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京津冀通勤定制快巴開通,通州、北三縣計劃開通水上巴士后,“飛機通勤”未來也或實現。
通勤不再依賴地面交通
北京擬建立通勤航路,至雄安、廊坊等地
近日,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就《北京市促進低空經濟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4-2027年)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北京擬開通至雄安、天津、廊坊等地區通勤航路。
圖源:北京經濟和文化信息局
這份征求意見稿里,北京將圍繞應急救援、物流配送、城際通勤等方面來打造應用場景,開通3條以上“面向周邊地區”的低空航線。三年將拉動北京經濟增長超千億。
《征求意見稿》提出,到2027年,北京市將圍繞應急救援、物流配送、空中擺渡、城際通勤、特色文旅等,新增10個以上應用場景,開通3條以上面向周邊地區的低空航線,基本建成網絡化的基礎設施體系及低空應用生態。城際通勤方面,將建立大興機場與雄安新區,首都機場與天津、廊坊等地區的通勤航路航線,探索“分體式飛行汽車城際通勤+城內擺渡”應用新業態。
其實,北京在航路方面的嘗試早已進行。以北京平谷石佛寺機場到河北雄安鄚州機場的通航線路為例,這條線路因為航程短和距離白洋淀景區近,開通一年來,已經運行了150架次。北京距離河北雄安白洋淀景區有一百多公里,駕車兩個多小時,飛機只需要半個多小時的時間。這也將成為北京未來低空航路規劃的一個參考。
廊坊:全面融入京津冀“一小時通勤圈”
環京地區有75萬通勤人員,其中廊坊通勤人員約35萬人,廊坊市作為京津冀地區的重要節點城市,正全力加速交通一體化進程。
近日,備受關注的廠通路潮白河大橋再傳捷報,跨河主橋左右幅鋼梁成功合龍,為大橋建成通車奠定堅實基礎。截至5月22日,廠通橋項目主體工程已經完成85%,橋梁主體工程預計今年8月底全部完成,9月中旬具備通車條件。
廠通橋建成通車后,大廠到北京城市副中心核心區的通行距離將縮短至5公里,通行時間將縮短至30分鐘以內,將極大程度加速通州區與北三縣一體化高質量發展進程。
此外,廊坊市精心設計通勤“定制快巴”線路和站點,持續打造“一小時環京通勤圈”。目前,廊坊已經開通6條主線32條支線到北京國貿、望京等地的“定制快巴”,共投入車輛75部,日均運送乘客5600余人次。2月23日,廊坊至天津武清通勤公交線路開通,極大方便了兩地居民日常出行和通勤。
公路網絡協同一體化不斷加深,廊坊相繼建成京臺高速、密涿高速、京秦高速京津接線段、機場北線高速、津石高速、榮烏新線高速、京雄高速、京德高速等8條高速公路,形成“六縱七橫”的高速公路網布局。
“軌道上的京津冀”主骨架基本成形,近年來,津保鐵路、京雄城際、京唐鐵路、津興鐵路相繼建成,廊坊境內運行鐵路達到10條,城際鐵路聯絡線一期工程、雄安新區至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快線(R1線)、北京軌道交通22號線(平谷線)3條軌道交通項目加快建設。
作為京冀首條跨省域城市軌道交通線路,北京軌道交通22號線(平谷線)項目建成后,三河到通州最快僅需9分鐘。
隨著跨省通勤方式越來越多樣,京冀兩地間的時空距離大大拉近,群眾出行效率也將進一步提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