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看到本地媒體報道縣領導帶隊開展一個叫作“電動自行車夜查”的行動。本以為是當地的創新做法,結果查詢了下才知道,原來這個行動是全國統一部署的,各地都有開展。
據新華社報道,5月23日晚,全國共組成7.4萬個夜查小組,累計派出各級各部門檢查人員25.6萬人,對6.3萬個住宅小區、17.5萬個自建房以及23.3萬家夜間經營使用場所進行了檢查。
從上述報道可以看出,這個電動車夜查行動可謂是轟轟烈烈、聲勢浩大,戰果也很豐碩,據報道:
夜查行動現場勸導搬離違規停放充電的電動自行車29.8萬輛,依法對存在嚴重違法行為的689家單位、856家物業服務企業進行了立案處罰,對7300余名個人進行了依法處理,并將對檢查發現的61條存在非法改裝線索的電動車銷售和維修門店溯源查處。
近年來,各地由電動車引發的火災急劇增加,特別是由電動車違規充電引起的火災明顯增加。一些老舊小區里,飛線充電非常普遍,各種線簡直就成了蜘蛛網。所以我認為,在此背景下,國家組織集中查處行動,很有必要。
我特地觀察了下,行動之后,小區里電動車亂停亂放、飛線充電的現象立馬減少。但效果能保持過久,還得看行動持續多久。
有網友評論,相較于電動車,當前食品領域的亂象只多不少,食品安全形勢更是不容樂觀。什么時候輪到食品領域來場夜查行動呢?
對此,我深表認同。畢竟食品是進嘴的,直接影響身體健康。沒有什么比食品安全更重要的吧?當前餐飲食品領域,各種添加劑、科技狠活那姑且不說,網紅專家還狂推什么預制菜。光是最簡單的干凈、衛生,我都不敢過多奢望,吃出蒼蠅、蟑螂都是小事,只求不要“指鼠為鴨”就萬幸了。
治亂象必得出重拳。應該要把電動車夜查行動做法推廣開來,在餐飲食品領域也來個夜查行動,重點檢查原料安全和衛生,讓人民群眾吃上沒毒沒害的食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