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48篇原創文章 -
我曾寫過《》和《》兩篇文章,收到了不少質疑的私信,比如「你太功利了,不配做一個讀書人」之類的話。
至于讀書該不該功利,我認為這個問題很小,小到我從不認為是一個問題,也沒有為此糾結過。
可對于一部分人來說可能是一個大問題,因為這種看法不改變,就相當于把自己限制住了,錯過許多好書不說,還阻礙了自己的成長,于是我就只能小題大做在這里說教了。
有人說,我只按照自己的興趣讀書,毫無功利心,這種讀書才是一種享受。既然說到興趣,我就順著興趣說下去。
比如有人跟你說他的興趣是音樂,彼此交流之后你才發現他并不了解,也不喜歡音樂,甚至在學音樂這件事上從沒有投入過一分鐘的時間,他只是喜歡聽歌而已。
如果你認為讀書是自己的興趣,實際上和喜歡聽歌是一回事,只是為了讓自己不那么無聊而已,說白了就是享受。
這種帶著興趣讀書,是為了達到享受的效果,也是一種功利目的。還有你喜歡讀唐詩,認為讀詩和讀工具書不一樣,沒有任何功利目的,其實它同樣是一種功利性讀書。
因為當你看到夕陽西下時鳥群飛過,優雅地吟誦一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而不是「臥槽,好多鳥」,是為了對自己庸俗的不滿而讀書。
從這些角度去看,你拿起一本書開始閱讀時,就已經帶著一定目的去讀了,不管這個目的是讓你獲得心靈的寧靜還是提升工作能力,都是功利的。
因此,糾結該不該功利性閱讀沒什么意義,一旦你找到適合自己的書,拿起來讀便是了,把寶貴的時間留給閱讀。
假如你認為讀一本書時,還要東想西想,摒棄一切功利目的再讀,那么不是自欺欺人就是自我設限,把一本本好書拒之門外了。
因為你一旦有了區分是不是功利性閱讀的念頭,已經在站隊了,你只會選擇自認為的好書,那些書名稍微帶上技能之類的字眼,就選擇放棄了。
當然,想讀什么書是你的選擇,我只想說這樣做將產生一種后果,即回聲室效應。你永遠只聽到想聽的聲音,久而久之你便認為自己聽到的都是真理,這個世界都在你的掌控之中,這跟人際交往是一樣的道理。
比如有些人喜歡建一個群,把跟自己意見相同的人拉到同一個群聊當中,美其名曰「志同道合」,平時看起來其樂融融,實際上時間久了就變成了一群井底之蛙。
因為一旦同一種聲音被一群人日復一日地重復和強化,他們就更相信自己掌握的是真理了,此后聽不進一句不同的聲音。
讀書也是如此。你在讀一本書時區分了它是不是功利性書籍,自認為功利的就不讀,無疑關閉了認識另一個世界的一扇窗。
再說這種區分主觀性太強,你今天認為的非功利性書籍,也許明天后天就有不一定的看法,與其如此主觀區分,還不如忽略一切標記,好好讀書。
這時,即使身邊有一些人總是刻意制造干擾,你讀什么書他都認為是錯的,也不要輕易讓別人的意見左右你的想法。
在你看來,每一本適合自己的書都可以讀一讀,讀過之后你才能去判斷它好在哪里,壞在哪里,而不是書都沒有翻過,就早早下定論了,這樣讀書是不可能有很大收獲的。
當你淡化了讀書功利與否的念頭,敞開心胸去迎接每一本好書,包容那些自認為偏功利的書,你就會發現這個世界比自己看到的更精彩,你的見識和眼界也變得越來越寬廣。
所以別再糾結讀書是否功利了,好好讀書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