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縣城 運河新活力
——紹興市浙東運河文化研究中心專題調研豐惠運河文化
2024.5.17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2023年9月20日視察浙東運河文化園時的重要指示精神,5月17日,紹興市社科聯、紹興市浙東運河文化研究中心到上虞區豐惠鎮對浙東運河的保護傳承利用工作調研。
本次調研以交流座談和現場走訪形式進行。紹興市社科聯副主席王晶、紹興市鑒湖研究會會長邱志榮、紹興市浙東運河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趙銘、紹興市浙東運河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尉輝煜、紹興市鑒湖研究會副秘書長戴秀麗及上虞區豐惠鎮黨委書記傅飛軍、上虞區水文化研究會副會長陳建木等參加座談會。
▲座談會現場
首先,傅飛軍就豐惠鎮近年開展的浙東運河文化工作作了介紹。豐惠作為千年古城復興省級試點,以保護傳承文化遺存為魂、以挖掘利用運河文化為脈,結合時代要求,積極創新推進文旅融合工作。為充分展現運河兩岸的千年文明,豐惠十分注重開展頂層設計,系統梳理全鎮遺存內容、文化脈絡、文化家底,加快修繕保護河道兩側古建筑,清水生態,推進文旅項目建設,堅持把“歷史+人文”作為核心優勢,弘揚運河文化、梁祝文化、丹道文化、耕讀文化等系列特色文化,提升文旅流量。
其次,座談會針對浙東運河現實情況,對豐惠運河文化資源進行綜合分析與討論,大家認為:浙東運河在豐惠境內有古運河豐富的河網水系,古運河內河道穿過豐惠古城,沿岸有孔廟、豐惠橋、九獅橋等大量歷史文化建筑。歷史價值地位十分重要和獨特。
▲ 邱志榮向傅飛軍贈書
上虞運河河段作為浙東運河三段之一,四十里河、十八里河具有河源代表性、體系完整性、技術獨特性的意義。因其自身水系復雜,文化資源梳理和保護傳承利用工作存在一定挑戰。從歷史文脈和現實要求出發,要對城鎮與河道的文化資源、價值地位和存在問題進行深入研究,以此延伸古城鎮的歷史發展進程。對本區域運河的文化和經濟發展可關注遺存文化、伴生文化、歷史凝練文化,圍繞古城核心區塊和上虞運河,建設運河沿線璀璨的文化帶、綠色的生態帶、繽紛的旅游帶和繁榮的經濟帶。
最后,就紹興市浙東運河文化研究中心與上虞區豐惠鎮深化基礎研究、共同推動古老運河煥發時代新風貌等事項達成共識。雙方將全力把握浙東運河開發的時代契機,肩負歷史責任,共同現實擔當,立足豐惠資源優勢,有序落實開展浙東運河保護利用開發工作。
下午,浙東運河文化研究中心與豐惠鎮有關負責人進行鎮街及運河文化景觀實地考察。
▲現場考察合影
照片由紹興市浙東運河文化研究中心提供
轉載請注明來源
編輯:戴秀麗
審核:壹之
總期:766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