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梁爽
理性天蝎女
治拎不清、玻璃心、擰巴癥
點燃你自律的心
5月梁爽出新書啦,正文開啟之前,請允許我為新書《把自己重養一遍》打個call,爭取當當給我個新書彈窗:
周末全家逛商場,我被一個熱鬧的活動深深吸引——“BOOK思議”。
一書換一書,舊書換新友。
我走進攤位,看擺出來的書,好幾本散發魅力。
換書規則是:
1、帶來一本閑置書;
2、在卡片或扉頁上,留下想說的話;
3、免費交換一本書。
我眼睛放光地挑了3、4本,因為擔心被人換走,我問工作人員,想把它們壓在下面、減少曝光可不可以,我立馬回家,拿書來換。
工作人員說,暫時幫我保存。
我轉身叮囑老公帶著女兒慢慢回家,我快步回家,路上想著拿哪些書來交換。
在家的書柜上,我找了幾本已經看過的、覺得不錯的、沒畫標注的,選了6本,背在書包里,奔向商場。
到了攤位,我把書放下,有幾個換書人,看到新貨,上來翻閱。
我用5本已閱的書,換了5本期待的書。
還有1本的額度,我在一個當面交換的攤位上尋覓。
遇到一位女士,我們對彼此帶來的書感興趣,聊了幾句,特別合拍,當面交換,還各自找了一張卡片,給對方寫了一句話。
這幾天,我就在讀她換給我的書,書里書外都有股神秘氣息,這是我從未有過的閱讀體驗。
太喜歡這樣的活動了,有意思,有意義,有創意,關鍵還能跳過中間商,把錢省下來。
創意教母李欣頻曾說: 以《佐賀的超級阿嬤》為例,假設把它定位成“窮人創意學”,在不景氣的時代,這個故事很有價值,阿嬤在極窮困境中如何以創意謀生,如何以智慧保持樂觀。
女到中年,感覺收入的進水口變小,而放水的出水口又大又多,急需惡補貧窮創意學。
于是,我趁熱打鐵,去看《佐賀的超級阿嬤》。
作者島田洋七,在序言里說:雖然大家在說現在的世道真是很不景氣,就算真的沒錢,只要心情樂觀,也能活得舒坦。
我心想這未免太雞湯了吧,可越看越心暖。
日本廣島原子彈爆炸后,爸爸“回廣島看看”,因核輻射而過世,媽媽一個人賺錢,實在無力養育兒子。
有次老家的姨媽來看他們母子,分別時,媽媽帶8歲的兒子送姨媽,卻在火車發動時,媽媽把兒子推上火車,讓姨媽把他帶到鄉下,讓阿嬤(外婆)撫養。
阿嬤的房子,是河水和學校之間的一間破茅屋。
而阿嬤是佐賀大學及其附屬中學和小學的清潔工。
她開朗樂觀、笑對貧窮。
“阿嬤,這兩三天都只吃白米飯,沒有菜呀”?洋七剛抱怨完,阿嬤就哈哈大笑地回答說,“明天呢,可能連白米飯都沒有了”。他和阿嬤對視,哈哈大笑。
阿嬤出門時,會在腰間綁繩子,繩子的終端綁上一塊磁鐵,磁鐵沾著一路上吸過來的釘子和廢鐵,回到家取下釘子和鐵屑,扔進桶里,積少成多,賺取外快。
阿嬤家在河道邊,她在河道上橫放一根長木棒,木棒攔下來的樹枝和木片,曬干后當柴燒,還能讓河水保持干凈。
河道上游有個市場,尾部開叉的蘿卜、畸形的小黃瓜、賣不出去的蔬菜,被人丟進河里,也會被木棒攔住。
開叉的蘿卜切塊,煮出來,味道不錯,彎曲的黃瓜切絲,用鹽腌,滋味可口。
阿嬤覺得,各種東西順流而下,被木棒攔住,那條河是私家超市,還送貨上門,不收運費。
在阿嬤的耳濡目染下,洋七在窮鄉僻壤中,發現別樣樂趣,雖然沒錢買零食,就爬樹吃果子。
洋七上學后,回家求阿嬤,“讓我學柔道吧,不像劍道那么花錢”。
阿嬤問免費的嗎?一聽不是免費的,“那就別學了,明天開始跑步吧,不要那么拼命跑,因為肚子會餓,要小跑,否則鞋子會磨壞的。”
有次洋七對阿嬤說,我們家現在窮,以后有錢就好了 。
外婆說,“窮有兩種,窮得消沉和窮得開朗,我們家是窮得開朗,我們跟由富變窮的人不一樣,你不用擔心,要有自信,因為我們家的祖先世世代代都是窮人。
做有錢人很辛苦,要吃好東西,要去旅行,忙死了,而且穿著好衣服,走在路上還要擔心摔跤,我們穿的衣服,淋了雨,坐地上,摔一跤,也無所謂。”
雖然生活極度艱苦,阿嬤用神奇方法,達觀態度,幽默言語,讓孩子笑對貧窮,長大后成為喜劇泰斗。
看完,我倒戈了,作者說得對,“幸福不是由金錢左右的,而是取決于你的心態”。
據說這本書在日本創下銷售奇跡,在經濟不景氣的時代,阿嬤有滋有味的貧窮生活,溫暖和啟發了很多人。
(插畫師:27 Ways)
年初,我做活動策劃的朋友,部門被裁撤。
她雖被留下,但她被分流到其他部門,她的免疫力被挫折打下來了,一下過敏,一下感冒。
女到中年,“把”字句越來越少,而“被”字句越來越多。
也是,被別人拿著自己的遙控器,感覺會爽。
最近我倆見面,她狀態好到令我意外。
她說,今年年初,停了女兒的多個培訓班。頓感覺經濟壓力、時間壓力、參賽壓力,不翼而飛。
我倆邊吃邊聊,她翻出視頻給我看,我印象深刻的有2個。
一個是她家母女,以及同小區的她女兒的同學母女,在小區里分角色跳《小雞恰恰舞》,有人反應慢半拍,有人肢體不協調,喜感十足。
另一個是三四家同學在某一家里做游戲,爸媽被蒙住雙眼,媽媽喂爸爸吃火龍果,小學生們當指揮,告訴媽媽往哪喂,告訴爸爸往哪吃,一個個爸爸們涂上火龍果色號的口紅。
我不禁感慨,有個張羅游戲的人真好,她說幕后張羅的人,就是她。
我那時真被她圈粉,我回想這幾個月,她 面對裁員、分流、生病等中年攔路虎。
及時調轉方向,把唉聲嘆氣、憂心忡忡的進度條快進。
減少支出,張羅活動,讓自己和孩子的生活輕松、豐富、歡樂。
她不硬撐,也不服軟,另辟蹊徑,活動的策劃和執行,在公司沒舞臺,把家當做秀場。
朋友啟發我,面對資產縮水,現金流難賺的背景,怎么用創意,把生活過得有滋、有味、有樂。
1,變窮的人多了,我算老幾?
我最近看了不少關于富人、中產下沉的書籍電影。
日本電影《東京奏鳴曲》,一個外貿公司的中層失業了,不敢跟家里說,每天假裝去上班。
墨西哥電影《優雅女子》,上層階級的富家女主,是社交女王,吃穿用度高級,但在1982年墨西哥經濟危機中,面臨破產,還假裝有錢。
我覺得男主女主們,都花了很長時間,去接受自己所謂的失去和失敗,看得我替他們難受。
看了一些社科書,這不是個人困境。
《四十不惑》有一章聚焦不穩定的工作,書上說:
“我本該處在事業的黃金階段,但我不僅覺得自己沒有事業,甚至連工作都沒有。”
“裁員這個不祥詞語,成為美國日常用語。”
“大多數自由職業者都是女性,因為傳統工作結構并不適合女性”。
“常年不變的工資,不斷減少工作機會,不斷貶值的房子,我們的生活不會優于父輩。”
所以,不必過度苛責自己,收入少了,如果心情還差了,就相當于面臨雙重壓力。
2,單一奢侈主義+數項貧乏主義
日本導演寺山修司提到,如何逃離已構筑完畢的社會?
工薪族平平淡淡地上班下班,身處索然無味、量入為出、四平八穩的家庭之中。
倘若把金錢,均衡地使用在服裝、住宿和飲食上,對收入精打細算 ,退休前別指望任何驚喜。
在“幌子工作”中,只有下班后,才能短暫做回自己。
這樣下去,會長出一張仿佛背負著重物的臉,會患上一種叫“倦怠病”的流行病,感覺在人生之路上疲勞駕駛。
通過單一奢華主義+數項貧乏主義,就是總體樸素,但對特定事物,追加投入的生活方式。
在忽視人性的傳送帶上,打個小釘子那么大的孔,改善一點透氣性。
我現在的單一奢華主義就是食物,包括實體食糧和精神食糧。
心情不好時,吃頓好的,喝杯咖啡,讀本好書,看場電影。
這樣會讓我心中的森林鮮活一些。
而我的數項貧乏主義,比如各種瓶瓶罐罐、衣服鞋帽、首飾包包、打車等等。
3,生活中的段子節儉行為大賞
勞倫斯1926年的短篇小說《木馬賽冠軍》,描述了一個癡迷金錢的母親。
在她家,有一句從未有人說出口的話,在整棟房子里回響,“一定要有更多錢”。
即使沒有人說出口,孩子也一直聽得到。
讓人感覺,中產階級的中年生活實在昂貴。
但一直有此執念,生活會過得緊繃而恐怖。
有天我刷到一條東北中年女消費降級的視頻,特別好笑:
以前逛完商場去4樓,不知選哪家,現在只逛負1層,還不用猶豫,因為都想吃;
以前覺得30幾塊的才叫咖啡,現在9塊9,雖然冰塊多點,但我自提,開心一天;
以前天天兩葷一素,現在兩素一葷,把脂肪肝都給吃好了;
以前買來各種香香的洗發水、沐浴露,現在用完之后,放水搖晃,挑戰最多還能用幾次。
我就知道在評論區能學到東西,果然:
以前安耐曬,現在俺耐曬;
我目前稿費是千字200,發表15字好評,在外賣平臺上返現3元;
蜜雪冰城要全糖,只喝一半,回家倒入白開水,一杯變兩杯;
9塊9的咖啡我喝熱的,冰塊的差價,也不讓商家掙;
洗面奶擠不出來,剪開,起碼還能用半個月,用完對半插上,要不然會干掉。
我就很喜歡這樣的節儉氛圍,不容易的日子里,苦哈哈少一些,笑嘻嘻多一些。
笑著笑著,把錢省下。
我也響應段子化省錢,我的沐浴露用完,也沒再續,直接買了硫磺皂,最近我都快被硫磺皂腌入味了。
貧窮不能把我打趴下,只會讓我有創意。
日子長著呢,我們能過好同比上漲的日子,也能過好同比下降的生活。
作者簡介:梁爽,我愛自律,自律愛我。新書《把自己重養一遍》,公眾號:哪梁爽哪喜慶 ,微博:@梁爽笑抽筋了。
梁爽更多文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