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微博話題#女性的小肚子是為了保護子宮卵巢#沖上熱搜,讓不少姐妹們為多年耿耿于懷又減不下去的小肚子找到了新的存在的意義:
“不是腰圍減不起,而是肉肉的小肚腩更有性價比。”
然而,有專家表示,這個說法并不嚴謹,子宮和卵巢主要靠盆骨保護,靠韌帶固定,脂肪沒有包裹著子宮卵巢,所起的保護作用很小。
“小肚子”保護不到子宮和卵巢
人體軀干內的空間按上、中、下大致可分為3個部分:胸腔、腹腔和盆腔。
胸腔由肋骨保護著心肺;
腹腔內有胃、腸、肝、膽等多個參與消化的器官;
腹腔下方是骨盆,骨盆里的空間稱為盆腔,子宮、卵巢、膀胱、直腸都在里面。
順著肚臍眼一路往下,可以摸到骨盆在身體前方的邊界,叫做恥骨聯合,這是區分腹部和會陰部的一個標志點。人們說的“小肚子”,一般是指肚臍到恥骨聯合之間的區域。
子宮和卵巢位于盆腔內,基本不會超出恥骨聯合的平面。“小肚子”后面壓根不是子宮和卵巢,它又如何對子宮和卵巢提供保護呢?
“小肚子”到底有沒有用?
“小肚子”主要是下腹部累積的皮下脂肪,從女性生殖系統健康來說,脂肪也不是一點用都沒有。
對咱們女性而言,雌激素的合成對脂肪有依賴性,其他類固醇激素的生成代謝也少不了它,脂肪太少或者太多都不好。
??體脂過低的人更容易患感冒、流感或者被其他病原體侵襲,雌激素水平過低,進而導致骨量流失,甚至引發下丘腦性閉經。
??體脂過高的人可能影響排卵和月經周期,增加子宮內膜異位癥、子宮肌瘤、子宮內膜息肉、子宮內膜癌、卵巢癌等疾病的發病風險。長期體脂過高還會影響盆底功能,導致盆腔臟器脫垂、壓力性尿失禁等盆底功能障礙疾病。
對于有生育計劃的女性來說,肥胖也是受孕和孕期健康的不利因素。
什么樣的“小肚子”一定要減?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健康成年人(18—64歲)的體重指數(BMI)應保持在18.5—23.9,65歲以上老人的BMI可保持在20—26.9。只要BMI在合適范圍內,有點“小肚子”也不用焦慮。
但以下這幾種“小肚子”需要真正引起注意:
腹型肥胖
參照男女成年人肥胖的標準,如果你的“小肚子”已經大到超過“腹型肥胖”的最低標準,那確實應該減減肥了,因為此類肥胖已經達到了影響健康的地步。
盆骨前傾
如果你腹部脂肪不多,即使是吸氣了,還是覺得自己的肚子往前凸,那或許可以觀察一下自己的骨盆是否有些前傾。
骨盆前傾比較容易出現在經常穿高跟鞋的女性身上。不過只要在生活中多注意站立姿勢,比如站立時的重心往腳后跟方向移動,就可以逐漸改善。
如果你確實存在腰圍過大或骨盆前傾的問題,那建議積極減肥或做一些體態練習。但生活中,很多人并不存在肥胖或體態問題,只是單純因為“有小肚子”而焦慮。
另外,有的"小肚子"也可能是胃腸道脹氣胃腸道的氣體來源有兩個:
? 咽下的氣體、在胃腸道內細菌的作用下食物發酵所產生的氣體。
? 胃腸道內的氣體總量不超過150ml。
胃腸道脹氣主要原因如下:
1?? 咽入胃內的空氣過多:見于吞氣癥。吞氣癥多見于頑固的焦慮狀態,或口腔中有異物,因吞入大量的空氣而發生腹脹,多以胃部脹氣為主;
2?? 胃腸道內產氣過多:消化不良時,腸道內的細菌作用于蛋白質、脂肪及糖類,因發酵而產生大量的氣體,常見于短腸綜合征;
3?? 肺排出CO?障礙:當呼吸衰竭時,CO?不能經肺排出體外,血中的CO?可彌散到腸道中而發生腹脹;
4?? 腸道中氣體不能經肛門排出體外:見于急性胃擴張、幽門梗阻、腸梗阻、腸麻痹、頑固性便秘、毒血癥、敗血癥、心力衰竭等。
*內容綜合自科普中國、廣西疾控等。
*文章目的是提供一般的健康信息,不代替任何個人醫學診斷和治療。
5月10日獲獎名單
將郵寄信息在本文中留言即可
- END -
歡迎轉發分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