就很少聽見江蘇某地區(qū)“狀元”上不了清華北大的怪事。
但對于江蘇考生來說,高分學霸太多,內部的競爭壓力依舊很大,想考上一所心儀的重點大學還是不太容易。
這點,恐怕短時間內依然無法改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