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一篇文章的評論區里,有位網友說:心臟支架一放,人生倒計時就開始了。
本文為“心路星塵”原創
此話一出,滿屏滄桑。我不清楚他經歷了什么,也不知道他是否道聽途說,但評論區里類似的觀點卻并不少見。
其實關于心臟支架的傳言,一直以來都是不斷的,很多人覺得心臟支架是一個異物,植入支架必然影響身體健康,要吃抗排異藥物,毒性很大。
也有人認為心梗放支架后活不過2、3年,認為支架破壞了人體平衡得不償失,認為支架是幾十年前國外淘汰的技術,是萬惡的資本主義殘害中國人民的證據……
網絡上批評支架的文章,常常會舉出似是而非的理論,杜撰一些內容,真假參半,博取大家的信任。
所謂三人成虎,網上流傳已久的這些說法,有道理嗎?
1、心臟支架是好的還是壞的?被淘汰了嗎?
記得小時候看電影,我總會問爸爸媽媽:這個是好人還是壞人?
以前的電影愛憎分明,好人一臉正氣:“你這漢奸,我代表人民槍斃你,砰”。
壞人則滿臉猥瑣:“隊長,皇軍托我給您帶個話……”
而長大之后,我們也都明白了,單純用好壞去評價一個人或一件事太片面了。
對于心臟支架也是如此,要評價它,首先我們要認識一下什么是心臟支架。
心臟支架是上個世紀80年代初開始正式進入醫療界的,我很佩服那時的前輩,腦洞大開能夠想出這種方法挽救生命。
但由于當時工藝水平有限,支架所用的材料較普通、介入技術及工具不足、藥物治療的效果也不夠好,因此,血管再通后容易再出現狹窄。
后來支架的材料不斷更新,還出現了藥物支架,也就是在支架上覆蓋一層藥物,再加上技術和設備更先進了,也就大大減少了血管再狹窄。
至于那些說心臟支架是國外淘汰技術的人,我想一定從來不看新聞。
2013年美國前總統小布什做了支架手術,2019年美國總統候選人伯尼.桑德斯在競選時突發胸痛植入2枚心臟支架……這些都是能享受美國最好醫療的人士。
再看看大數據:美國有3億人,每年心臟支架植入超過100萬例。
所以,心臟支架是一種能解決冠脈局部狹窄最有效的技術,是緊急情況下救命的技術,自開展以來已經挽救了無數生命,心梗的死亡率也從以前的30%下降到了4%左右。
因此,“心臟支架被國外淘汰了”是謊言。
2、關于支架后能活多久?
這年頭,各種錯誤傳言漫天飛舞,經常讓患者感覺到生無可戀。
謠言↑↑↑
其實,除去遺傳因素,是否有良好的生活習慣和規范的藥物治療才是關鍵。
鐘南山院士就帶著心臟支架為國操勞了這么多年,而身體依然很棒。
目前我門診有位病人因為心梗植入支架已經23年了,今年80多歲,還能每天堅持慢跑,經常外出旅游,活得很是瀟灑。
大多數的病人如果規則服藥,也都能正常生活工作,我之前寫過一篇文章,有位心梗患者放支架10年后還爬到黃山頂過生日去了,而且沒坐纜車。(想當年我年輕力壯爬個黃山都狼狽不堪,下山后兩腿發抖,接連幾天都只能像螃蟹一樣橫著下樓梯)。
植入支架后能活多久?這取決于年齡、基礎疾病、生活習慣、規范的藥物治療和隨訪。
簡單來說,就是要注意這么幾點:低鹽低脂合理飲食,多吃蔬菜適量水果,戒煙限酒多運動,保持心態平衡和充足的睡眠,控制好血糖,血脂,血壓,定期檢查,千萬不要諱疾忌醫。
如果放縱自己,不規則服藥,只靠保健品或所謂的秘方續命,這種短暫的“快樂時光”并不能長久,很可能會品嘗到病情加重的惡果。
3、冠脈狹窄就一定要放支架嗎?“最新技術”可以淘汰支架?
臨床上也并非一發現狹窄就要放支架,通常最需要放支架的是急性心梗、不穩定性心絞痛的患者。
如果冠狀動脈明顯狹窄又有缺血表現的患者一般也需要支架治療,對于優勢血管、重要部位要偏積極一些,非重要部位可以消極一點。
也有部分狹窄更適合用藥物球囊,這樣既可以把狹窄的血管打通,又不需要植入支架,同時還可以減少病人的心理負擔,臨床上也很常用。
對于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人,如果血栓負荷重,我們手術時經常會抽吸血栓,這也就是網上被傳的神乎其神的所謂“最新技術”,其實我們早已使用多年了,多數患者抽吸后還是需要放入心臟支架來維持血管通暢。
當然,目前還有冠脈內溶栓、高速鉆頭旋磨、激光、超聲震波球囊等等方法,醫生會根據不同的病情選擇合適的方法。
4、心臟支架能用多久?能拿出來嗎?
事實上,心臟支架植入后3個月左右,一般就會被包埋到血管壁里,血管恢復原樣,不會移位,也拿不出來,可以一輩子使用。
5、一旦放支架,就要吃一輩子藥了?
其實,不論放不放支架,只要確診冠心病,就需要長期服藥。長期服藥是因為疾病本身需要吃藥,而不是支架。吃藥也不是為了抗排異,而是為了控制冠心病,減少心血管意外的發生。
6、平時萬一出現了高危胸痛,我們應該怎么做?
1)、立刻撥“120〞,爭取救治的黃金120分鐘,因為“120”醫生都有和醫院的“胸痛中心”聯動,可以縮短就醫時間。
2)、安靜休息,有條件可以測量血壓,在醫生的遠程指導下合理服用藥物,到醫院后,如果有機會溶栓或者急診手術,不要猶豫。
我們一出生就進入了人生的倒計時。但對急性心梗來說,心臟支架不是倒計時的開始,而是重獲新生的起點。
心路星塵:心內科主任醫師,漳州市醫學會科普分會副主委,福建衛生報健康大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