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45篇原創文章 -
我寫過一篇文章叫《》,剛發給一位微信上的書友,只是我還沒有回答他的問題:「我想聽書,選帆書好,還是得到聽書好?」
這兩個聽書的平臺我都用過,屬于重度用戶。重度到什么程度呢,就是聽1000本左右,保守一點算的話800本是有的,有些書還聽了20遍以上,聽到想吐。
這也是我的一個毛病,就是不管做什么,都會鉆進去 ALL IN 一段時間,用很笨的方法投入其中,聽書也不例外。
我聽得最多的就是帆書(以前叫樊登讀書)和得到聽書,至于哪個好,還是看你的具體需求。
如果你聽書之前讀過一本書,去聽聽樊登怎么講的會有所收獲,他的解讀可以給你提供一個深入了解這本書的角度,讓你對書本多了一層認識。
可你沒有讀過書,我不建議你去聽,因為樊登會先入為主地灌輸他的理解,于是你就認為那本書的內容就像他說的一樣。
其實不是,他講的只是其中的某一個點或幾點,不是書的全部,有些還不一定是重點。
如此一來,你吃到的只是人家的剩飯,而你卻以為美味佳肴,還拼命地吞下去,結果你真的吃飽了。糟糕的是當你習慣了這種飽法,你就很難動手去做一頓自己的午餐了。
就是說,你習慣了別人的投喂,你覺得很舒服,甚至還有一種讀書很簡單的錯覺。當這種填飽肚子的習慣養成了,你已經吃不下其他的山珍海味了。
反之,如果書沒讀過,你只是打算先了解書本的大概內容,我建議你用得到聽書。
它對每一本書的概括比較到位,一本書分幾個部分講,每部分講了什么內容,對我們有什么幫助,都講得不錯。
得到聽書上的內容,都是專業團隊精心打磨的,從對一本書的解讀來看不會有多少錯誤,這一點你大可放心,完全可以通過聽書來選擇自己喜歡的書。
我就用了很長時間在得到聽書,一天聽三四本,都是用1.25倍速聽的,除了寫少量的筆記,基本上都是對著文稿一直不差地聽完,而不是邊做別的事情邊聽,它讓我在選擇某一類書都會馬上想到讀哪一本適合。
不過聽書不能代替讀書,只是讓自己了解更多的書而已。再說他們選書基本上都是一些暢銷書,尤其是致用類書籍,你若想去追這些書,一定累得半死,收獲也不是很大。
你想一想,現在一天出版4000本書左右,按照每天聽一本的速度計算,你需要聽10年以上才能聽完,就算一天聽5本,也要兩三年才能聽完一天的出版量。
你若有這閑工夫,不如把一本好書讀10遍,100遍,1000遍,也好過不停地聽新書。
當你如饑似渴地聽各種暢銷書,每天強迫自己聽那么多販賣二三手知識的新書,浪費時間不說,人也變得俗氣了。
你就是想聽也沒問題,聽完之后最好把書讀一遍,用來輔助理解一本書,聽書的作用跟在網上看別人的書評一樣,只是多一個角度去理解,不能代替讀書。
假如你平時從不讀書,只是想利用空閑時間聽書,總比不聽好。要說到聽說的危害,我認為危害再大也比不上整天刷一些三觀不正的短視頻,至少比抽煙喝酒的危害小吧。
再說,就算聽書吸收的是二手知識,講書人講出了書本原意之外,還加上自己的理解,讓你養成不思考的習慣,又怎樣?
現在有誰不是整天接收二三手知識?真正讀源頭書,只接觸一手知識的人鳳毛麟角,你不可能都要求人人做得到。
不管二手還是三手知識,只要其中的一兩句話對你有用,讓你變得更好,就夠了。
所以,不管是帆書也好,得到聽書也罷,聽總比不聽好。至于哪個更好,就看你的需求是什么。
你讀完書了想聽一個人嘮嗑,加深對一本書的理解,就聽帆書;你若想快速了解一本書,就聽得到,最好兩個交叉聽一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