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的香港,是國共特工對壘的一個特別戰場。
彼時,各方勢力風起云涌,在此盤根交錯、互相滲透。
“五一口號”發表后,以童江南教授為代表的在香港的一批愛國民主人士,積極響應我方的召喚,準備回到解放區。
國民黨反動派為此啟動蜜蜂計劃,意圖控制教授等人,蘇行作為童教授的學生,接到組織的任務,赴港護送民主人士回解放區。
至此,一場波詭云譎的諜戰較量就此展開......
以上片段來自諜戰劇《特別行動》的預告。
“蜜蜂計劃”到底是什么?潛藏的“蜜蜂”是誰?
解放戰爭全面勝利前的香港,蘇行將如何出色完成任務?
短短的預告,就賺足了觀眾的期待。
就在明晚,也就是5月25日,這部原名《北斗行動》,從40集刪減到32集的諜戰大劇,就將登陸央視八套的次黃金強檔播出了。
喜歡看斗智的觀眾,可以從《慶余年2》一口氣追到《特別行動》,過癮。
今年的諜戰劇市場,可謂云破天開。
從央視八套的《追風者》,到幾大衛視接連播出的《群星閃耀時》《哈爾濱一九四四》,諜戰劇終于再度占據屏幕主流,而且收視全都不弱。
不過,相比當年的《暗算》《潛伏》《黎明之前》《紅色》《風箏》等經典作品,還是只有《追風者》口碑可以一戰。
開啟了今年諜戰劇熱潮的央視,再推諜戰大劇,能否在沉浮諜海,“天上的星星參北斗”?
來一探究竟。
01、故事:“營救行動”與貓鼠游戲交織的諜戰高端局
《特別行動》改編自臧小凡的諜戰小說《暗花》,跟以往的諜戰劇相比,它有什么不一樣?
從劇情簡介來看,它想在固有的諜戰劇的模式下,玩出新花樣。
這里的“新”,主要指故事設定少見。
過去,諜戰劇的焦點往往在于軍事情報的獲取與傳遞,故事年代主要發生在抗戰時期,故事背景主要是上海、重慶。
而這部劇的年代背景,則發生在解放戰爭全面勝利前的1948,雙方爭奪的不是情報,而是人。
故事主場景,則發生在香港。
這對于傳統的諜戰劇來說,是一次明顯的改變。
故事主要是圍繞我國共雙方特工在香港爭奪海歸核物理科學家童江南展開的殘酷斗爭,由男一號蘇行潛入香港進行營救行動的視角展開,表現地下黨人護送以童江南教授為首的各界民主黨派領導人北上解放區的艱險過程。
簡單總結劇情亮點:
一是1948營救行動。
劇集的年代背景和故事背景,可以說自帶張力。
年代:1948,國民黨大勢已去,卻想要負隅頑抗,尤其是特務動作不斷,甚至想要阻擾民主人士回歸解放區。
地點:香港。
相比過去諜戰劇中的上海、重慶等城市,這個地點帶來最大的改變是:雙方特工的對陣地點,既不在敵方控制區,也不在我方控制區。
所以觀眾不僅看不到汪偽76號,軍統等等,也看不到熟悉的臥底行動、尋找內鬼和辦公室政治等傳統諜戰劇情。
故事核心,就是我方特工如何在香港與敵方特工斗智斗勇,把人救出去。
敢于在諜戰劇的類別里玩點新鮮的,確實需要很大的勇氣,畢竟難以確定是否能夠滿足廣大諜戰劇迷的胃口。
但《追風者》的成功,正在于故事另辟蹊徑,這次輪到《特別行動》了。
二是經典諜戰味十足。
預告中,雖然故事角度創新,但經典諜戰元素并不少。
比如,暗殺。
蘇行剛到香港,敵人就殺害了負責聯絡童教授的大公報副主編涂哲,等于切斷了他和童教授的聯系,雖然他是教授的學生,但現在很難證明自己是我黨派來接頭的人。
比如,斗智。
為了盡快護送童教授等人回解放區,蘇行從追查殺害涂哲的兇手入手,挖出了兇手的直接聯絡人黨勛琦,發現了暗藏的敵人“蜜蜂”,阻止了其帶童教授離港的計劃,解救了被張幕綁架的童教授和他的女兒童笙。
又比如,槍戰。
在駛往煙臺的船上,他徹底制服了企圖炸船的敵方特務,成功將童教授等民主人士安全護送回解放區。
沖突直接,爽感十足。
從預告來看,這不少細節已透出濃濃的諜戰劇的緊張氣氛,處處透著步步驚心的緊張氛圍。
服化道、色調、配樂不算華麗,但都在線。
燈紅酒綠的香港,危機四伏的時局,敵我生死的較量,凡此種種,構成一幅暗潮涌動的諜戰高端局。
02、主演陣容:集結青年和資深演員,能火嗎?
《特別行動》不算頂級制作,陣容中也沒有頂流和一線演員,但主打一個實力派坐鎮,角色貼臉,能否扛起諜戰大旗?
說說我最期待的5位實力派。
第一位,夏德俊
一位低調的青年實力派演員,科班畢業,在《覺醒年代》《百煉成鋼》中接連飾演青年周恩來,令人印象深刻。
這位青年演員的表演風格沉穩,氣質中自帶一份儒雅,表演從不耍帥,自帶大將之風。
這些,正是一部諜戰劇男主需要的氣質。
蘇行這個角色,孤身赴港,對戰一整個敵方的蜜蜂計劃,要救人,要對敵,要斗智,還要保護教授父女的安全,這樣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正需要夏德俊身上淡定沉穩的氣場。
第二位,姜超
從早年的《武林外傳》、《炊事班的故事》到《鬼吹燈》系列,姜超近幾年的表演風格和角色類型,越來越多元。
之前在反特諜戰劇《追捕者》中,他飾演一名敵方特務,戲不多,角色演得很有分量。
我始終認為他的表演潛力還沒有充分釋放,本劇中他飾演一個香港警探,表面看不是我們的人,也不是敵人的人,但實際身份難以確定,會是“蜜蜂”嗎?
值得期待。
第三位,王全有
提起這位老演員,兩個角色讓人印象深刻,一個是1993年《水滸傳》飾陸謙,一個當然就是《亮劍》中的丁偉。
尤其是丁團長這個角色,被他演得后勁十足,角色越品,越有味道。
甚至可以說,這個角色,是《亮劍》幾位將軍中,最有遠見的那個。
由他來演本劇中敵我雙方爭奪的夏教授,確實再合適不過。
第四位,王輝
提起這位外形硬朗的演員,觀眾又會想起兩個角色,經典歷史劇《雍正王朝》中“文武雙全”的十三阿哥胤祥。
和《大秦帝國》里魏惠王的弟弟——文不成武不就,就會壞事的公子卬。
兩個角色一個智勇雙全,一個是破壞王,角色反差之大,王輝的演技,讓人信服。
可惜王輝最擅長的是歷史劇,歷史劇下沉,這位實力派這些年的光彩也隨之黯淡了些。
本劇他的角色戲份不輕,我認為敵方“蜜蜂”,應該就在他和姜超的角色之間。
“十三阿哥”來跟男主、“丁團長”斗,這戲有看頭。
第五位,劉惠
這位老戲骨演過《重案六組》、《八月的天空》、《武林外傳》等大劇,尤其是《武林外傳》中的京城第一神廚諸葛孔方,這次劇中的兩位大廚,又相逢了。
03、 諜戰局:央視諜戰劇,這次能有驚喜嗎?
國產諜戰劇,又來到一個破局之年。
諜戰劇,曾經歷“黃金十年”。
揭開大幕的是柳云龍,為這波諜戰高潮收尾的,也是柳云龍。
開局是《暗算》,收尾是《風箏》。
《風箏》之后,諜戰逐漸式微,是不爭的事實。
但諜戰劇為何下滑?
一個原因,可以說是《偽裝者》開創的偶像諜戰劇熱潮,罪不在《偽裝者》,《偽裝者》拍得很好,問題出在后來者。
畢竟不是所有的制作方都是正午陽光,更不可能所有的偶像諜戰劇,都有胡歌、靳東、王凱這樣的黃金主演陣容。
但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柳云龍等創作者,把經典諜戰劇,玩透了。
諜戰劇本質上,是一種消耗品。
一個點子只能用一次,用多了,就不靈。而黃金十年的諜戰劇,把所有經典套路,都挖掘殆盡,出新太難了。
這就是為什么直到《追風者》打出了“金融+諜戰”,才終于破局。
因為故事角度不一樣了,觀眾看到了新意。
相反,仍是傳統諜戰套路的《哈爾濱1944》和《群星閃耀時》則突破艱難。
從近兩年的諜戰劇質量來看,并不是把一群實力派湊在一起就能制作出一部好看的諜戰劇。
諜戰劇好看的關鍵,還是故事。
故事不好看,柳云龍來了也不好使。
《特別行動》能破局嗎?還是一個很大的未知數。
熱播不難,畢竟緊靠央視收視底盤,去年的《畫眉》都輕易拿下了年度收視前二。
但邏輯不在線,情節有刺眼的bug,口碑就可能撲街。
從預告片看,《特別行動》最值得期待的,是故事創新,年代感和諜戰氛圍,也都在線。
央視諜戰劇能否再度破局,要看完了再說。
但國產諜戰任何的一個新嘗試,都值得期待。
希望這次“特別行動”,別再讓諜戰迷失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