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們總把新勢力三巨頭總結為「蔚小理」,但是現在我們再提到這個名字的時候,總會下意識地問一句:這個「小」,到底是小鵬?還是小米?
回想一下:曾經小鵬能夠躋身「蔚小理」之列,他們的優勢是什么?
我想,小鵬更多的優勢還是在智能化上。但是無論是老「蔚小理」還是新「蔚小理」,其他幾位玩家在智能化的推進和迭代上也從未懈怠過。
現在小鵬汽車的「優勢」正在被友商們不斷沖擊著,他們需要的是以新的技術能力堅守住曾經最「引以為傲」的陣地。
就像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曾經給出的「精準預言」:
新能源汽車的下一個十年,將是智能化的十年。
有人在過「520」
有人在辦「AI DAY」
昨天是「520」,不知道什么時候開始,這一天成為了國內年輕人們口中的「情人節」。
但是昨天晚上,同樣也是小鵬汽車的 AI DAY,因為「愛(AI)」。
在 AI DAY 上,小鵬汽車發布了他們智艙和智駕的新產品,或者說是「新技術」。并且,也將實現在售車型用戶的全量推送。
針對這次小鵬汽車 AI DAY 上發布的核心內容,我們先來做一個整理:
國內首個量產上車的「端到端大模型」;
「類 L4 智駕體驗」已立下 Flag;
會學習、會成長、更懂你的「AI 天璣系統」;
細分智駕場景:「AI 代駕」和「AI 泊車」。
能看出來,這次小鵬汽車針對智能駕駛和智能座艙進行了全面的迭代,而其核心就是 AI 上車、AI 賦能、更聰明的 AI。
所以,小鵬汽車智能化「新十年」的起點已經揭開了帷幕。
那么,AI 能成為小鵬汽車堅守住的新陣地嗎?或者說,小鵬能憑借 AI 賦能重新在智能汽車市場奪取「主動權」嗎?
「端到端」才是真正的智駕下半場
我們之前寫過很多次,之前的自主品牌都在比智駕的開城、輕圖、純視覺、激光雷達、全國都能跑、BEV+Transformer……
這些進展確實代表了智能駕駛的進步,但放眼全球市場的競爭以及未來智駕的發展路線來看:「端到端」才是真正的智駕下半場。
那么,我們就先來聊清楚:所謂的「端到端」到底是什么?小鵬汽車又實現了什么?
其實「端到端」是 AI 深度學習中的一個概念,意思是指:AI 大模型能夠直接從原始輸入數據中直接計算得出最終結果。
那么來到智能駕駛領域中,「端到端」智能駕駛相比于傳統的智能駕駛,在處理不同的駕駛場景時,不需要人為設定大量的規則和條件。
而是通過系統曾經積累的學習數據,大模型或者神經網絡能夠直接向油門、制動、方向等執行單元輸出操作指令。
就像是有著多年駕駛經驗的人類駕駛員,在面對不同場景的時候,都會下意識地知道如何調整駕駛路線。
相比于傳統的智駕系統,也就是如今主流的智駕系統而言,端到端智駕的上車還能夠有效解決智駕系統中感知、決策和控制在內的多個獨立模塊之間的復雜交互。并且,能夠做到更有效的協同。
簡單來說:端到端智駕還簡化了傳統的智駕系統,提升了智駕系統的反應速度和決策效率,而且能讓智駕體驗更擬人甚至比人駕駛更高效、更安全也更穩當。
特斯拉 FSD
而之前,特斯拉 FSD V12 是一套已量產上車并具有端到端能力的智駕系統。
但在昨晚的小鵬汽車 AI DAY 上,小鵬汽車發布了「國內首個量產上車的端到端大模型」,其中包括了:
神經網絡 XNet+規控大模型 XPlanner+大語言模型 XBrain。
其中,深度視覺感知「神經網絡 XNet」可以比作智能駕駛的眼睛,它集成了「靜態 XNet」、「動態 XNet」以及「純視覺 2K 占用網絡」。
「靜態 XNet」可以對感知到的數據進行實時 3D 建圖,使智駕系統擺脫掉對高精地圖的依賴,提高智駕系統的適應能力。
「動態 XNet」則具有對周邊環境和交通參與者的行為進行預測與博弈的能力,并給出合理的決策。能夠處理復雜的交通情況,提高駕駛的安全性和舒適性。
「純視覺 2K 占用網絡」與極越和小米上車的 OCC 占用網絡技術類似,通過攝像頭信息的分析,來構建「3D 體素」,來規劃出空間內被占用和未被占用的路線。
而更高的分辨率則能夠在單位空間內構建更精細的體素,提供更精準的行駛規劃。
總結來說:深度視覺感知神經網絡 XNet 的上車,能夠對現實世界環境的重建更為精準,同時預測能力和行駛規劃的能力也會更強。
除了「眼睛」之外,還有代表著「小腦」的:基于神經網絡的「規劃大模型 XPlanner」。
通過海量數據對規劃大模型 XPlanner 進行訓練,能讓智駕系統的駕駛策略向著擬人化進化,或者說:讓智駕系統變成「老司機」。
根據小鵬汽車給出的數據,規劃大模型 XPlanner 的上車,能夠讓小鵬汽車的智駕系統在真實道路體驗中:減少 50%的前后頓挫、40%的違停卡死以及 60%的安全接管。
那么,最后就是「大腦」了,就是這個「AI 大語言模型 XBrain」。
其實,AI 大語言模型 XBrain 的能力就是讓智駕系統擁有類似人類大腦的學習和理解的能力,以此來賦予智駕系統處理復雜場景甚至未知場景的泛化處理能力,以及對現實世界中宏觀邏輯的推理能力。
在 XBrain 的賦能下,小鵬汽車的智駕系統能夠清晰地分辨出待轉區、潮汐車道、特殊車道甚至是路牌文字,做出兼顧安全和效率的擬人駕駛決策。
那么總結來看,這次小鵬汽車是通過神經網絡 XNet(眼睛)、規控大模型 XPlanner(小腦)、大語言模型 XBrain(大腦)的上車,構建了一套「端到端」智駕系統。
不過盡管如此,雖然小鵬汽車實現了國內首個量產上車的端到端大模型,但是與特斯拉 FSD V12 之間還是有一些不同,一是技術路線、二是當下的技術進展。
特斯拉 FSD
小鵬汽車推出的端到端智能駕駛側重于通過數據投喂和訓練無限度規則的 AI 大模型,而特斯拉的 FSD V12 則采用了全新的神經網絡進行車輛控制。
相比之下,兩種技術路線各有各的優劣勢:
AI 大模型需要采用大規模數據進行訓練,可以利用算法和架構來優化訓練過程。而神經網絡通過學習和優化權重系數,以此建立輸入和輸出之間的映射關系;
同時,AI 大模型的規模更大、復雜性更高,而神經網絡的復雜性取決于其層數、神經元數量和連接方式,通常來說 AI 大模型能夠處理規模更大、復雜度更高的數據;
但是同樣,AI 大模型需要龐大的計算資源和算力,神經網絡則可以通過對算法的優化和結構優化來提升計算效率;
除此之外,神經網絡的自學習能力和適應性要更強,而 AI 大模型雖然也具備自學習能力,但是調整和優化需要耗費更多的時間和計算資源。
所以,小鵬汽車的端到端大模型正是基于折算 10 億+里程的視頻訓練、超 646 萬累計公里數的實車測試、超 2.16 億累計公里數的仿真測試來實現的。
對此,小鵬汽車還宣布:
端到端大模型能夠做到「2 天迭代一次」,在未來 18 個月內智駕能力提升 30 倍;
在 2024 年 Q3,小鵬汽車的智駕除了實現「全國都能開」之外,還將實現「每條路都能開」,在 2025 年實現城區智駕比肩高速智駕體驗。
此外,何小鵬還立下了一個 Flag:2025 年,小鵬汽車將在中國實現「類 L4 級」智駕體驗。
買車送「專車司機」
那還得是「AI 天璣」
小鵬汽車定義的 AI 智駕汽車具備主動學習、快速成長、千人千面的特點,于是全量推送的 AI 天璣系統面世了。
這是一套將 AI 技術全面應用于智艙和智駕的操作系統,包含了「AI 小 P」、「AI 司機」、「AI 保鏢」三大核心功能。
根據小鵬汽車給出的數據顯示:
在完成升級后,AI 天璣系統的平均幀率、首幀跟手性、觸摸響應速度均提升 30%以上,應用啟動速度提升 50%。在用戶公測中,AI 天璣系統的滿意度高達 97%以上。
同時,「全域大語言模型」的上車將 AI 大語言模型的推理能力融合到用車的全場景中。全域大語言模型實現了自研 XPGT 大模型、阿里通義大模型以及智譜 AI 大模型的融合。
通過車內外環境感知的聯動,AI 天璣系統提供了能夠主動感知并推理分析需求的車載助理「AI 小 P」。
而且,AI 天璣系統的上車還在全場景影像和哨兵模式等等功能上進行了升級優化,帶來了更好的智艙體驗。
除了智艙,在智駕上 AI 天璣系統還提供了「AI 司機」功能,分為「AI 代駕」和「AI 泊車」,覆蓋了行車、泊車在內的細分智駕場景。
AI 代駕實現了「點到點」超長記憶領航智駕,我們在日常用車的場景中有很多經常走的路線,比如上下班通勤、接送孩子上下學、去會員制商超定期采購等等。
而 AI 代駕可以學習記憶這些路線,并通過一鍵 AI 代駕來前往目的地。
聽起來與理想汽車之前推出的「通勤 NOA」有些類似,在功能定義上確實如此,但是在技術實現以及體驗上稍有一些不同。
基于 AI 天璣系統的自主學習能力,AI 代駕僅需學習以此就能夠生成定制化的智駕路線。并且,每個用戶最多可存儲 10 條記憶路線,每條路線的長度最高能夠達到 100km。
同時,與理想汽車通勤 NOA 最明顯的不同在于:AI 代駕可以模仿用戶的駕駛習慣,來實現真正的千人千面。
在「AI 泊車」這部分,小鵬汽車發布了「免遙控離車泊入」和「迎賓出庫」功能。
AI 泊車能夠實現全自動離車泊入和多場景極速泊車,對于狹窄車位的泊入以及泊車效率這兩個方面有著明顯的提升。
在面對側方位、斷頭位等等更為復雜和刁鉆的車位布局,AI 泊車也可以順利實現泊車功能。
在泊車的過程中,AI 天璣系統會判斷車位寬度,最高能夠支持「車身寬度+30cm」的車位進行泊車。在遇到狹窄車位時,AI 天璣系統能夠主動提醒駕駛員采用離車泊入功能。
同時,在回到車位附近時手機 App 會主動彈窗提醒使用迎賓出庫功能,通過一鍵「召喚」來實現狹窄車位的車輛出庫操作。
目前,AI 天璣系統已經正式向小鵬汽車 P7i、G6、G9、X9 車型的用戶進行推送,而 G3、G3i、P7、P5 車型會稍晚一些,分不同批次在今年 Q3 和明年 Q1 開啟公測。
最后
經過這次 AI DAY,小鵬汽車實現了 AI 技術的全面上車,更多的重心在于讓 AI 對細分的用車場景和用戶在意的用車體驗進行賦能,而不只是在車內向 AI 提個問題、或是讓 AI 畫一幅畫。
通過 AI 天璣系統的全量推送和端到端大模型的量產上車,小鵬汽車如今帶來了更安全、更高效、更靈活、更細分的智能駕駛。而在智艙功能和體驗上,也進行了迭代和優化。
現在的小鵬汽車可以說實現了:從新能源時代到智能化時代的轉變。
或者說,何小鵬口中未來的「智能化十年」是從「AI 定義智能汽車」開始的。
本文作者:小胖子
不要忘記關注「極客汽車」的微信視頻號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