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癥的高發引發全球醫學界的關注,作為腫瘤疫苗中較為突出的一種,樹突細胞疫苗一直是該領域的研究熱點。說到樹突細胞疫苗就不得不提一個傳奇性的人物——2011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獲得者拉爾夫·斯坦曼。
斯坦曼在2007年確診胰腺癌后,積極嘗試基于樹突狀細胞的治療性疫苗(DC疫苗)。借助這種“細胞免疫療法”,他的生命從預期的數月延長至4年半。
目前,德國、日本也有樹突細胞疫苗用于臨床輔助治療多種癌癥,如肺癌、肝癌、腎癌、乳腺癌、皮膚癌等,這是癌癥患者治療的新希望。
這里不得不提我們的比鄰——日本,自上世紀70年代就已開展細胞免疫治療的研究和治療。2016年最新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日本分子細胞生物學家大隅良典,以表彰他在細胞自噬機制研究中取得的成就,這說明日本在細胞研究領域已經走在了世界前面。
無進展生存期超577天!WT1樹突狀細胞疫苗療法給晚期肺鱗癌帶來新生!
IV期肺鱗癌預后較差,5年生存率低于5%,IV期不建議進行手術和放療,僅進行化療,然而二線多西紫杉醇和雷莫蘆單抗聯合治療的效果并不令人滿意,無進展生存期為4.5個月,總生存期為10.5個月。因此,各國的研究人員紛紛將目光投向細胞免疫領域,希望尋求突破。
WT1是一種常見的癌癥抗原,在癌癥中廣泛表達,據報道WT1在鱗狀細胞肺癌中的表達率超過90%。美國國家癌癥研究所報道,WT1在癌癥中的表達比例、免疫原性和臨床療效方面都。因此,WT1在日本臨床上常用作樹突狀細胞疫苗治療的通用抗原。
據報道,WT1-DC可以減小腫瘤大小、降低腫瘤標志物并延長總生存期。癌癥免疫療法,包括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已被證明不僅可以提高緩解率,還可以提高長期生存率,即生存曲線中的長尾效應。
著名國際醫學期刊《Cureus》發布了一例采用WT1樹突狀細胞疫苗療法聯合二線化療,治療終末期鱗狀細胞肺癌患者的案例報道。
該例患者為69歲男性,被診斷為IV期右肺中葉鱗狀細胞癌,伴有雙側腎上腺轉移、多發肝轉移、多發骨轉移,根據指南,無法進行手術和放療,因此采取卡鉑(CBDCA)AUC6和紫杉醇(PTX)治療聯合WT1-DC(WT1樹突狀細胞疫苗)。WT1樹突狀細胞疫苗治療從第155天開始,直到第280天共注射8劑。結果顯示如下:
1.與治療開始時(第0天)的胸部CT相比,第114天的胸部CT觀察到癌癥明顯縮小(圖1)。
圖1 胸部CT圖象對比
A:診斷時的CT圖像。可見左右胸腔積液,以及原發性右下肺癌。B:第114天的CT圖像。原發病灶幾乎消失。C:第213天的CT圖像。顯示原發病變復發。D:第338天的CT圖像。原發復發病灶已縮小。
2. 診斷時癌胚抗原(CEA)為66.4,但在第121天降至3.0,C反應蛋白(CRP)降低,N/L比(中性粒細胞對淋巴細胞比率)降低。
3.診斷時PET-CT顯示除右下肺原發腫瘤外,還顯示雙側多發肺內轉移、多發肝轉移、雙側腎上腺轉移和多發骨轉移(圖A)。第 479 天的全身 PET-CT,顯示右肺有兩個小轉移灶,肝臟有一個小轉移灶(圖B)。
圖1 全身PET-CT對比
答:診斷時PET-CT顯示除右下肺原發腫瘤外,還顯示雙側多發肺內轉移、多發肝轉移、雙側腎上腺轉移和多發骨轉移。B:第 479 天的全身 PET-CT,顯示右肺有兩個小轉移灶,肝臟有一個小轉移灶。
4.截至數據統計時,該患者無進展生存期(PFS)已超577天,而且臨床狀況良好,體能狀態為1。
在該病例中,患者確診后接受CBDCA和PTX治療,腫瘤縮小,CEA下降。但白細胞計數較高,中性粒細胞百分比較高,淋巴細胞百分比較低,N/L比值仍較高。盡管腫瘤縮小且 CEA 降低,但這種不良免疫特征狀態的持續存在代表著預后不良。在該病例中,經過一線化療縮小的癌癥在完成四個療程后恢復生長,同時CEA也迅速增加。因此,即使化療成功,如果免疫特征狀態不好,復發的可能性很高,應考慮繼續化療或聯合治療以改善免疫狀況。
這次研究證實,WT1-DC與分子靶向藥物聯合能夠預防癌癥復發,改善長期預后。這種免疫細胞療法與分子靶向藥物的聯合治療可能是提高常規化療療效的新治療方法。
目前,癌癥疫苗中療效及預防復發效果較為突出的當屬樹突狀細胞疫苗及個性化新抗原疫苗等,在德國、日本也有樹突狀細胞疫苗用于臨床輔助治療多種癌癥,如肺癌、肝癌、腎癌、乳腺癌、皮膚癌等,目前國內也有多樣癌種的癌癥疫苗類型,有意向的患者可通過無癌家園醫學部進行評估申請。
WT1肽抗原樹突細胞疫苗治療腦膠質瘤相關研究
目前,腦膠質瘤患者大多數采取手術聯合放化療的綜合治療,但預后仍舊不佳。由于免疫療法的不斷發展,醫學研究者們開始研究采用注射腫瘤特異性抗原激活的樹突狀細胞(DC)疫苗進行治療。臨床I期和II期試驗已證明DC疫苗治療惡性膠質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日本信州大學醫學院的Keiichi Sakai等開展一項研究WT1致敏的樹突細胞疫苗治療經標準治療后復發的惡性膠質瘤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臨床1期試驗,并發表在《Journal of Neurosurgery》上。
納入的研究對象均為經過標準治療后復發、對放化療抵抗而疾病逐漸進展的腦膠質瘤患者。采取WT1致敏或腫瘤自身抗原致敏的DC疫苗免疫治療,每兩周注射1次,5~7次為1個療程。
選取10例腦膠質瘤患者接受DC疫苗治療,其中男3例,女7例,包括惡性膠質瘤6例、間變性星形細胞瘤2例,星形細胞瘤1例,間變性少突膠質細胞瘤1例。
結果顯示,7 名患者接種了改良的 WT1 肽脈沖 DC 疫苗,2 名患者接種了腫瘤裂解物脈沖 DC 疫苗,1 名患者同時接種了腫瘤裂解物脈沖 DC 疫苗和 WT1 脈沖 DC 疫苗。5 名接受 WT1 脈沖 DC 疫苗接種的患者的臨床反應是疾病穩定。5 名病情穩定的患者中,有 2 名的神經系統檢查結果有所改善,并且 MR 圖像顯示腫瘤縮小。除注射部位出現 1-2 級紅斑外,未發生嚴重不良事件。在接受 WT1 脈沖治療的患者中接種疫苗后,WT1 四聚體分析檢測到 WT1 反應性細胞毒性 T 細胞。
這項 WT1 脈沖 DC 疫苗接種療法的研究證明了治療復發性惡性神經膠質瘤的安全性、免疫原性和可行性。
本文為無癌家園原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