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么一個品牌,廣告大片把所有打工人“有膽想沒膽干”的事兒都拍全了。
對討厭的同事/領導,背后蛐蛐兩句根本不解氣,直接就重拳出擊,動手扯頭花!
下午五點十九就已經下班,但不著急回家,反正下班后的時間都是自己的,炫點薯條!
還有社畜坐在上班地鐵上的“生無可戀臉”,這精神狀態直接演我!
打工人“下班不積極思想有問題”的畫面也被滿分復刻,誰都攔不住我下班!?♀?
品牌千千萬,別的品牌還在用單品暗戳戳地去班味兒,但這個牌子直接靠一組“下班后生活”大片出圈,這是引發了多少人的共鳴啊。
產出這組廣告的品牌叫Bettter,來自烏克蘭的年輕品牌。你別看這個牌子主要賣的就是西裝、襯衫這種職業屬性非常強的單品,但每次的廣告大片卻選擇如此“叛逆”地抨擊著職場。
順便說一句,不用懷疑我是不是把品牌名字打錯,不然好好的Better怎么多了個t呢?
那是因為主理人在Julie Pelipas注冊的時候手滑多摁了一個t,完事兒將錯就錯,也不改了,直接就叫Bettter。
從廣告片到品牌名字,都像是主理人在逗著我們玩兒。
就這么一個“不著調”的品牌,2019年創立至今不到四年,卻已經在歐美圈打出了名堂。
不僅拿下了LVMH Prize獎杯,就連紅毯上常年CHANEL的小K在電影首映禮上也換上了他們家的全套單品,屬實是時尚圈黑馬了。
設計師品牌層出不窮,做了十年八年依舊沒有水花的大有人在,Bettter憑什么能火?
其實從看到主理人的名字開始,“這個品牌為什么會火”的原因就昭然若揭。
Julie Pelipas,就算不眼熟這個名字,也絕對眼熟她的街拍。
她是每年時裝周期間,街拍攝影師最愛捕捉的模特之一,模特身材加上超高衣品,被不少時尚評論員評為“殺死膠卷”的存在。
但她可不僅僅是個時尚博主,她還是烏克蘭版《VOGUE》前時尚總監,被媒體稱為“最時髦的時尚編輯”,擁有15年的時尚從業經驗。
時尚圈里,她的履歷絕對算是王炸開局,博主、時尚雜志主編的經歷都為她后來創立品牌打下基礎。
也正是因為時尚編輯的經歷,她非常會用廣告大片講故事。她說:“把自己當作電影主角,當天想要什么類型的電影,就透過穿著去營造那種氣氛。”
就好比開頭那組毆打同事的廣告,其實名叫”OUT OF OFFICE“,穿著正裝離開辦公地點,有種象征著解放的戲劇性,出圈也是必然的。
而她的穿搭特點簡單總結一下,就是一年四季穿西裝,同樣的單品能被她搭出不同風格。
據她自己解釋是因為“我喜歡可以穿一輩子的單品,而不是幾個月后就會忘記的款式。”
而西裝、襯衫等等單品,就完美符合她對穿搭“永久性”的需求,等自己做品牌的時候自然而然也把它們當作核心單品。
Julie Pelipas當年最“輝煌”的戰績是在巴黎時裝周上穿了一件自己從烏克蘭二手店里花兩美元購得的男士西裝,搭配Céline的包和鞋,結果街拍攝影師們以為她整個衣櫥全是Céline。
就連當時的時尚網站報道她的造型時,底下對服裝的標注也是Céline,全都被她“裝”到了!
當時,她對那件二手店兩美元的西裝做了一些調整,這件西裝也成了她后來創作Bettter的開端。
創立Bettter后,不僅核心單品是西裝,再加上無性別的極簡主義,慵懶又鮮明的剪裁,怪不得會被誤認為Phoebe Philo時期的Céline,這味兒太熟了!
做了十幾年的時尚行業,Julie深深懂得現在時尚圈的“同質化”有多么嚴重,做基礎款、極簡風的品牌太多,很難讓人記住。
所以Bettter才走上了“叛逆”這條路,廣告大片叛逆、剪裁設計叛逆,就連原料都是叛逆的。
而且很多快時尚品牌為了追逐流行會產生大量的“庫存積壓”。于是在Bettter創立初期,就一直優先使用從二級市場的閑置的面料與服裝。最初她們從基輔郊外的二手市場Lesnoy上找到原材料,經過解構重組成為Bettter的服裝。
Julie Pelipas認為與復古打交道是Bettter最浪漫的部分:
“古董有生命,我們所做的就是真正修復它,讓你可以穿著那套西裝生活。”
他們還做了一件很浪漫的事兒:想辦法了解到舊衣產地和生產年份的信息,包括設計靈感的來源,每件衣服都有自己的“護照”,上面寫著自己的來歷??
因為原料有限,所以每款做不了幾件,每次上新也都需要搶購。打開官網一看基本上都是Sold Out,不過換個角度想想,也沒什么撞衫的可能性。
唯一的缺點就是價格偏高,但也算不上天價,西裝的話七八千,T恤的話一千出頭,對錢包有一定壓力。
Julie偏好用滯銷的大號男裝作為她設計的靈感,在大號廓形的基礎上通過裁片、鏤空、拼接等手法,打造出更適合女性氣質的設計。
他們家西裝的鏤空可以出現在任何地方都不顯得怪異,就得益于男裝版型打造出的率性基礎。
這件大露背的西裝外套乍一眼竟然有點MUGLER的前衛鋒利的時髦感,但仔細看會發現有Bettter獨有的那份克制。
正面有多低調,背面就有多大膽:
正如Julie自己所說,她喜歡的單品都要有足夠的“時髦保質期”,她創作的單品也亦然。
不僅配色大氣剪裁經典,還被拓展出多種穿法,肩膀處的拉鏈甚至可以完全拉開,丟掉袖子變成馬甲,與無聊毫不相干。
通過這樣的設計,西裝不再正式死板,可以垂墜,更可以在胸前打結,可以變成馬甲、披風,任由你隨便擺弄。
這一季的西裝依舊保持了一定的優秀發揮,從廓形到剪裁都足夠利落。
(第三套的西裝甚至可以變成立領,被腦洞驚艷)
不止西裝,就連T恤都沒逃過被掏個洞的命運,但視覺效果確實比普通T恤要前衛許多。
Julie大多數時間還是會用寬松的西褲來搭配西裝/襯衫單品,但并不是我們印象中那種中規中矩的款式。
這條“寬褲子”看似奇奇怪怪,通過剪裁和特殊的設計打造出一個“小翅膀”,讓它成為了品牌的熱門單品,對于讓職場造型擺脫平庸有著奇效。
但這條褲子也可以扣起來穿,扣上之后看起來和普通褲子差不多,但腰口處還是會露出時髦精的端倪。
畢竟不少腦洞已經放在西裝上了,如果褲子再鏤空、拼接的話,整身造型看起來就會有點太亂。
Julie就把腦筋動在了各種褲子的腰頭上,不僅有折疊腰頭、還有多個腰帶等等設計,四兩撥千斤地讓LOOK的時髦度達到統一。
去年在看英國版《VOGUE》對Julie的采訪時,留意到她很興奮的分享自己找到了一批優秀的牛仔布料,當時還很期待她會怎么把牛仔和西裝結合。
前兩天一看INS,又一次被她的創意說服了。一件廓形西裝和一件被從正中間剪開的牛仔褲,解構重組成了一件如此毫無秩序的風衣,正裝的克制和牛仔的率性碰撞得剛剛好。
除了這件風衣作為重磅單品出現,其余的牛仔布料被制成了“顛倒牛仔褲”和“拼接牛仔褲”,在夏天搭個簡約吊帶或者T恤就足夠亮眼。
我非常推薦感興趣的朋友們自己去他們家的官網挑挑看,一定要點進感興趣的單品鏈接里去看,能發現不少主理人準備的小驚喜。
就拿這條牛仔裙來說,點進去才發現竟然可以調節長度,相當于花一份錢買了兩件單品。
看完Bettter的單品,也能引發不少對于當下時尚圈設計的思考:中規中矩的設計,會讓單品的風格只停在保險這一步,只有帶著個人思考和審美去設計,時裝才有意義。
在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我還去ins看了那些Bettter的客戶們,是一批有著多重身份的現代女性:
有來自日本的生活方式買手店店主,也有做博主的辣媽,有來自越南的造型師,還有德國戲服設計師...
她們不滿足于中規中矩的服飾,也不愿意被自己的工作束縛穿搭,需要更舒適、更有趣的職業裝。
Bettter的出現,就滿足了包括我們在內的這樣的現代女性,“上班惡心穿搭”真的沒必要,用穿搭讓職場也不無聊才是王道。
本文編輯:GOOSE
美術編輯:杠杠
分享給更多小姐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