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紅軍空軍的飛機基本都是一戰各國制造的飛機,主要機型是紐波特和索普洛斯,發動機功率80-600馬力,時速120-150千米/小時,需要花費大量時間進行維修。
紅軍空軍主要任務是
-擊敗敵軍空軍,奪取制空權;
-為進攻地面部隊提供偵察情報;
-對敵軍部隊進行空襲;
-為進攻部隊提供空中支援
各機型任務分配是
偵察機:對敵軍陣地、集結地等進行偵察,并用機槍和炸彈攻擊敵軍地面設施和人員
轟炸機:轟炸敵軍地面目標和進行偵察
殲擊機:多數做為偵察機使用,與敵軍殲擊機進行空戰和為偵察機與轟炸機護航
1920年在基輔的波蘭偵察航空兵第16支隊Breguet 14A2飛機
雙方飛機的航空武器基本一致,主要裝備維克斯和劉易斯航空機槍,轟炸機投彈沒有瞄準儀都是通過人工瞄準,也沒有炸彈掛架,炸彈也很小,只有4和10公斤級。飛機維修主要是在機場和航空列車上進行,航空列車有24-30節車廂,不過缺少相應的飛機備件,而且航空燃料業供應不足。
紅軍空軍的對手波蘭空軍此時飛機型號也很多,主要來源于德國、法國,空軍基地主要集中在華沙、波茲南和克拉科夫,技術裝備和設備供應來自法國、英國和美國,同時還有一些國外飛行員,例如美國。
5月攻勢中的雙方空軍行動示意圖
當時,在空中的飛行導航手段極其原始,基本上就是通過地圖和簡單的飛行路線規劃,根本沒有考慮磁偏角、羅盤、風的強度和方向和其他因素,因而在很多時候不得不借助于地面參照目標。在當時的情況下,天氣好壞直接決定了飛機可否起飛與是否能夠執行任務。
至于和地面部隊的通信問題,相對較好,基本上各集團軍各師都可以通過電報或者電話與航空兵中隊取得聯系,個別集團軍的旅也能夠做到這一點。一般地面部隊發現敵機后,會立刻向旅部或者師部報告,隨即情況送達航空兵中隊。之后根據集團軍指揮部決定采取行動,一般每個殲擊航空兵支隊都有1架做好起飛準備的值班殲擊機。
按照紅軍的描述,紅軍飛行員表現出了高超的作戰技術和勇氣。1920年5月7日,紅軍空軍參謀長謝爾蓋耶夫(А.В.Сергеев)在4架殲擊機護航下,駕駛繳獲的布雷蓋-14飛機,對鮑里索夫空投了160千克炸彈和傳單。
鏈接-謝爾蓋耶夫
全名安德烈-瓦西里耶維奇謝爾蓋耶夫(Андрей-Васильевич-Сергеев)1893年出生,1918年加入紅軍,1917年12月-1918年5月任全俄空軍管理委員會委員,1918年5月-9月任紅軍空軍總部政治委員兼的東方面軍空軍第一軍事委員會員會委員,1918年9月-1920年3月任作戰部隊航空和浮空野戰指揮部部長,1920年3月-1921年2月任空軍參謀長,1921年2月-1922年10月任空軍總部部長,1926年畢業于工農紅軍空軍學院,1926-1928年對外貿易人民委員部航空專家,1933年任民航總局副局長,同年9月5日飛機失事遇難。獲得1枚紅旗勛章。
謝爾蓋耶夫
5月9日殲擊航空兵第1支隊的薩波熱尼科夫攜帶25千顆炸彈對敵機場完成投彈后,對敵軍陣地進行了機槍掃射和俯沖,但對方沒有飛機應戰。5月10日10時30分,波蘭軍隊3架德國LVG轟炸機前來轟炸紅軍薩爾塔拉諾夫卡機場,遭遇了薩波熱尼科夫率領的紅軍殲擊機中隊。波軍轟炸機很快將炸彈投擲在森林中,開始分頭逃竄。其中1架飛機被薩波熱尼科夫擊落,墜落在日洛賓森林附近,飛行員波蘭航空兵第12支隊指揮官尤格森上尉(原俄國飛行員)和觀察員被俘;第2架飛機也被薩波熱尼科夫擊落,墜毀在步兵第8師陣地附近。通過審訊該指揮官了解到,波軍這次行動是因為昨天薩波熱尼科夫的舉動,波軍空軍上校教訓他們的飛行員竟然讓布爾什維克的飛行員在你們頭上任意作為,而你們卻保持沉默,因此“波茲南騎士”決定出動教訓一下布爾什維克,沒想到竟然失敗了。5月12日,托洛茨基視察了該地并親自為薩波熱尼科夫戴上了紅旗勛章。
鏈接-薩波熱尼科夫
全名格里戈里-斯捷潘諾維奇-薩波熱尼科夫(Григорий–Степанович - Сапожников)1894年出生,1914年志愿加入軍隊參戰一戰,1915-1916年在塞瓦斯托波爾飛行學校學習,一戰中共擊落3架敵機(2架得到確認),晉升空軍少尉。1918年初加入紅軍,在蘇波戰爭中功勞卓著,獲得紅旗勛章。1920年9月4日來到亞歷山大洛夫斯克,準備參加中央航空集團的慶典。9月5日飛行表演中不幸身亡。
1920年薩波什尼科夫和他座機Sopwith 7F.1 Snipe
5月14日上午,紅軍空軍的法爾芒-30、索普維斯和斯帕達飛機出動,對波蘭的若迪諾機場進行了轟炸。駕駛法爾芒-30飛機的飛行員什莫?。ě骇蕨唰洄讧撸┰仍诟郀柌炜塑婈牐谝荒臧肭榜{駛索普維斯飛機身穿紅色外套取得了內戰中的第一個空戰勝利。轟炸任務完成后,他們遭到了對方戰斗機的截擊。尼古拉-彼得羅夫駕駛的斯帕達飛機被對方飛行員帕夫利科夫斯基的飛機咬住了尾巴,他試圖采取機動擺脫對方,但對方飛行員似乎更有經驗,依然緊緊咬住。隨后,他繼續下降幾乎貼近海平面并飛過了別列津納河,希望將對方可以甩掉,然而他轉過身驚恐地發現對方依然“掛在它的尾巴上”。之后,兩架飛機之間瘋狂的比賽高度只有1.5米,彼得羅夫將飛機開到最大速度,機輪幾乎碰到水面;而帕夫利科夫斯基也很冷靜地緊追而來,不靠近也不落后。不過他沒有射擊,或許機槍出了故障或者已經打完彈藥。最后,波蘭飛行員油量殆盡,于是朝彼得羅夫揮了揮手,加速離開。當彼得羅夫返回機場,發現斯帕達飛機上有9個彈洞。
鏈接-帕夫利科夫斯基
全名斯特凡-帕夫利科夫斯基(Stefan Pawlikowski),1896年10月11日在科茲洛夫出生。一戰期間先后在維爾紐斯和莫斯科學習,1916年8月加入俄國空軍。此后1917年2月派往法國學習,之后1918年7月留在法國任第96航空兵中隊軍官,駕駛斯帕達XIII型戰斗機,同年11月晉升為中尉。1919年5月回到波蘭,在蘇波戰爭中擊落了2個觀察氣球和1架飛機。戰爭結束后繼續在波蘭空軍服役,1938年8月任第1航空兵團團長,1939年3月19日晉升上校。波蘭淪陷后來到法國,任航空訓練中心主任。法國戰敗后來到英國,從1941年11月6日起任戰斗機司令部波蘭聯絡中心負責人。1943年5月15日在法國做為第315戰斗機中隊一員,所駕駛的噴火IX戰斗機被德軍第2戰斗機聯隊FW190戰斗機擊落。1964年1月1日追授準將。
帕夫利科夫斯基
未完待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