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玩游戲時有哪些無論如何都無法接受的“毒點”,只要游戲中出現了這些元素就會讓你頓時對游戲的好感度直線下降,甚至不想玩下去了。
就拿我自己來說,我個人其實對于不同類型游戲所包含的各種元素的接受度還是比較高的,一般不會有讓我過于接受不了的游戲內容。但是如果有以下三類情況出現的話,還是會讓我對游戲的印象大大降低。
1.故意丑化角色形象
在最近幾年的游戲中,特別是歐美廠商的游戲里,這類現象已經十分嚴重,就是大部分玩家所抵制的“政治正確”行為。具體表現就是故意把游戲中的女角色設計得十分難看,長相甚至已經不能用普通來形容了,完全就是故意丑化了。
這種現象在如今的歐美單機游戲中可以說是比比皆是了,例如《消逝的光芒2》中的女主拉萬,第一眼看到她我還真以為是喪尸,那個五官造型和長相真的是看一眼就讓人生不出好感,面對她還不如面對怪物呢,至少后者還可以讓我戰個痛快。
我玩游戲從來都是注重玩法和劇情的,對于人物形象一般不是太重視,但是像《消逝的光芒2》或者是《地平線:西之絕境》中的拉萬和埃洛伊這樣明顯為了政治正確而故意丑化角色形象的行為讓我對這兩個游戲是一點好感都沒有,哪怕打折后再便宜我都不推薦入手。
2.強行洗白反派角色
這類劇情在JRPG游戲中十分常見,主要表現形式為一開始站在主角團對立面的反派BOSS隨著主線劇情的推進,在后期就會因為種種原因來為他做的那么多壞事開脫,在一段展現反派悲慘遭遇的回憶殺劇情之后,有的游戲中主角甚至最后還會原諒反派。
倒不是說劇情不能出現反轉,反派不能翻身,但是也得考慮到劇情邏輯。如果一個反派角色在劇情中殺了主角的親人,做了很多傷天害理的事情,那么無論他有多大的苦衷,都不應該逃脫應有的懲罰。
就算退一步來說,制作組想要表達反派角色的苦衷,展現反派的內心世界的變化,那么也應該把這個選擇權交給玩家,讓玩家來決定要不要原諒反派,而不是替玩家做決定。
這里就要說一下當年爭議相當大的《最后生還者2》了,先不說1代主角喬爾草草地就在游戲中領便當,哪怕在游戲的結局讓玩家自己來決定原不原諒艾比都比游戲中的強行讓玩家原諒來的好。也正是這款游戲讓我多年以來對于頑皮狗的好感一下子就喪失殆盡了。
3.硬塞入各種無聊且和主線劇情無關的玩法
現在很多游戲都會加入各種小游戲玩法,為的就是讓玩家在推主線的過程中可以得到調劑,換個玩法放松一下。
但是很多游戲中的小游戲玩法非但沒有起到調劑的作用,反而讓我的血壓更高了,例如很多游戲都特別喜歡加入解謎環節,解謎成功后能夠得到一些不錯的裝備或者道具。
但是解謎玩法本身十分無聊,為了好裝備還得捏著鼻子玩下去,解謎成功之后非但沒有成就感,反而對于游戲的厭惡感直線上升,就拿2018年的年度最佳游戲《戰神4》來說,雖然游戲綜合素質相當優秀,但是枯燥,重復且無聊的解謎玩法讓我一度十分惱火。
還有一些很容易勸退玩家的設定,例如強行抬高后期敵人的強度,逼著玩家花費大量時間去打怪升級,還有給玩家一些限時任務,接到任務的那一刻就開始倒計時,倒計時內完不成就得從頭再來。
這些畫蛇添足的玩法非但沒讓我感到有趣,反而加速了我棄坑不玩的想法,可以說是本末倒置了。
總結
游戲說到底就是一個取悅玩家的商品,制作組要做的無非就是讓玩家對于自己的游戲更滿意,而不是傲慢地教玩家如何去玩游戲。好的游戲廠商會不斷吸取玩家的意見來改善自己的游戲體驗,而那些用各種惡心人的玩法或者內容來逼迫玩家體驗的游戲最終也沒有太好的下場,輕則失去了系列口碑,重則銷量直接崩盤,作為玩家的我也只能說一切都是活該。單機游戲中只要出現以下3類情況,就會讓我瞬間沒了玩下去的心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