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文水 書卷氣——記著名畫家徐子鮮女士
摘要:在這個時代,涌現了許許多多富有時代氣息、個人風格鮮明的藝術家。他們以傳承與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己任,不斷努力,不斷創新,通覽古今,融貫中西,使中國書畫藝術呈現出嶄新的面貌,將中國藝術逐步推向世界藝術之頂峰。為發掘展示當代藝術家風采及優秀作品,由多家單位共同推選《2022中國藝術巔峰人物》大型活動,面向全國及大眾展示這個時代最具收藏價值藝術家。
徐子鮮,畢業于南師大工藝美術系,獲得美術、中文雙學位,江蘇省著名江南山水畫家,江蘇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書畫研究會會員,山水國畫研究院副院長,武中奇書法藝術研究會理事…是當代中青年學院派實力畫家,多次參加國內外學術展,在《讀者》巜人民曰報》《中國畫報》等權威報刊、雜志上報道,發表學術論文及專著,并獲得獎項。
徐子鮮老師的作品具有鮮明的江南清麗脫俗,溫婉流暢的風格,她的作品既從傳統中進去,又能從傳統走到現代,傳統與現代畫風相結合,具有鮮明的個人獨特風格。無論寫生還是創作,她的作品里都飽含了深厚的傳統文化功底。她自幼酷愛文學、戲劇、音樂等,這在作品里都體現了優美的文人風情。她學養修為的積累,成為藝術作品的根基和底蘊,作品洋溢著濃濃書卷氣及時代蓬勃向上的精神。由于畫家本人孜孜求索繪畫理論及傳統古典文學,精力大多用在鉆研學問上,故而她低調謙和不喜張揚,但作品仍被收藏界重視,被稱為墻內開花墻外香。特別是深圳及東南亞一帶逐漸形成收藏熱潮,價位逐年升高,穩定增加,被有遠見的中外友人認準,被稱為“冉再升起美麗的月亮”,美而不華,簡樸而高貴,像畫家本人一樣典雅平和,不張揚卻有張力,具有高山流水的大氣,也有小橋流水般的溫馨清淡。
畫山水王維作禪韻,范寬寫行旅,沈周作詩詞,無論山水的意象主導什么方向,藝術家的人文修養都是畫風不可或缺的資糧。文人畫山水秀且靈,獨與天地精神往來。匠人畫山水,范式呆板。有幸看到著名畫家徐子鮮女士畫成的山水圖,極有久久可讀的詩詞印象,充滿了人文畫的儒雅空靈,還有天人合一的文化印象。由是可以判斷,徐子鮮女士文人修養深厚,這些依唐詩宋詞而作主題的山水作品,事實上也是當代文人非常完美的鏡像。她早年畢業于南師大工藝美術系,獲得美術、中文雙學位,果然是文人丹青與眾不同,超凡脫俗一枝獨秀!
流麗這是徐子鮮女士畫風的一個印象。無論是用筆,還是用墨,抑或是設色,徐子鮮女士都有纖塵不染的創作駕馭力,絕不會讓一筆有弊,也不會讓色墨顯蝕,干干凈凈天水洗,三日桃花雨來淋,水洗一般的氣韻,必有流麗悅目的生動。在這樣的作品里一一觀覽,很是養眼養心的體驗。文人作畫就是這種明心見性的修養,渡化而成的心無掛礙。天地任我游,清風待我歸。越看越有滋味,越品越覺唯妙。
作為一位心有溫婉的女畫家,她的文人畫又有細膩流暢獨特風格。在空間里截取一河兩岸的風光,寫下秋風待渡的哲思,用畫筆輕叩山水聯絡哲學的柴扉,畫一段臨風聽暮禪的心醉,不住色聲香味觸法,讓身心歸于自然,讓畫作反饋于天趣,也有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注解。于是,這樣的山水小景,事實上是藝術家與天地對話,與山川共情的文化敘事。應物象形,隨類賦彩,那都是文化的形態,亦是精神的精彩。畫以載道,莫不如此!
很喜歡在徐子鮮女士的山水畫里沉淀心神,觸感覺悟。滾滾紅塵,人心多疲,哪里可以安神,何處可以駐身?惆悵時可以在徐子鮮的畫里享受世外桃源的不激不厲,回歸田園,縱覽古典,她漫漫地畫江南,我們可以經由山水風吟的導向,走進醉享丹青的空間。一覽風行雨霽空生妙有,證見過眼云煙無所掛礙。
文人山水,書卷氣韻。在這些或青綠、或淺絳的詩畫里修心養性,正是可以在紅塵世間尋一份寬慰抒懷!把這樣的山水作品掛在家居雅舍,望見滿屋空翠如可掃,驅山走海置眼前。當然可以時時處處體念到東崖復沓西峰崢嶸的啟迪。我把心思向青山,清風明月入懷來。徐子鮮的畫帶著藝術的魅力和精神的導向鋪陳于眼前,可以用一天清淑氣萬里碧榆風的唯美,掃盡心頭的所有塵埃……
(著名書畫評論家 田繼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