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喜歡燒音頻?可能只是時間未到!這是不少老燒跟大象說的話!
一個很“不幸”的問題其實擺在廠商面前,“老燒”大部分其實是真的老。
在大型展會上白頭族居多,這個多少也因為時間,金錢和精力的限制,要燒到“希臘神話”這種級別的器材真的不是普通年輕人能做到的。
而在門檻沒有那么高的耳機展中,我們就能看到很多年輕的身影,大部分人都是從小燒到老燒逐漸成長過來。
當然,這個過程中也有好多中途加入的,也有好多是中途離場的。作為一名音頻燒貨,追求高品質音樂體驗的道路上總是充滿了挑戰與期待。每個人的路子可能不一樣,但是可能也會有很多一樣。
大象今天就來聊聊作為一個音頻燒貨的一些小設備和一些小心得。如果我們問一下AI設備升級清單,AI會給出這樣的一個答案。
初級階段
- 耳機:入門級監聽耳機,用于熟悉各種音樂風格。
- 播放器:支持無損音源的入門級數碼播放器。
- 耳放:內置DAC功能的便攜耳放,提升耳機驅動力。
- 音箱:入門級書架音箱,作為近場聆聽設備。
中級階段
- 耳機:升級到動鐵旗艦耳機,追求更高解析力和動態范圍。
- 播放器:中端專業級數碼播放器,支持更高的采樣率和更多解碼格式。
- 耳放:外置獨立耳放,追求更低失真和更佳聲音質感。
- 音箱:中端落地音箱,提高聲場和結像能力。
高級階段
- 耳機:專業級定制耳機,滿足極致聽感和舒適度。
- 播放器:高端旗艦數碼播放器,支持超高采樣率和無損格式。
- 耳放:頂級外置耳放,追求完美音質和極低失真。
- 音箱:高級落地音箱,達到專業錄音室監聽水準。
總體來說還是總結非常到位的,非常符合我們升級的路線。那么接下來大象就來按照這個思路來跟大家分享一下手上的設備。
“早知道,還是原道”的原道耳機估計是不少小伙伴的入坑之選。
或者是主動,或者是被動的就被原道打動了,個位數的價格,主打的就是一個耐聽,用直徑15.4mm大動圈,HiFi級PET振膜,經過專業聲學調校,耳機阻抗高達32歐。
當然,手機3.5mm也能直驅,但是味道還是差了點,這個其實很容易感受到。原道采用直徑15.4mm大動圈,加上平頭塞設計,先天優勢就是聲音通透感,不會出現耳塞型耳機的那種“悶”,更多人對原道的評價集中在人聲上,這個也確實是原道在這方面的調教下的苦工,讓優勢發揮得更加明顯。這個也正是因應一些普通聽音需求的用戶,聽個響也要聽個爽。
大象的另外一個入門事AKG的老圈K315,當年的入門平頭應該是不少像大象這樣的半老燒都關注過的耳機。雖然很便宜,但是對播放設備的考驗可不小,一試就基本可以判斷機器是不是真的能推動。因為它帶電阻式音量調節器,所以不少用戶會用來克服一些過于靈敏,甚至帶一定電流聲的播放器。
在一百往上的價位,竹林鳥,TZF這些國產品牌都有不少值得關注的產品。
如果幾個繼續往上那么就肯定首選山靈SONO,五百以內難有敵手的產品。
在百元級耳機提供可換音管濾波器,0.78 2PIN接口,同軸雙動圈結構,搭配三磁路設計,便宜大碗的卷王耳機。
除了耳機,其實在500以內的入門設備里,性價比最高的應該是大耳!
大發聲單元能有更好的聲場感,JT1采用了50mm高性能動圈單元,單元大小是一個硬道理,肯定是越大越好了!采用PEK+PU+鋁箔多層高分子復合材料為振膜用材,能精準感知音律細節的細微振動輔以精密黃銅護環,穩定成就低失真,高音準。加以進口CCAW紙管音圈,做到開闊的音場,彰顯大耳的聲音優勢。
類似的產品還有Hifiman家的的HE400SE隱形磁版,性價比一樣有吸引力。
不過需要注意的HE400SE隱形磁版的阻抗是32歐姆,手機直推聲音較為平淡,最好是準備一個小尾巴或者播放器來推。
不得不說KA11的設計師的創意十足,很好結合了圓和方的關系,加上天藍色配色,上手就能體驗到用心之處,有質感之余還時尚感十足。整體采用合金材質,重量只有8.5克,掛在手機上都不會增加負擔。獨立 DAC CS43131+獨立耳放 SGM8262,單端輸出高達 200mW@32Ω,解碼上最高可支持 32bit/384kHz PCM 和 DSD256 音頻。
如果不滿足于此,直接上最新ES9069Q旗艦DAC芯片的首款產品山靈UA4也是不錯的選擇,特價在500出頭也在入門可接受范圍內。
手機,電腦都用得上的小尾巴,ES9069Q搭配山靈小尾巴經典的雙RT6863運放,最高支持PCM 768kHz/32 bit, DSD 512解碼,MQA解碼,3.5mm單端和4.4mm平衡口都支持,要的就是一步到位。
同時也可以選擇既能當小尾巴,又能獨立播放的山靈M0 Pro,市面為數不多的迷你MP3音樂播放器。
金屬CNC機身,雙面玻璃,質感滿滿。,內置雙ES9219C DAC的配置,支持384kHz/32bit,雙DAC的機制比較有趣,在使用3.5mm單端耳機的時候,只運行一個DAC,在轉換4.4mm平衡口的時候則雙DAC工作,讓性能和續航之間得到更好的平衡。M0 Pro能夠提供236mW@32Ω的推力,市面普通的耳機都能輕松推動。而且還能待機一個月,長達14.5小時的播放時長,不用為續航焦慮。
除了可以當MP3,當DAC小尾巴,M0 Pro還能當數字轉盤成為一個藍牙發射器,也可以作為一個藍牙接收端,接上有線耳機,它也能作為一個“藍牙耳機”來使用,真正意義上的多面手。
在以前,千元設備都還只能算是入門,可是卷中卷的國產品牌下千元已經可以上中端設備了。大象推薦的是山靈去年的新款MG100,一個難得的高端陶瓷振膜下放的動圈產品。
作為市面少有的中高端動圈振膜耳機,MG100秉承山靈一貫的優秀做工和調音,雙腔體聲學結構,陶瓷振膜,日本DALKOKU黑音圈,超線性雙磁路系統,還有可換導管,可換插頭,古河單晶銅線,可以說是直接“管飽管夠”。
為什么說少有呢,因為現在耳機廠商更偏向采用動鐵單圈,這個主要也因為動鐵單元選擇更多,設計上也更簡單。可是有些用戶更喜歡動圈振膜的更具“澎湃”感的聲音,但是之前這類耳機要么就是低端線,要么就高端線,MG100就更好做了一個卡位,讓用戶有跟多的選擇。
而在這個價位的播放器就是上面出現過幾次的山靈M1S,主打一個純音播放,封閉系統,基于Linux的MTouch 2.0系統,只為提供質樸的聲音而來,后面的臺詞其實就是它暫時沒有安裝APP的功能,更純粹。不過最近的升級加入了山靈的在線曲庫,還增加了Tidal的支持,方便不同使用習慣的用戶。
M1S搭載國產君正X2000處理器,ES9038Q2M DAC解碼芯片,支持最高768kHz/32bit DSD512硬解以及MQA硬解,實力滿滿。小小的機身可還是配備3.5mm單端口和4.4平衡口可以提供245mW@32歐姆的輸出功率,更是采用了兩片RT 6863 AMP獨立運放芯片,除了提供更高的輸出功率,更能保證低失真,高動態。
同樣價位還有款特別的產品,那就是山靈H2,你說它是耳放嘛,其實它帶音頻播放功能;要說它是播放器嘛,它又操作起來有點折騰,這個算是山靈H家族的特色了。
一如既往的堆料,采用Cirrus Logic公司 CS43198 DAC,該型號DAC以高指標聞名業界,擁有高達130dB的動態范圍,理論總諧波失真(THD+N)達115dB,是保證H2出色聲音的源泉。對于這款DAC芯片,不少老燒都覺得它結合了兩款高端芯片AK4497和ES9038的優點,同時又規避了兩者的一些缺點。
CS43198芯片可以說是完夢級別的產品,現在一千塊左右就能擁有一個實打實的產品,還是很值得入手的。
預算繼續往上加應該就是上面那個藍色皮套的M3X,不過已經下架了,這里就不去說了,而是來聊聊出鏡率最高的耳機——ME500,其實也已經是有多個版本了。一個多年都不降價的經典產品,只有早買早享受。
樓氏動鐵單元+動圈同軸設計,算是早期比較獨特的組合方式。
同款設計的還有安克聲闊的Liberty 2 Pro,主打的是一種三頻均衡,該有的都有。從它堅挺的價格可以知道ME500實屬這個價位最合適的耳機!
舒爾Aonic 4同樣是大象一只都推薦的產品。舒爾一直都是以動鐵單元為主打,Aonic4這種圈鐵組合的方式好像還是第一次,動圈可以補充動鐵在低頻的不足,更能滿足全頻的適應性。超輕的重量和良好的物理隔音降噪,讓它成為大象日常EDC必備設備。
繼續按價格來盤點產品,那么就該到它了。
R2R DAC芯片的榮耀——自主研發的HYMALAYA(喜馬拉雅)DAC解碼芯片,使用這款芯片的第一款產品就是向Hifiman自家產品致敬的——HM901R。
海菲曼HM901R的最大特色除了自研的喜馬拉雅就是保留可換耳放卡的功能。耳放卡可以說是海菲曼的操作了,為了滿足不同消費者的不同聽感需求而設計的,盡可能的滿足更多消費者對不同風格的音樂喜好,還有各種不同耳機的搭配,從而做出更多個性化的聲音,耳放卡對于年輕一輩的初燒應該相對陌生。當然,這也讓這個機器的消費水漲船高,可以從中低端到中高端走,這個產品是真的更偏向專業老燒了。
騷氣
在中高端設備上大象還持有的是山靈M6 Pro 2021版,當年因為開玩笑說因為沒有原來的芯片了,就臨時拉壯丁做的一個“新品”,倒是沒想到也成就了一款經典。
家族式外觀設計,漂亮的夏普屏,兩顆頂級ES9068AS旗艦級DAC芯片,采用山靈聲學工程師自研的“全頻段相位一致的低通濾波技術”,用經典OP+BUF音頻架構,搭配全新設計的4路全平衡輸出電路,讓M6 Pro的失真度、驅動力與控制力都恰到好處。好像還是當年為數不多的支持MQA硬解的機器。
三千檔的MG600給人的感覺是一種炫技的產品,因為外殼太獨特了。
楓木+納米級滲透顏料讓MG600宛如藝術品的質感,整個包裝下來讓人感覺就像一個首飾。創意性打造雙導向星暉環形濾網,濾網精美鏤空雕花環宛若星云圍繞,空氣自由流動設計有效平衡雙耳內外壓力,帶來較低的氣流噪聲,令耳機高音富有動感,低音渾厚有力,整體音質自然舒適。
10mm的發泡工藝振膜,碳纖維、云母、鋁鎂合金頂球,配合腔體經過計算和優化的特殊結構構造出的“特調木制音頻濾波器”,除了濾波有效性,更能帶來一種不一樣的聲音味道。
MG800其實不太能看成是MG600的升級版,而是另外一種路子的產品,在振膜上有所區別,阻抗會高一點。
外殼采用鈦合金,同時提供可替換導管,可玩性更高,但是要說這兩款產品的聽感差異,大象是聽不出來。
在這個階段其實還有一臺經典的機器——Hifiman家的紅太子,相信也是不少老燒的夢中心機之一,可惜的芯片停產后,它也就成了絕唱,加上男人家還“回收”了部分機器,市面上就更少了。一臺除了底噪明顯,功能簡陋之外沒毛病的好機器,目前如果還想入手只能看看二手交易平臺了。
BB
不知道5000以上的價格算不算高檔設備了,在國際音響大牌里還真的算不上,但是國產品牌了5000以前的設備真的屈指可數了。
大象稱之為“無用之用”級別的H7,采用AKM全新旗艦DAC模組,AK4191EQ+AK4499EX的組合方式,讓數字和模擬解碼完全隔離;同時保留了傳統RCA模擬接口和單獨的電源接口看得出山靈的用心和貼心。升級的瑞士Neutrik品牌6.35mm單端耳機接口更是一直不止步的高追求,配置上直接就是給老燒一個最好的移動桌放!
差不多價格下,到底該選M7還是H7,估計不少老燒都頭疼。
要說成年人不做選擇其實很難,因為是真的肉疼了,兩個設備加起來都一萬多了。M7選用的DAC是ESS家的9038Pro,高精度薄膜電阻、松下高分子鉭電容、CPAF低通濾波、FPGA+KDS低相位噪聲有源晶振等硬件配置,一個都沒落下。
要說大象手上最貴的耳機,那么必須就是它了——Hifiman RE2000,什么都不用說,問就是頂流!為了更好推動RE2000,男人家已經不出單耳機了,直接帶DAC,免得到手到聽著不爽,畢竟高達60歐姆的阻抗。
說完耳機和便攜設備,那么就該到桌面設備了。
松下SA-PM04+雅馬哈TSX-B78,這兩個都是不好買到的產品了,有興趣還是直接去翻二手平臺吧。
真心推薦系列!如果想提升設備,那么山靈這款CD機也可以關注下!
山靈CD80播放機采用定制的飛利浦伺服系統,三洋HD860光頭,君正X1000主控和ES9219MQ DAC芯片,為解碼提供強而有力的支持;可以直接播放MQA CD光盤和USB設備的MQA文件。這個太小眾就不展開了。
同樣早買早享受,遲買還漲價的EM5。真的讓人費解的音頻市場。
高端貨是來自馬蘭士的CD+功放組合,解決萬元以下聽個響的大毛病!
當然,大象配套的音箱可能不太上大家的眼,就不多做介紹了。
最后還要說的是兩個大象蠻喜歡的特殊產品,可能一樣不太上大家眼,但確實是好產品。宛如藝術品,外形別致,聲音也充滿磁性。
另外就是山進的各種收音機都是大象的心頭好!有興趣的也可以關注下。
最后還是那句話,我們很多時候容易陷入消費主義陷阱,過于強調器材,忘記音樂的本質,更多需要我們去細細聆聽和體會,而不要片面去追求不實際的東西。我們更應該去關注聲音的本質,關注聆聽的感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