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腦,作為人體的“司令部”,掌控著各種復雜的生理和心理活動。而腦腫瘤,作為顱內腫瘤的統稱,不分年齡,都可能悄然降臨,其中尤以20至50歲的中青年人群最為常見。
腦腫瘤對人體健康的威脅不容小覷,它可能直接導致偏癱、失語、失聰、失明,甚至昏迷、死亡等嚴重后果。
惡性腦瘤因其生長迅速、無包膜、呈浸潤性生長的特性,往往會對腦組織造成嚴重的破壞;而良性腦瘤雖然生長相對緩慢,包膜較完整,但同樣會擠壓腦組織,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傷。
無論是惡性還是良性腦腫瘤,只要它們破壞或擠壓了正常的腦功能區、神經傳導束和腦神經,都會產生各種癥狀,嚴重時甚至威脅生命。
在治療腦腫瘤方面,西醫多采用手術、放療、化療等手段,雖然能夠直接針對腫瘤,快速緩解患者的癥狀。
但部分患者即便經過放療和化療,腫瘤仍有可能復發。這是因為盡管放化療能夠消滅部分腫瘤細胞,但卻難以徹底清除所有腫瘤細胞。
更為棘手的是,放化療本身也會對正常細胞造成損傷,導致患者免疫力下降,進而增加腫瘤復發的風險。
而中醫已經發展了幾千年,中醫治療注重整體調理,強調陰陽平衡,有助于提高癌癥患者的整體健康和免疫力。
接下來,我將通過一個生動的案例,為大家詳細解析中醫是如何針對腦腫瘤進行治療的。
希望通過這個例子,大家能對中醫治療腦腫瘤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認識,從而在選擇治療方式時能夠做出更為明智的決策。
案例
患者:王某,女,52歲主 訴:頭暈一月余現病史:室管膜瘤術后復發64*57*30mm,蛛網膜下腔42*20mm,腫瘤壓迫視神經導致左眼畏光不敢睜眼,左手麻,左腳更麻,左面部偶抽搐,起則頭眩,寐差,納尚可,大小便可。舌向右歪顫抖,邊有齒痕苔白膩,舌下嚴重瘀阻,脈滑澀結代。既往史:2010年手術后僅有70多斤,當時拒絕化療,2015年復發放療24次,放療后水腫,打甘露醇,吃了一年中藥,2022年又復發,因頭暈檢查發現腦部腫瘤。
病案分析
所以病案可以診斷為腦腫瘤,腦腫瘤是由于體內氣血運行不暢,導致痰濕、瘀血等病理產物凝聚而成。術后復發可能是由于手術過程中破壞了腫瘤與周圍組織的聯系,但沒有根本解決導致腫瘤生成的內在病因。眩暈的發生病位在腦,腦為元神之府,也稱之為“清竅”,具有“喜清而惡濁,喜盈而惡虧,喜靜而惡躁,喜通而惡瘀”的生理特性。眩暈的病因病機復雜,諸醫家有“無風不作眩”“無痰不作眩”“無瘀不作眩”“無虛不作眩”等認識,故以“風、火、痰、虛、瘀”為主要病機的論述。考慮患者年過五旬,陰氣自半,肝腎虧虛,陰不制陽,肝血虧虛,肝風內動,陽亢化風。再結合患者舌象,舌邊有齒痕苔白膩明顯就是脾虛生濕的舌象,這說明患者脾胃受損,脾主運化,中焦不足,運化無權,聚濕生痰,痰濁內生,風挾痰濁上擾清竅而頭暈不適。風痰阻于頭面經絡,就會導致面部抽搐。肢體麻木是由于氣血運行不暢,導致肢體失養。舌向右歪顫抖與風痰阻絡有關;邊有齒痕苔白膩可能表明脾虛濕盛,痰濕內阻;舌下嚴重瘀阻和脈滑澀結代表明氣滯血瘀,氣血運行不暢。綜合以上癥狀,王某女士可能是因為術后體內殘留的瘀血,沒有得到有效清除,與體內的痰濕交結在一起,導致氣血運行不暢,從而出現了一系列的神經系統癥狀。所以患者的證型就是痰瘀阻竅,風痰阻絡,在治療上就應該熄風祛痰,活血祛瘀。所以采用半夏白術天麻湯、桃紅四物湯、牽正散、消瘰丸加減治療。
具體治療過程
具體方藥如下:
法半夏30g、天麻10g、麩炒白術10g、茯苓30g、陳皮10g(半夏白術天麻湯加減)、牡蠣30g、浙貝母30g(消瘰丸加減)、蔓荊子10g、蜈蚣3g、膽南星10g、炒芥子30g、炒僵蠶10g、全蝎10g(牽正散加減)、黃芪30g、地龍10g、鹽澤瀉15g、赤芍10g、當歸10g、川芎15g、生地黃10g、紅花10g、燀桃仁12g(桃紅四物湯)、黨參片10g、丹參30g、鉤藤15g、鹽知母10g、青皮6g。注:黃色部分為半夏白術天麻湯;藍色部分為消瘰丸;綠色部分為牽正散;劃線部分為桃紅四物湯。患者二診、三診、四診都反饋癥狀有所減輕,于是仍按原方服用。一直到五診時患者反饋,項背有輕微的強直,于是在初診的基礎上加桂枝10g、葛根10g、桑枝10g發汗解肌、溫通經脈。隨后又在初診的基礎上加加減減繼續治療了三個月,患者反映眩暈癥狀已經完完全全消失了。
方藥分析
半夏白術天麻湯方中半夏燥濕化痰,降逆止嘔;天麻平肝息風而止頭眩,兩藥合用,為治風痰眩暈頭痛要藥。白術、茯苓健脾祛濕,以治生痰之源。陳皮理氣化痰,使氣順痰消。諸藥合用,能使風息痰消,眩暈自愈。桃紅四物湯本方以強勁的破血之品桃仁、紅花活血化瘀;以生地黃、當歸滋陰補肝、養血調經;芍藥養血和營;川芎活血行氣,調暢氣血。全方配伍使瘀血祛、新血生、氣機暢,成為現代臨床活血化瘀的最基礎與常用方劑之一。消瘰丸本方所治瘰癘,是由肝腎陰虧,肝火郁結,灼津為痰而成。方中牡蠣軟堅散結;貝母清熱化痰。牽正散本方是治療面神經麻痹的基礎方。方用僵蠶祛風痰、解痙攣;全蝎祛風止搐。蔓荊子作為引經藥,可引諸藥直達頭面受病之處。加蜈蚣、地龍、鉤藤熄風祛痰。加膽南星、炒芥子清熱化痰。加黃芪、黨參片補氣養血。加鹽澤瀉、鹽知母清熱滋陰。加青皮疏肝理氣。加丹參活血化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