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格優惠”、“用餐便利”、“食材放心”、“還能給老人配餐上門”…… 社區食堂興起后,讓許多居民用餐更便利了,尤其是對于老年人來說,更是離不開。近日,四川手機報記者對社區食堂新生態進行了調研。第一期走進成都市成華區,看該區如何解決老年人“吃飯難”的問題。
社區食堂:老人的一日三餐有了保障
記者了解到,自2018年以來,成都市成華區不少社區開辦了“助老餐廳”,滿足了老年人居家養老就餐的需求。
1、下澗槽社區:對60歲以上老人提供優惠
中午11點,成華區下澗槽社區歲月廚香老年助餐點準時開餐了。
“我每天早中晚三頓都在這兒吃,方便相因又好吃,說實話真的離不開這兒了!”王爺爺是歲月廚香(下澗槽店)助餐點的常客,吃飯本是件平常小事,但對已經80高齡的他卻成了大問題。自從有了助餐點,王爺爺一日三餐就很輕松了。
該助餐點負責人陳虹告訴記者,下澗槽社區食堂已經開了6年多,主要為社區老人提供三餐。現在,每天最多可接待老人600人次以上。針對60歲以上老人,該老年助餐點的餐費標準是:兩葷一素一湯12元、一葷一素一湯10元。陳虹說,食堂不僅為老人開設了專座和專屬用餐時間,針對患有慢性病的老人,還有特別的定制食譜。
2、保和街道和美社區:社區食堂給老人發包子
早上7點,保和街道和美社區歲月廚香社區助老餐廳已經排起了長隊。
據了解,該助餐點每日提供愛心公益早餐,60歲以上80歲以下老人憑社區蓋章愛心公益卡買包子,可買4贈1;80歲以上老人可憑公益卡每天免費領取包子1個。記者看到,每天都有很多老人,一大早就來領取包子。
據和美社區歲月廚香助老餐廳負責人陳鳳介紹,餐廳于2019年正式運營,“除了每日的愛心公益早餐,我們還開設老年人助餐補貼,對散居特困、低保家庭老年人,每人每天補貼兩餐(午、晚餐),給予每人每天最高12元的補貼;對低保邊緣家庭老年人和80-99歲老年人,每人每天補貼一餐(午餐或晚餐),給予每人每天3元補貼;對100歲以上老年人,按每月500元標準上門提供包括助餐在內的居家養老服務。”
3、八里莊社區:社區食堂為65歲以上老人配餐
“劉爺爺,今天的午餐有你喜歡的清蒸黔魚,還有平菇炒肉和虎皮青椒,巴適。”中午11點40分,八里莊社區食堂負責人王允靖,準時出現在獨居老人劉大爺家門口。劉大爺行動不便,且子女常年在外,每天的吃飯問題一直困擾老人。
據了解,八里莊社區老年人占比較大,此前統計60歲以上的,就有2900余人。“在了解到社區老人的情況后,我們專門開設了送餐服務,65歲以上老人點餐配送到家,只需支付1元打包費和1元配送費。”王允靖表示,送餐服務采用“食堂工作人員+網格員+第三方配送平臺”相結合的方式,保證20分鐘內就能送到老人手中。
除了外送服務外,在八里莊社區食堂用餐的65歲以上老人,每頓都能優惠5元錢;80歲以上老人,還可疊加享受成華區民政局提供的補貼3元,合計優惠8元。
成華區正探索實現:一社區一食堂
一粥一飯,看似簡單,卻傳遞著民生溫度。
近年來,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質量,解決“空巢”老人和高齡老人的飲食問題,成為社區養老的熱點,全國各地都在積極探索。成都市成華區民政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王媛告訴記者,成華區在社區食堂的探索和建設方面啟動得很早,自2018年開始,為了讓老年人能就近享受助餐服務,成華區就一直在各個社區摸排調查,幫助有需求的社區開設助老餐廳(社區食堂)點位。
王媛表示,經過多年的發展,目前區內已建成53個助老餐廳點位,老年助餐點分布在成華區各個街道社區,并初步形成了助餐點助餐、集中配送、養老機構輻射服務等服務模式。
“我們對助餐點的建設和運營幾乎做到了全方位的政策傾斜支持,包括裝修補貼、運營補貼、餐費補貼等等。”王媛表示,成華區也在想盡辦法,讓實惠直接落到每一位社區老人的身上,“根據成華區老年人助餐補貼政策,戶籍所在地散居特困老年人、低保家庭老年人,每天可享受2餐最高12元的補貼;計生特殊家庭、低保邊緣家庭老人和80-99歲老人,每天可享受1餐3元補貼。這幾類老人只需持身份證到社區填寫申請,就可到助餐點位人臉識別后就餐,補貼金額將自動抵扣。”
據悉,今年成華區計劃再建22個助餐點位。“我們也在探索加大撬動慈善的資源,未來希望能實現‘一社區一食堂’。”王媛說。
(川網傳媒·四川手機報記者 李瀚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