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夏俄巴神山下栽了一棵樹》布面繪畫 80cmX100cm
記得一個朋友告訴我,有一個支援青藏高原的邊防軍人,由于自然條件艱苦兩年多沒有下山,在冰天雪地的高海拔堅守著自己的崗位。當他下山后見到的第一棵樹抱著哭了好半天,或許沒有這樣經歷的人無法理解這種感覺。
在低海拔我們生活的周圍經常看到樹,或許我們從來沒有仔細地端詳過它們,更談不上對它們的思念。樹的存在就是為了點綴我們的生活,凈化我們的空氣提供水果等食物,美化我們的生活罷了。在我們的眼里它們歸于我們所用,除此之外再沒有太多的價值。
夏俄巴神山
2014年到2022年期間,我每年都會到在長江源的措池村小學支教,給孩子們教美術。如今這所村小已經被撤掉了,由于生員太少的原因。
這所小學在美麗的夏俄巴神山下,山上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雪豹,學校的國旗在藍天的襯托下,在很遠的地方都可以看得清清楚楚。學校里的孩子們不到30人,來自周邊牧民的家庭,孩子們和老師們同吃同住。由于沒有專業的美術老師,我在這里很受孩子們的喜歡,老師們也有機會和我說漢語并了解外面的世界,感覺一切都是那么有趣。
羅松校長和他的妻子都在學校里教書,羅松校長三十多歲長相就是典型的康巴漢子,人非常和藹善良,總是一心想著學校的孩子們。他有一個心愿,就是在校園里種上樹,直到學校撤掉這個心愿都沒有實現。
在海拔4600米的地方種樹幾乎是一個夢想,這里只有3個月時間是適合植物生長的季節。綠油油的草地,忙著開花播種的植物,在這么短的時間內要完成一生的生死輪回。
羅松校長從低海拔弄了一些松樹栽到校園里,他滿懷信心地希望來年可以長高,這不是他第一次栽樹。他總是在上次失敗的基礎上加以改進,他確信樹可以活,孩子們也是興高采烈地澆水。我總是被他們生命的活力感動。
孩子們給樹澆水
充滿了希望
羅松校長說有一次樹都活了,到了冬天他把樹用厚厚的被子包裹起來保暖。結果第二年他滿懷期待地來到學校,看到校園里只剩下干枯的樹干,樹被進到校園里的牦牛吃了。這不,他一邊澆水一邊給我暢想著,等他退休了他要在栽滿樹的校園里散步。
我抬頭望著遠處美麗的夏俄巴神山,頭腦里出現了校園里全是綠蔥蔥的松樹。孩子們坐在樹下書聲朗朗,羅松校長長滿皺紋微笑著的臉,好像天空的彩虹一樣燦爛。
真的好開心
措池村一年四季幾乎在冰天雪地中,每年只有3個月時間凍土才消融萬物復蘇,消融的土也是表層,種樹是根本不可能實現的愿望。我問了植物學家唐亞教授,他說這么高海拔種不活樹。看到孩子們高興地和樹擁抱,并充滿希望地澆灌,校長滿意的眼神,我的內心和他們一樣也默默祈禱希望出現奇跡。
擁抱希望和溫暖
直到現在我有一個習慣,只要我停留在一棵樹的旁邊,我會擁抱它,并默默給它傳達我的希望和愛。我經常告訴身邊的朋友,或許我們視而不見的東西,在他人眼里就是夢想。我們要珍惜我們擁有的一切,也包括我們眼睛可以看到的和感受到的。
王芳芳,畫家,環保志愿者,山區美術教育實踐者,從陜北到重慶再到青藏高原行走了13年,繪制了環保繪本《最美的舞會》,青藏線沿線景觀繪本《跟著動物去拉薩》,三江源野生動物科普繪本《薩》。王芳芳在行走的過程中經歷了很多不可思議的人生經歷,也徹底改變了她的世界觀,從此她走上了心靈繪畫的道路,她用繪畫展現人與自然,人與宇宙之間的關系。這13年期間她說自己要像太陽一樣只需要發光,用行動支援山區小學美術教育,用繪畫展現三江源珍稀野生動植物,她所做的事情受到社會各界人士的關注和支持:央視13《新聞周刊》,山東影視《一張照片》,江蘇衛視《一站到底》,陜西衛視《超級老師》金牌老師,大型紀錄片《青海我們的國家公園》等,她的公益形象多次為知名品牌代言。王芳芳說,每個人都是生命的實踐者,我們只需要懷著敬畏之心看待一切,允許一切發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