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問一個員工,企業文化重要嗎?一般得到的答案都是:重要。但是你要是繼續問,企業文化對你的工作有影響嗎?得到答案卻會是五花八門。大部分人的感受是,我覺得企業文化很重要,但是貌似對我的工作沒有什么影響。
出現這種現象的大部分原因是:文化脫節,文化并沒有滲透到員工的行為中。
那怎樣才能讓企業文化落地生花呢?
一、弄清企業文化背后的底層邏輯,用邏輯的力量引導行為的形成
著名的企業文化大師沙因曾經提出了經典的企業文化“睡蓮模型”,這個模型把企業文化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花和葉,也就是通過企業文化引導后可看見的東西。例如阿里巴巴的使命是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這種使命下引導創業團隊研發出“淘寶平臺”,實現“支付寶”業務模式等等,這就是通過企業文化引導產生的“花和葉”。第二部分是枝和梗,指的是企業文化的文字載體,包括了通過對企業文化理念的提煉形成的公司使命、愿景、價值觀、行為規范等。相信大部分成熟的企業,如果已經形成了自己企業文化體系,這部分內容還是比較全面的。但其實企業文化的第三部分根才是整個企業文化的“靈魂”,第三部分的根指的是企業文化背后的一些隱性假設,在這個基本的假設邏輯下,能夠引導哪些價值觀和行為。例如一家酒店倡導的文化是“員工快樂”,這種員工快樂的背后邏輯是員工快樂,那么在服務客戶過程中就會有好的態度,快樂的情緒會傳染給客人,客人滿意度就會提升等等。這其實就是企業文化背后的底層邏輯。了解了文化背后的邏輯,就需要通過邏輯的層次,來引導符合企業文化倡導的行為發生。例如海底撈的企業文化是把員工當家人,全方位解決員工的問題,例如居住、子女教育等問題。這種文化背后讓員工有歸屬感,能夠穩定的付出,對待來海底撈用餐的客人,也能夠進行真心服務。這就從邏輯上采取文化措施,引導文化行為的產生。
二、尋找“企業文化”載體,讓企業文化形成可視化的行為
企業文化是一種理念,需要通過一定載體的傳播,才能轉化成員工的行為。
載體一:文化墻、宣傳片、文化宣講會等
通過企業的文化墻、宣傳片、文化宣講會,解決的是對企業文化“知”的層面,員工首先應該了解到的是企業文化是什么,企業文化引導的方向是什么,正所謂“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載體二:文化故事、文化典型人物塑造、文化主題活動
講故事是企業文化易于傳播的一個很重要的途徑,故事一般來源于企業員工的實際工作場景,簡單、形象而且生動,極具感染力和滲透力。再加之一些標桿人物、英雄人物的塑造,企業文化就變得“立體”起來,通過文化主題活動,讓企業文化豐富起來。通過載體二其實是解決員工對“企業文化”認可的層面,給員工塑造文化的“信念感”。
載體三:工作紀律、道德準則、制度獎懲、激勵機制等
將企業文化融合到日常的管理中,需要通過一些管理機制或管理措施對企業文化進行強化。通過對優秀的文化行為的激勵,引導員工能夠積極地踐行企業文化。例如通過文化積分與未來的晉升或者績效工資掛鉤等等。通過制度的懲罰,來約束員工能夠避免做企業文化禁止的行為。載體三是解決企業文化“行”的層面,是強化員工能夠將“信念”轉化為“行為”的過程。
總之,企業文化就像是企業的一把“隱形的劍”,潤物細無聲的影響著企業的發展,企業文化用好能夠促進經營發展,反之,同樣能夠帶來企業的災難。
大家有好的想法,歡迎在評論區給我留言
作者/編輯:合易咨詢(heyeehr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