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小董的相識來自英偉達舉辦的“開發者征文活動”,小董是獲獎者。作為一個開發者專欄記者,他也引起了我的注意。 小董的成長路徑十分與眾不同,他從初中開始接觸51單片機,自此沉迷其中一發不可收拾,搞發明,打比賽,辦電子編程社區……脫離了傳統的教育培養體系后,他沒參加高考,留學英國讀了電子工程,后進入國內一流大廠,成為一名嵌入式開發工程師。 在三小時的談話中,小董聊了許多自己的心路歷程,聊到他的精神偶像是喬布斯,也聊到他成績滑落時的迷茫,更聊到創造一個好產品的看法......我很驚訝,幾次和00后的接觸,他們思想成熟有見解,和我聊的不是買房的壓力,不是對經濟下行的失望,不是內卷想躺平那些精神內耗的東西,而更多的是忠于熱愛,無限探索,改變世界。
我和小董的采訪約在了周三的一個晚上,那天是小董公司的“不加班日”,他早早下班,但路上的暴雨還是耽誤了十分鐘,接起電話后他不停道歉,聲音年輕又謙遜。
小董是00后,來自云南。
在采訪之前,我關注了小董的b站賬號“松果俊”,他是小有名氣的科技博主,分享了許多自制的趣味發明,如掌上觸屏電腦、Linux桌面機器人、WIFI插座……不禁讓我想到了科技網紅“小何同學”。
小董做的智能手表
小董做的掌上小電腦
小董自稱“很幸運”,他看到過身邊很多同齡人在各種因素下選擇一個不喜歡的專業,考研時又沒轉專業成功,在迷茫壓抑中,可能走過一生都沒找到喜歡的方向,但他很小就找到了自己喜歡的事情——“嵌入式開發”。
▋ 十四歲,向上看
小董談起當初“入坑”嵌入式開發的原因其實來自同學的一句戲言。他從小愛打游戲,在學校是出了名的。初二時,一個偶然的機會,他同學說他既然游戲打得好這么好,做編程肯定沒問題。
出于好奇,小董買了大學編程的書和一塊51單片機來研究。他看了一個月如同看天書,本來決定放棄,正好他的班主任找他聊最近成績下降的問題,其中一句話又刺激到了他,“你玩的這些都是大學生才學的,你一個初中生怎么能學得會?”
小董不服。從點亮一個LED燈開始,他全身心投入鉆研。那時,他瘋狂加了二三十個QQ交流群,里面都是電子編程的大學生和相關行業從業者,群里的交流讓他大開眼界。
三個月后,小董發現自己入門了,這玩意兒其實也簡單,他甚至能解答群里一些大學生的問題。當人們驚訝發現他只是一個初中生時,這感覺比考年級第一還爽。在正向激勵下,他更賣力地鉆研。
那時,小董遇到了影響他一生的書——《喬布斯傳》,他反復讀了三遍,喬布斯天才的一生令他激動,他擁有了自己的精神偶像。
叛逆如斯,創新如斯,傳奇如斯。喬布斯的許多觀點被小董奉為圭臬,他尤愛那句,“成就一番偉業的唯一途徑就是熱愛自己的事業。如果你還沒能找到讓自己熱愛的事業,繼續尋找,不要放棄。跟隨自己的心,總有一天你會找到的。”
十四歲的小董要追隨喬布斯的腳步,他想創造一個偉大的產品改變世界。
▋ 十七歲,向左向右
2017年,隨著工業物聯網、智能家居、智慧城市等物聯網產業的興起,物聯網開始深入人心。小董從群里聽到物聯網的各種神奇功能以及所帶來的未來生活,立馬就被深深吸引了。
同年,“第一屆全國中小學生創造大賽”開始了,吸引全國20余個省市自治區近200所中小學參賽。小董和其余幾個少年組成一隊,他是隊長。
那年大賽的主題是未來家園之變暖,面對如何改善科考隊生存環境的問題,小董思考可以做物聯網方向,在基地放一個移動基站,把許多需要實地操作取得的數據自動匯總到電腦上,減少科研人員的維護頻率。為此,他的團隊開發可再生能源發電系統、科考隊員生命體征監測系統、科考隊員生存環境監測系統、智能燈帶控制器等。最終他們發明的“極地之家探險儀”殺出重圍,獲得大賽一等獎,得到了頒獎嘉賓冰川科學、氣象學家秦大河院士的高度肯定。
那次大會的口號“讓創造更有溫度”給小董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也是他做事的初衷。如果能解決生活的一些問題,人們從重復性的勞動中解放雙手,有更多的時間做喜歡的事情,哪怕是搬個凳子在路邊曬曬太陽發發呆,他都覺得很有意義。
小董的家就是他最先改造的地方。他觀察到他爸有每天下班喝熱水的習慣,但老式燒水壺需要人到家后打開開關才能燒水。于是,他開發了一個WIFI智能插座,只需手機操控即可自動通電燒水,他爸下班就能喝到熱水。這個發明受到他爸的高度肯定。小董又發明了居家環境監測儀,能在手機上監測到家里的溫度、濕度、PM2.5指數。
小董做的智能插座
小董做的i尚家物聯網生態環境監測儀
小董開發了許多硬件設備,在小米積極布局米家物聯網系統時,小董也在自己家打造專屬的“物聯網系統”。
小董做的物聯網手機app,以及手機app控制智能燈泡界面
但有時,他的發明也不一定成功。他看他爸日常澆花,他又發明了一套能儲水的濕度傳感器,當它監測到土壤濕度較低時就會自動澆水。如此澆了一周后,他發現還是他爸澆得花更好一些。
2018年,小董在清華大學參加國際青少年創新設計大賽時,看到了李兆基科技樓的NAS服務器,用于老師和學生之間的數據交換非常方便,他也萌生創建NAS服務器的想法。但在實際操作中,他發現自己從硬件轉軟件十分吃力。那時開源硬件爆火,他想不如干脆搞個開源硬件論壇,服務云南的中學生入門電子編程。
一個公益性電子編程社區——“松果社區”誕生了!
小董將自己做的項目開源上傳,“松果社區”吸引了兩千多人入群討論,其中近一半是00后。當他看著群里那些“稚嫩”的提問,他仿佛看到當初的自己。開源精神的本質是在共享中創新,力所能及地幫助別人,傳承下去,這本身就令人充滿成就感。
小董的高中忙碌而充實,從高一開始,他打各種比賽,贏得的獎牌獎杯堆積如山。除此之外,他還玩攝影、航拍,做項目……他是學校的出名人物,同學眼中的“創客”。小董有時覺得自己無所不能,這世界的大多數物品如手機、冰箱、掃地機器人,都是嵌入式設備,他知道其中的原理,都能復刻出來。
小董做的pcb板子
小董學生時代獲取的獎狀和紀念品
但東亞的土壤不容納創新的因子。
小董的精力因為業余活動的分割,成績一落千丈,再出色的發明家,高考只能去個二本。
小董的父母愁壞了。他爸盡力在支持他,每次被叫去學校,都幫他搪塞過去。他爸回家對他說“人這一輩子總要有自己的愛好和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只要你的愛好不影響別人,不觸犯法律,我支持你!”。他媽持反對態度,她希望他把這些愛好放一放,先考上一個好大學。
在高三那段時間比賽成績不好時,小董自己也較為糾結,他無數次懷疑過自己的決定是不是錯誤的,是不是應該放棄比賽,全力備戰高考。
小董很難和同齡人傾訴自己的苦悶,他大多時間不在學校,他的座位安排在了班級最后一排,為了方便他出去比賽。偶爾在學校的日子,聽著別人討論的都是要報考哪個哪個大學,他默默聽著插不上話。
在小董最艱難的日子,他生命中的貴人——高中物理老師唐老師陪伴他挺了過來。唐老師和他年紀相差不大,高一時初見小董的作品,就發現了他的天賦,不斷給他找比賽的機會。在小董高三做抉擇的日子里,他親自上門去小董家,勸小董的父母不要埋沒他的天賦,小董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一定能做出成績,并為他們推薦了一個更適合小董的出路——出國。
在唐老師的推薦下,小董參加了國內某知名大廠組織的RoboMaster高中生機器人主題冬令營,那成為了他人生的一個轉折點。
在那里,小董認識了很多來自全國各地的高中生。他們都是對機器人或電子編程充滿興趣的天賦少年,大家志同道合,小董第一次不再感到孤單,異類。他們大多數人也選擇了出國的路線,認為國外的技術環境更適合發展。
喬布斯說過,“你的時間有限,所以不要為別人而活。不要被教條所限,不要活在別人的觀念里。不要讓別人的意見左右自己內心的聲音。最重要的是,勇敢的去追隨自己的心靈和直覺,只有自己的心靈和直覺才知道你自己的真實想法,其他一切都是次要。”
即使被世人吹成神的喬布斯,也經歷過人生的至暗時刻,但在他飽受痛苦時,他選擇了將眼光放長遠,行動起來。在被蘋果掃地出門,他又創立了兩個新的公司:NeXT和皮克斯,最終王者歸來,創造了蘋果神話。不放棄、不內耗是小董最欣賞喬布斯的地方。
小董決定出國。他申請了北理工和英國中央蘭開夏大學的2+1項目。
留學英國后,小董輕松拿下了學校電子工程專業有史以來最高績點,這個神話至今無人打破。他的愛好終于得到外界的高度認可,他認為出國上學是他做過最正確的決定之一。
小董大學時候折騰的一些小玩具
▋ 二十三歲,我的遠方
2022年,本科生畢業后,小董只提交了一份簡歷,就是投給高三那年舉辦機器人冬令營的那家大廠。這個舉動既是自信,也是一種選擇。
小董想選擇一個有個性、有想法的老板,做一些不一樣的事情。高三那個暑假,小董首次接觸到了NVIDIA Jetson Nano,開啟了AI+嵌入式開發,2020年,他開始學習AI邊緣計算開發,這些技術都與這家大廠的產品重合,而公司的產品確實讓他看到了讓人們生活變得更好的前景,小董覺得這就是他想做的選擇。他也順利拿到了offer,收獲了一個不菲的薪資。
小董不覺得自己永遠會打工,他來大廠的主要目的就是“學習”,學習流程,學習規范,學習怎么做好一個產品,學習如何管理,和一群優秀的人共事。然后,等待一個機會。
打工一年后,小董更清醒地認識到,一個成功的產品的背后太過復雜,要學習的太多了。
要改變世界的口號沒有變,但有了更加具體的輪廓。
小董認為自己未來必須要從開發向產品轉變。比起在產品后默默耕耘,做重復性的工作,他更想站在人和產品之間,參與決策。
小董從來沒有想過成為精深某個領域的專家,他認為做技術要寬泛的了解整個行業,他想看的是科技。他怕鉆得太細反而會缺乏多維度的思考,更容易被時代拋棄。
和用戶站在一起,解決用戶的痛點,甚至共同創造出一個生態是小董更感興趣的方向。他有時看到新聞,擁有ChatGPT功能的掃地機器人出現,他都覺得匪夷所思,“這些功能除了炫技,有什么用?”。如果是他來做產品,他會自己家里買一個,邊用邊感受,和用戶探討,遵循第一性原理,做真正有用的產品。
巧的是,偉大的喬布斯也是產品經理出身。
小董也會聊被現實壓垮的一面,工作太忙,下班就想躺著,原本還想下班做視頻的想法打了水漂。他撐不下去的時候會拿著相機掃街,搬把椅子坐在路口看人走來走去。菜市場里的小攤販,賣豆腐的阿姨吆喝,打情罵俏的小情侶構成了他眼中的人間煙火氣。
小董愛攝影
工作久了,人就容易有班味兒。慢慢長大,人面對的誘惑或壓力會越來越大,初心也可能就會變了。三十歲之前成為了他要抓住的黃金時段,在沒有負累年紀,正是要拼命成長快速試錯的時候。小董會時不時停下來反思自己,做的事有沒有意義,在迷茫與清醒間周期反復。
不忘初心是非常重要的。小董提到高中時,他模仿喬布斯做了一個時間膠囊,里面是他最開始畫的電路板,做的產品,對自己說的話,封上后埋到了地下。六年過去了,里面的話他差不多忘記了,他很期待2028年開啟時會看到什么東西。
在模糊的未來暢想中,我和小董說起下一期的嘉賓是一個財富自由的互聯網大佬,不受金錢所困后,他沒有耽于享樂,而是創辦了一個互聯網人的精神巢穴,去做自己真正感興趣且有價值的事情,這恐怕是追求熱愛的最高境界了。小董說“技術人的內心最柔軟的地方肯定是浪漫的。”
不止是技術人,編輯有編輯的內容追求,老師有老師的育人堅守,律師有律師的公平正義。面目未曾模糊時,許多人都希望過因為自己的努力讓這個世界更加美好。
在采訪的結尾,小董突然問我你愛聽民謠嗎,我說還行。他說他身邊的人長大后慢慢不愛聽民謠了,覺得生活苦澀,不相信民謠里的理想生活了。他有一個夢想,他希望自己能一輩子努力往前跑,一輩子都愛聽民謠。
小董將自己的狀態定位登山者
小董,“松果派”創始人,現在國內某大廠嵌入式開發工程師。
采訪實錄
碼客人生:你在追求熱愛的路上有過哪些艱難的時刻嗎?
我的人生其實遇到很多分岔口。
我剛開始學編程其實并不堅定,覺得好難,想放棄,是后面班主任那句話的刺激,我才慢慢學進去。
我的整個高三都非常迷茫,因為當時打比賽的成績不太好,我還是個差生,因為我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學電子編程上。我會想自己是不是太不懂事了,是不是應該放棄比賽。
那時幸虧唐老師推薦出國這條路,我去北理工面試了一下,面試老師說我雖然成績不行,但學這個專業是可以的,他們說我的作品是北理工大四學生畢設的難度。我順利拿到了offer。
后面去英國,我發現上課學的我都會,我之前初高中自學過了,即使不會,我自學一下也能弄懂。第一學期我沒怎么去上課,考了學年第三,把我媽高興壞了,她后來就沒怎么管過我。到第二學期的時候,我考了學年第一。畢業時,學校給我發了一個獎,我是全系最高績點,至今沒人打破。
我其實大學之前一直沒有證明自己,后面大學到讀研,才開始受到認可,我覺得出國是我最正確的選擇之一。
我高中時還考慮過要不要從硬件轉軟件,因為因為在我看來嵌入式這個東西的天花板可能不那么高。后來,大學我想考帝國理工,拼命卷績點時,我很少看到嵌入式領域發SCI論文,基本都是純軟件。但我后來覺得自己做純硬件或軟件都不那么好,我的算法沒那么強,但我動手能力強,還是半軟半硬能做出點成績,樂趣多一些。我覺得掙不掙錢,我就干這個了。
很多人說做熱愛的事更容易成功,做不喜歡的事,雖然不一定會失敗,但不會取得很大的成功。自驅力很重要。像我的性格就是,如果大家都在走迷宮,有的人喜歡一走到底,我就喜歡左走一下右走一下,把迷宮都走完。我走上嵌入式開發這條路,并且確實走出了一條路,除了自己的努力,還有天時地利人和,非常幸運,后來我的高中老師想是不是可以再培養我這樣的人出來,得出的結論是復刻不來。
我其實很多時候也是權衡利弊,沒有想得那么完美,一件事有80%的概率能成,比如我確信自己可以拿到出國的offer,我才敢繼續做嵌入式開發這個事情。
后面有一些公眾號邀請我分享自己的故事,我都會樂于分享。可能有人在面臨先選擇愛好還是先放下做點別的,看看我的經歷,發現哇,竟然有人和我是一樣的,他也在努力,能得到一些勇氣。
碼客人生:“松果派”這個名字怎么來的?
當時有一個“樹莓派”,是很有名的開發板,我當時就想也叫個香蕉派或者什么,后來有一天,群里一個朋友說不如叫松果派,我說好,就是它了。
在我看來,松果有很多小瓣插在果子上,枝繁葉茂的,很像開源,把大家聚攏在一起。做松果派社區的時候,我覺得因為我的分享,哪怕有一兩個人能得到幫助,我覺得我都是快樂的。
碼客人生:你如何看待物聯網?
物聯網很好,能解放部分人力。
像我們小區的抄表師傅,平常抄水表都需要親自上門,但有了物聯網的概念后,可以做智能水表,自動上傳數據。現在無論是什么電器,都在朝智能方向演進,能代替人的一部分生產力。
許多重復性的工作其實對個人而言沒有任何成長,是非常殘忍的。人的大腦本身是個很厲害的大模型,應該做一些有創造性的東西。這是機器無法替代的。
但科技無限演進后,人被完全解放出來,人怎么去賺取報酬,如何在社會生產價值,這個問題我也沒太想明白。
碼客人生:為什么考慮轉產品呢?
不是說做一件事情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拋棄這個事情,學到了,就去做下一個事情。我其實最想當的是不是程序員的程序員。
我認為做技術要寬泛的了解這個行業,我不想成為某個領域非常牛的專家,我想看的是科技。鉆得太細,很多時候就缺乏多維度的思考,就像一個人一直做小學算數,當他有一天遇到高中大學的題,就不會做了,我不想被時代淘汰。
對于我而言,我覺得深入做技術,沒那么有意思。技術再牛逼,終究要落腳到工業上,落腳到產品上幫人解決問題。這世上有三撥人,一波在前面做理論研究,一撥人在中間搞落地,一撥人在后面搞優化,讓東西更普惠。我現在做的事就介于第二撥和第三波人之間。
我考慮轉產品的原因是我想參與到決策中,現在給到我的都是決策好的,但我不想站在產品后默默耕耘,那就是一個組裝的工作。我想知道一個產品是怎么來的,我想站在人和產品之間,解決一些問題。
現在許多產品創造出來都是偽需求,我覺得做一個好的產品最好的辦法就是把自己當做用戶,回歸最本質的邏輯。
碼客人生:你喜歡喬布斯什么?
我初中的時候,一口氣讀了三遍《喬布斯傳》,每讀一遍我都覺得對他了解更深一些。慢慢的,我覺得我能感受到他的內心世界,他的一些痛苦。
我對他印象最深的幾個細節都是他最困難的時候,他最開始也不是好學生,還是個渣男,但后面我覺得他是很懊悔的,他還是愛自己的孩子。后面創業,他又被自己招來的人踢出了蘋果公司,他內心十分難受,但他沒有自暴自棄,而是創立了新公司,又做起來了。最后被請回蘋果,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在他很迷茫很糾結誒的時候,他的目光都很長遠,他選擇行動起來不內耗,樂觀應對,堅持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他的許多精神都深深影響著我,比如改變世界,偏執和熱愛。我記得他說不要墨守成規,我做很多事情就喜歡另辟蹊徑。面對相同的現實和困難,想別人想不到的,做別人做不到的,有困難就去積極的變換多種辦法解決它們。不要隨波逐流,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掌控自己的人生
不止喬布斯,像馬斯克這些歐美CEO,他們的精神都像一匹野馬,在科技領域腦洞大開的做一些事情。他們做事先不考慮賺不賺錢,而是做這事情推動了一些東西的進步,改變世界。
我中學那會兒總想著成為喬布斯,做一個改變世界的產品。后面長大了,慢慢發現改變世界并不需要做一些很偉大的事情,也不需要做一款顛覆性的產品。改變世界的門檻其實沒有那么高。像我做一個程序員,我做一個產品,幫助別人解決了一些痛點,不用再做一些重復性勞動,看到更多人的笑臉,這就是我成就感的來源。
碼客人生:你以前做獨立開發和后來在大廠上班體驗上有什么區別?
純粹性上肯定是獨立開發更高,但獨立開發有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它對流程的把控,產品認知的學習是非常緩慢且有限的。我認為無論你多么想之后做一個厲害的產品,先進入一家管理規范的大廠學習是很有必要的。
大廠很卷,但你能學到很多流程性的東西。我最開始想改變世界,但真正做一個產品時,我才了解一個產品背后是多少人的努力,而且這個研發的過程非常長,不是一蹴而就的。靠五個人開發一個改變世界的產品概率肯定是要遠低于靠一萬人一起做一個產品。流程的重要性這時候就出來了。一個好的idea加一群優秀的人,一套好的管理流程,一套好的產品研發流程,再加一些其他東西,才能成就一個改變世界的產品。
本文來自碼客人生,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消息】: 1.《碼客人生》開啟新欄目:《讀者來信》——每月精選往期文章的趣味評論,類似程序員“樹洞”,評論選中者,可在微信公眾號后臺加運營者微信,領取獎勵。 2.《碼客人生》建立讀者交流群了,討論技術話題,分享文章看法,感興趣的人可以后臺加運營者微信入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