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防詐于心 反詐于行”陜西省防范電信網絡詐騙集中活動暨集中宣傳月啟動儀式在西安市新城區萬達廣場舉行。陜西省公安廳、陜西省通信管理局、人民銀行陜西省分行、西安市公安局、西安市公安局新城分局、西安市委網信辦、人民銀行陜西省分行營業管理部相關領導和負責同志參加啟動儀式。
此次活動從即日起開始,為期一個月,其間全省各地將同步開展相關集中宣傳活動,旨在進一步提升人民群眾防范電信網絡詐騙識騙防騙的意識和能力。啟動儀式現場,西安市新城區社區宣傳員代表作了表態發言,西安市公安局警官藝術團、新城區昆侖幼兒園的小朋友們為大家獻上了精心編排的反詐宣傳節目,與會領導還為“中郵保險杯”全省反詐短視頻大賽優秀作品進行了頒獎,各成員單位分別設置展臺,為現場觀眾和過往群眾宣傳普及反詐常識,發放宣傳品,氣氛隆重而熱烈。
近年來,全省各地各部門堅決貫徹省委、省政府部署,全面推進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工作,強力推動打防管控建措施落地落實。公安機關充分發揮打擊犯罪主力軍作用,持續開展“云劍”“斷卡”“斷流”等專項行動,強化專案攻堅、區域會戰、集群戰役、出境打擊,不斷掀起打擊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新高潮,取得顯著戰果。2023年,全省電信網絡詐騙案件立案數、群眾損失數同比分別下降12.84%和11.49%,返還被騙資金2.1億元;勸阻疑似被騙群眾335.2萬人次,直接避免經濟損失6.01億元。
據介紹,今年我省電信網絡詐騙高發類型主要有以下三類:
一是刷單返利類詐騙。作案手法:第一步:前期引流,通過短信、網站、社交軟件、短視頻平臺等渠道發布兼職廣告招募“刷單客”、“點贊員”、“推廣員”等,并將其拉入群聊,或以免費送小家電、免費技能培訓等為幌子拉人建群。第二步:小額返利,入群后,讓受害人完成刷單、關注公眾號、為短視頻點贊評論、刷粉絲等任務,并發放小額傭金,獲取受害人信任。第三步:實施詐騙,安排“托兒”在群中散布其獲得高額傭金的截圖,以“充值越多、搶單越多、返利越多”為誘餌引誘受害人下載虛假刷單APP做“進階任務”,以“任務未完成”“卡單”“操作異常,賬戶被凍結”等各種借口誘騙受害人加大投入進而騙取更多資金,直至受害人發覺被騙。
二是虛假購物服務類詐騙。作案手法:第一步:尋找目標。在微信群、朋友圈,網購平臺或其他網站發布低價打折、海外代購、0元購物等廣告,或者可以提供論文代寫、私家偵探、跟蹤定位等特殊服務的廣告。第二步:虛構交易。當與受害人取得聯系后,誘導受害人通過微信、QQ或者其他社交軟件添加好友進行商議,進而以私下交易可節約手續費或更方便等理由,要求私下轉賬。第三步:事實詐騙。待受害人付款后,以繳納關稅、定金、交易稅、手續費等為由,誘騙受害人繼續轉賬匯款,事后將受害人拉黑。
三是虛假網絡投資理財類詐騙。作案手法:第一步:尋找目標,將受害人拉入所謂“投資”群聊,進而冒充投資導師、金融理財顧問,以發送投資成功假消息或“直播課”騙取受害人信任;或通過婚戀交友平臺與受害人確定婚戀關系,再以有特殊資源、平臺有漏洞等可獲得高額理財回報等理由,騙取受害人信任。第二步:慫恿投資,委托受害人代為管理虛假投資平臺賬號,按照“導師”指令進行操作,騙子通過修改后臺數據,向受害人分享虛假提現截圖,引誘受害人開設賬戶進行投資。第三步:實施詐騙,對受害人前期小額投資試水予以返利,受害人一旦加大資金投入,就會出現無法提現的情況,受害人被踢出群聊并拉黑。
公安機關提醒,防范電信網絡詐騙要堅決做到“三不一多”,即:未知鏈接不點擊、陌生來電不輕信、個人信息不透露、轉賬匯款多核實。
用好“7大反詐利器”,守牢自己 “錢袋子”
近年來,公安部會同工信部、中國人民銀行持續深入推進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違法犯罪工作,綜合采取多種防范措施,最大限度預防案件發生、減少群眾財產損失,聯合推出了國家反詐中心APP、96110預警勸阻專線、12381涉詐預警勸阻短信系統、全國移動電話卡“一證通查”、云閃付APP“一鍵查卡”、反詐名片、全國互聯網賬號“一證通查2.0等反詐利器,為人民群眾構筑了一道防詐反詐的“防火墻”。
1、國家反詐中心APP
于2021年3月15日上線,是一款官方手機防騙保護軟件,具有預警勸阻提示、快速舉報涉詐線索、遠程身份賬號驗證、反詐防騙知識介紹等功能。可在手機軟件商店搜索安裝和注冊,完善個人信息后可使用來電預警功能。
2、96110預警勸阻專線
該專線是反電信網絡詐騙專用號碼,具有預警勸阻、防騙咨詢和涉詐舉報等功能。自2019年11月8日正式啟用以來,全國已有29個省區市公安機關開通了該專線。如接到該號碼打來的報警電話,請及時接聽,耐心聽取民警的勸阻提示,避免上當受騙。
3、12381涉詐預警勸阻短信
工信部聯合公安部于2021年7月14日推出12381涉詐預警勸阻短信系統,可對潛在涉詐受害用戶的短信實時預警。當接收到12381涉詐預警勸阻短信時,首先要確認短信發送號碼是否為12381,其次要查看12381預警短信中的涉詐號碼尾號,及時停止與其發生的通話或短信行為。特別強調:12381預警短信中不含任何鏈接、微信、QQ號、其他電話號碼等,無需任何回復、回撥。用戶如有任何疑問可及時撥打110進行咨詢。
4、全國移動電話卡“一證通查”
工信部推出全國移動電話卡“一證通查”服務,群眾只需要使用自己的居民身份證號,即可通過線上線下等多種渠道查詢本人名下持有的全國手機電話卡數量,專用短信端口10699000將在48小時內向預留手機號碼反饋查詢結果,實現了全國移動電話卡的統一便捷查詢。
5、云閃付APP“一鍵查卡”
人民銀行指導中國銀聯聯合商業銀行推出“一鍵查卡”服務,向人民群眾提供銀行卡信息查詢服務,在確保信息安全的前提下,方便群眾掌握個人名下銀行卡信息,強化自身銀行卡管理。自“一鍵查卡”功能試點上線以來,已覆蓋全國196家商業銀行,包括18家全國性銀行和178家區域性銀行。可在手機應用商城下載“云閃付”APP,然后進行實名注冊。
6.反詐名片
公安部、工信部聯合組織中國聯通、中國電信、中國移動推出了“反詐名片”,對各級公安機關的反詐預警勸阻電話號碼進行標記和來電提醒,幫助群眾有效甄別電話來源,提高預警勸阻電話接通率和成功率。大家如果接到帶有“反詐名片”標記的公安機關預警勸阻電話,可以放心接聽,如有疑問,請撥打110進行咨詢。
7、全國互聯網賬號“一證通查”2.0
工信部于2022年推出了“一證通查2.0”服務——全國互聯網賬號“一證通查”。用戶憑借手機號碼和身份證號碼后六位,便可查詢本人名下手機號碼關聯的互聯網賬號數量。當用戶查詢與自己掌握的情況不一致時,可以及時按照互聯網企業官方解綁處理機制進行賬號解綁,及時阻斷非本人注冊互聯網賬號帶來的涉詐風險。用戶可以通過工業和信息化部政務微信號“工信微報”和“工信部反詐專班”、“中國信通院”微信公眾號,以及支付寶“一證通查”小程序等方式等進入查詢入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