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讀志要》
“為這該死的記憶,只記一遍”
有書,沒有時間;有時間,沒有書。閑讀,筆記一二,給路過的你,也給以后的我,短短幾行,不要辜負偶然的贈與,與君共享。
《南僑日報》1911年10月25日,本坡
郭某有一兒,年僅三四歲,前日有遠客到其家,兒竟與客舉手為禮,客視兒不俗,乃謂兒曰:“余聞汝系是叻產,但未識能知巫語否?”兒乃對曰:“余實中國人,不說巫人話。”客又曰:“汝既謂中國人,能知中國事否?”兒曰:“余家父嘗言,吾中國昔為滿人占奪,吾祖宗為滿人所殺,此仇有不共戴天,余常切齒痛恨,欲報此仇久矣!焉得不知。”容聞兒語,甚為詫異,贊羨不已,乃撫兒背稱可兒者再云:“噫!三四歲孩童,尚知報仇,吾不知一般戴仇為君之保黨聞之,自知有愧否耳”。
點評:辛亥革命之前,南洋各商埠紛紛籌設閱書社及興辦報刊,以宣揚反清言論。當時,閩粵華僑積極響應,捐錢出力大皆出自本心,為后來革命的成功提供良好的物質基礎。誠如此報文所說,三四歲小兒竟知民族大義,想必是在父輩熏陶下自然而然,當然,也可能是為了宣揚的目的杜撰了這個故事,但整體上看,當時的南洋確實對祖國有相當大的關注,氣氛也相當熱烈。
瞎記|閑記|筆記|史記
茲土久遠,追遠不易,只為留存一個有溫度的圭海記憶。
——圭海四記,ID:Amoynotes,中國·廈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