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Pura 70系列和以前的產品節奏完全不同,打破了新一代芯片首先用在Mate系列上的先例。此次華為Pura 70標準版本搭載了Mate 60系列同款芯片麒麟9000s處理器,而Pura 70/Pura Pro+/ Pura 70 Ultra則搭載了麒麟9010處理器。
從紙面參數上看,麒麟9010似乎是麒麟9000s的降頻版本,比較一下二者差異,麒麟9000s核心為:
1*泰山大核心 @2.62GHz;
3*泰山大核心 @2.15GHz;
4*A510 @1.5GHz;
而麒麟9010處理器則是:
1*泰山超大核心 @2.3GHz;
3*泰山大核心 @2.18GHz;
4*A510 @1.55GHz;
從主頻上看,麒麟9000s的大核心最高,但是在麒麟9010則大核心反而降低0.32GHz,但是3個大核心和3個A510小核心的主頻都略微提升,使用軟件查看CPU,同樣顯示是12顆核心,仍然支持超線程技術。此外,兩個處理器的GPU均為馬良910(Maleoon 910)。根據專業調研公司拆解,麒麟9010仍然是7nm工藝。根據極客灣測試,麒麟9010的L3緩存相比麒麟9000s翻倍,提升到了8MB。
(來源來自極客灣)
從大核心主頻上看,麒麟9010是降頻版本,那么實際性能表現呢,安兔兔跑分在97萬分左右,比麒麟9000s則在89萬分左右(含GPU分數)。麒麟9010在Geekbench 6中,單核和多核測試中分別獲得了 1445分和 4441分,麒麟 9000S 則為單核 1337,多核 4033。可以看出來,麒麟9010無論是單核心還是多核心,都比麒麟9000s明顯提升。
如果只看跑分,根據極客灣測試的數據,當前旗艦機序列采用驍龍8Gen3和8Gen2的Geekbench 6跑分單核心分別為2213、2036分,多核心分別為7500、7500分左右。
在GeekBench5中,Pura 70 Ultra的麒麟9010單核心弱于驍龍8Gen1,多核心分數追上了驍龍8+的成績。
麒麟9010在泰山大核心頻率比麒麟9000S降低0.32GHz的情況下,Spec2017 CPU測試分數反而提升了20%以上,其中仄山超大核INT整數測試分數介于驍龍8Gen2的Cortex-X3大核和驍龍8+的Cortex-X2大核之間。而FP浮點同樣僅次于驍龍8Gen2.
在能效曲線上,麒麟9010介于驍龍888和驍龍8+Gen1之間,主要是受7nm制程工藝限制,雖然相比上代的麒麟9000S提升不小,但是差距還是有的。
當然這些性能跑分一般是測試極限性能,實際上手機在日常運行時,需要保持一個高效的節能狀態,系統的調校和優化同樣重要,畢竟手機大部分時段是處于待機狀態或者低負載狀態,玩3A大作手游的只是少數。
可以看出,即使是稍顯過時的驍龍8Gen2的性能跑分成績也超過麒麟9010一大截,實際體驗方面,按手上的驍龍8Gen2旗艦機配安卓系統的表現,日常流暢度遠不如搭載麒麟9010芯片和鴻蒙OS 4.2系統的Pura 70 系列,要知道鴻蒙OS Next去除了兼容部分,在系統流暢度上更上一層樓,在實際使用表現上吊打驍龍8Gen2旗艦機可以說是板上釘釘了。
在續航方面,極客灣測得了9小時13分鐘的續航,落后于Find X7 Ultra和X100 Pro在同等條件下的測試續航成績,超過mi14 Ultra續航,但是考慮到華為Pura系列的芯片現狀,這個表現算是比較出色了,在有限的硬件和設計條件下,達到了旗艦機的第一梯隊續航水準。預計需要等到下一代的麒麟9100工藝和構架提升才能實現進一步的追趕或者超越。
在信號方面,相信華為Pura70和Mate60系列是沒有問題的,做基站起家,麒麟芯片的基帶向來以信號見長,盡管狀態欄不顯示5G,但是實際上網絡使用的5G,并且支持后期的5.5G網絡(即5G-A)。此外,還有支持靈犀通信、北斗衛星圖片消息,天通衛星等,都是蘋果A系列(無基帶)和驍龍系列(僅旗艦機型甚至頂配旗艦才搭載衛星通訊)短時間難以追趕的。
從Mate60系列麒麟9000S的回歸時麒麟的可用,到現在的升級好用,相信下一代的麒麟9100系列,無論是在工藝制程、構架還是性能,都會有更多驚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