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媒體報道:上一年11月,位于廣州市番禺區石碁鎮金龍路一排水管網施工過程中突發溝槽坍塌,造成一名工人躲避不及被坍塌土體掩埋死亡的事故。近日,事故調查處理組發布事故調查報告,經統計核定,事故造成直接經濟損失160萬元。
經調查認定,這起事故是一起因安全生產責任不落實、安全措施不到位、人員違章作業、安全監管不到位而造成的一般生產安全責任事故。事故調查報告在處理建議中指出,胡某負責施工現場施工安排及安全管理工作,未認真履行安全生產管理職責,在溝槽未做好臨時支護的情況下,違章指揮曹某某和余某某進入溝槽查看地下管線情況,造成曹某某遇溝槽內土體坍塌被掩埋,導致發生生產安全事故,對本次事故負有直接責任。胡某涉嫌構成重大責任事故罪,建議移送公安機關依法處理。為有效避免此類事故的發生,工地必須重視監管的重要性,有條件的還可以考慮應用上智慧工地等數字化監管手段,來進一步增加工地的防護安全系數。
智慧工地在現場管控方面有更好的優勢,更好的促進各方面工作聯合管理
智慧工地管理系統通過數字化平臺化運作,讓手機APP聯動智慧工地指揮中心,并配合可安裝在各類智能電視的TV版APP,實現企業對項目的多維度、多場景的實時管理,協助管理員快速響應各類事務,提前預警可能發生問題,提高生產管理效率與決策能力,實現增效降本。還能夠針對工程項目的精細化管理環節進行了多項強化,可實時監管項目中的人員、物料、設備、進度等事項,并具備預警提醒、記錄溯源等功能,對全體項目情況一手掌控。
一個建筑項目的順利安全完工的背后,離不開盡職盡責的建筑管理人員、工人們以及高效的安全管理手段。如何不斷精細項目安全管理水平,提高項目安全管理效率是建筑工地需要認真去考慮的。(文中事件來源于網絡,侵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