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賡大將是我黨高級將領中資歷很老的一位。他在1922年就入了黨,那時候黨剛滿一歲,后來他常和人們說:“第一年有黨,第二年有我。”
如果這樣算的話,有一位開國上將比陳賡的資歷還老,這位上將在黨成立的那一年就入了黨,他的黨齡與黨同齡。他就是傅鐘上將。
在新中國的57位開國上將中,傅鐘并不以戰功著稱,他的知名度也不是很高,很多人都不知道他的名字,但是他的資歷卻是最老的。
傅鐘1900年出生,四川人士,19歲參加五四運動,20歲和一眾同學赴法留學,同行者中就包括周總理。
1921年冬,周總理、趙世炎、劉清揚等留學生在法國組建了旅法共產主義小組,傅鐘經趙世炎介紹入黨,參與到了后續的工作。這個旅法共產主義小組就是后來著名的中國共產黨旅歐支部。
在法國期間,傅鐘和周總理、趙世炎、陳延年這些接觸的革命工作者保持著密切的聯系,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長期擔任黨的領導工作。1925年后,傅鐘先后擔任第五、六屆中國共產黨旅歐總支部書記。
五卅慘案發生后,傅鐘曾領導旅歐支部的學生和華工,在駐法大使館門前舉行示威,聲援國內人民的斗爭,法國當局因此加緊了對中國留學生的迫害,旅歐總支部陷入了一片白色恐怖之中。
傅鐘作為總支部書記,及時和旅俄支部書記陳喬年取得了聯系,并根據黨的指示,有組織地將70多名留學生從法國撤出,并積極營救被捕入獄的學生。隨著法國當局的迫害日益加劇,1926年1月,傅鐘和鄧小平等人一同撤離法國,來到了莫斯科。
來到莫斯科后,傅鐘和小平同志一起進入中山大學大學,和蔣經國、張聞天、左權、周小舟等人成了同班同學,這期間,傅鐘是學生總支局的副書記。
中山大學當時聚集了很多國共兩黨最優秀的青年,雙方難免因為一些問題發生激烈的爭論,為了解決這些爭論,傅鐘曾邀請斯大林到中山大學給大家作解答報告。同時,傅鐘還參加過蘇共和共產國際相關方面的工作。
蔣介石發動“四一二事變”后,中山大學停辦,傅鐘奉命進入軍事政治學院學習,在接受了兩年多的正規訓練后,傅鐘完成了他從“理論家”到軍人的轉變。
1929年底,傅鐘以優異的成績從軍政學院畢業,不久后他在莫斯科大街散步時,遇到了他的老朋友周恩來,周總理得知他即將回國,高興地說:“好啊,你在海外已經十年了,現在國內正需要你們去斗爭呢!”
傅鐘回到上海后,先在中央軍委負責了一段時間的干部和兵運工作,1931年,他被派往鄂豫皖蘇區工作,擔任鄂豫皖軍委政治部秘書長,之后又歷任紅12師政委,紅10師政治部主任等職。四方面軍成立后,傅鐘被任命為紅四方面軍政治部副主任。
這段時間的傅鐘可謂南征北戰,他在革命的第一線,經歷了鄂皖蘇反“圍剿”、川陜蘇區反圍攻、強渡嘉陵江、長征等重大事件。那段時間,他常常端著步槍和戰士們一起沖鋒陷陣,在戰斗的間隙,他還親自給戰士開堂授課,培養部隊骨干和基層干部。
后來懋功會師,傅鐘代表四方面軍總部和李先念一起迎接了中央紅軍的到來,他將籌集來的幾十匹馬、全部的糧食和衣物都分給了中央縱隊。
這次會師,傅鐘又遇到了他的老戰友周恩來、鄧小平,故人相見無限歡喜,得知小平同志的坐騎死了,傅鐘便想方設法為他搞來一匹馬,還解決了他的吃穿問題。后來小平同志回憶起這件事時多次說過:“過了雪山后,傅鐘送給我三件寶貝,一匹馬,一件狐皮大衣,一包牛肉干,這三樣寶貝可真是頂了大事呀!”
這之后就有了張國燾擁兵自重,對中央的北上政策陽奉陰違,造成中央率部北上。傅鐘是在中央工作過的人,他見過的大世面也絲毫不輸張國燾,在很多同志都受到張國燾蠱惑的時候,傅鐘卻始終保持了清醒的認識和判斷,堅決不和張國燾上一條船。
他斷然拒絕在張國燾自立的“中央”里擔任職務,張國燾為此惱羞成怒,剝奪了傅鐘的四方面軍政治部副主任職務,把他“發配”到了地方工作。
傅鐘晚年的回憶作品中對此事有不少精彩的追憶,是非常珍貴的歷史資料。
紅軍三大主力會師后,周總理親自布置,讓傅鐘代表中央西北局回到四方面軍,釋放了被張國燾錯誤關押的廖承志、羅世文等人,這體現了中央和周總理對傅鐘的高度信任。
后來紅軍總部到達陜北,中央任命傅鐘為紅軍大學政治部主任,并親自給紅軍大學林校長寫信,告訴他:什么話都可以和傅主任說。
中央之所以調傅鐘到紅軍大學擔任關鍵位置,一方面是看重他對張國燾的堅決立場,另一方面則是因為他在紅四方面軍學員中的威望。
在抗戰期間,傅鐘歷任八路軍政治部副主任、八路軍野戰政治部主任、長期和朱老總、彭老總在太行山區轉戰,對這一時期我軍的政治工作做出的巨大的貢獻。
解放戰爭期間,傅鐘擔任解放軍總政治部副主任(主任為少奇同志),在此期間,他主持修訂了《中國人民解放軍黨委員會條例(草案)》,并在三大戰役期間,協助軍委秘書長楊尚昆同志完成了中央交待的一系列任務,確保了三大戰役的順利展開。
新中國成立,傅鐘繼續擔任解放軍總政治部副主任(主任為羅榮桓元帥),同時兼任宣傳部長,長期參與領導全軍的政治思想特別是宣傳、文化方面的領導工作。
傅鐘晚年退休后,最關心的就是祖國的統一大業。他曾給當年在莫斯科中山大學時的老同學蔣經國、鄧文儀、谷正鼎等人寫過一首著名的《長相思——寄臺灣故舊》表達自己的期望:
喜中秋,慶中秋,中秋月夜思親愁。團圓寤寐求。
念同儔,盼同儔,莫將歸心付東流。大業在前頭。
在得知蔣經國病情嚴重后,傅鐘曾建議他可以來大陸治療,“有很多種治療方案,中醫的,西醫的,中西醫結合的,效果都很好。”可惜的是蔣經國沒過多久就離世了,此事給傅鐘留下了很深的遺憾。
1989年7月28日,一生功勛卓著的傅鐘將軍與世長辭。有人用一首詩評價他光輝的一生:
長征萬里克強敵,革命一生忠于黨。副職終身作助手,蓋棺論定好上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