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騰沖市西源街道辦事處油燈村陳家山、馬常村橫山,種植基地內百畝天麻長勢良好。
“在林間種植天麻成功率高,種出來的天麻品質好,產量穩定。”正在地里勞作的油燈村麻農楊躍華介紹說,他家種植了123畝天麻,11月中上旬100畝將迎來豐收。
在發展天麻種植過程中,西源街道重視科技興農,組織技術人員深入田間地頭,提供實用技術培訓和現場指導,確保每位種植戶都能掌握高效種植技巧。“在技術員的精心指導下,我掌握了關鍵種植技術。我會把這些經驗分享給新加入的農戶,共同致富。”有著6年種植經驗的許連英自信滿滿,今年,她家種了47畝天麻,預計產值300余萬元。
因林下天麻畝均投入在2萬元以上,西源街道積極爭取政策支持,每畝補助資金500元。“我每年有6萬余元的收入,林木得到管護的同時,還有資金扶持,種植天麻我更有信心了。”種植戶楊增強說。
近年來,騰沖市西源街道充分利用林地資源和生態優勢,大力推進林下經濟發展,通過政府引導、大戶帶動、科技支撐的模式,成功探索出一條以藥養林、興農富農的新路徑。
今年,西源街道共在油燈、馬常、金源、崗峨4個(村)社區發展林下天麻種植10戶303.86畝。據農技專家何霞介紹,西源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特別是適宜的氣候條件,使得本地種植的天麻里天麻素含量高,品質優異,市場反響熱烈。
據介紹,西源街道種植的天麻品種主要是烏頭麻、烏紅雜交麻、紅麻等,銷售渠道靈活,部分產品由企業收購,部分則由農戶直接進入市場,售價穩定。
“有了政策、技術的支持和銷路保障,種植林下天麻的群眾信心滿滿。”西源街道副主任革康旭表示,他們將逐年增加天麻種植面積,2025年計劃再發展300畝,實現“藥食同源”,拓寬銷售渠道,讓麻農的收入持續增長。
文圖 :何霞、張玉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