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人間三千事,但看萬里云水間。
提起劉海粟,總讓人滔滔不絕地議論起他十上黃山的故事。 1 918年,青年劉海 粟第一次登臨黃山,頓覺眼界大開,感嘆自然鬼斧神工之秀。 黃山仿佛喚醒了他胸中激蕩的感情,叫他領悟了什么是美。 自此,黃山成了劉海粟魂牽夢繞的“情人”,在此后整整70年的人生歷程中,他十上黃山,與這座古老的山川靈魂共鳴,留下了蕩氣回腸的曠世杰作。
作者:劉海粟
名稱:《黃山松云圖》
尺寸:295X142cm
清渭樓美術博物館 藏
劉海粟40年代之前作品主要受野獸派粗放簡練畫風和印象派表現手法的影響。50年代專攻線條,開始涵有鋼筋鐵骨之力量,講究筆墨,60年代以后潛心潑墨法,筆飛墨舞,如風馳雨驟,此后他題款每每喜用“當其下筆風雨快,筆所未到氣已吞”,“海粟之狂”等等,老辣豪邁,氣魄過人,令人有駭目洞心之感。 劉海粟曾作詩道:“萬古此山此風雨,來看老夫渾脫舞”。
作者:劉海粟
名稱:《云橫絕岫千巖競》
尺寸:550X212cm
清渭樓美術博物館 藏
劉海粟的潑墨黃山將大自然的瑰瑋境象與他內心的勃勃激情和深刻體驗深深融入到了一起,馳騁著他豐富的想象力,揮灑出了大自然的萬千氣象,營造出了煙云吞吐、迷茫空蒙的藝術世界。
1981年,劉海粟第八次上黃山,經歷了十年最艱難的生活之后再次登黃山,劉海粟已經86歲高齡。從這之后的每次登山,身邊都有多位跟隨者,幫他拿筆磨墨鋪畫板,還會有專門的抬轎子的勞工把他抬上黃山。
作者:劉海粟
名稱:《黃山妙景》
尺寸:142X70cm
清渭樓美術博物館 藏
一到山上,劉海粟就嚷嚷著要寫生,而且指定要在陡崖上面取景,誰也勸不住。他說,“你們不要照顧我年紀大了,我如果貪圖安逸,不如在家睡覺。我到黃山來,就是要畫畫,就是要和大自然較量,和我自己較量!”他從桃溪別墅眺望黃山三大主峰中最為險峻的天都峰和華東第一高峰蓮花峰,深受激勵。
海老潑墨山水畫,構圖飽滿、充實,造型挺拔灑脫,鋼筋般的線條勾勒山勢,淡墨渲染,煙嵐縱橫,壯闊雄奇,神逸跡而化出“黃山天下美景”的奇幻景象。大膽地積墨潑墨,筆力千鈞,勢成妙諦。觀圖猶如進入人間仙境,令人神思飛越,浮想聯翩。
作者:劉海粟
名稱:《黃山頌》
尺寸:333X142cm
清渭樓美術博物館 藏
海老十上黃山之舉,至今是人們津津樂道之事。“年方九三何嘗老,劫歷三千亦自豪。賈勇絕頂今十上,黃山白發看爭高。” 這是海老十上黃山行前的“誓言”。他的胸襟與他的作品的境界不斷深化,終于出爐火純青,窮盡造化之奇偉,寫極黃岳之壯觀。或許劉海粟老人的靈魂,前世是黃山間的一株古松,今生今世才會黃山有著如此深刻的眷戀,演繹出如此奇妙的神交。
在100歲的時候,劉海粟這樣跟身邊的人講述他長壽的經驗:想得開,身心靜,就能睡得好,吃得下,拉得出。一切循著自然規律行事,天高地寬人長壽。
歡迎關注清渭樓美術博物館新媒體平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