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2020年夏季買的這套噪音房,那年我剛好39歲,按北方人的說法,就是40歲。在前40年,我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或買或租住過不下七處房子,最小的30多平,最大的100平,也有上下左右都有人的房子,雖然也聽過鄰居的聲音,可我從來不覺得有噪音,七個家都是很安靜的。
直到2020年的夏天,我們買了這套房子,80平(加上贈送面積),因為手里的預算有限,買不到南北通透的房子,所以選了這個純南的房子。買房前所有能想到的都考慮了,格局,裝修,暖氣,漏水,房子的前面還可以看到河,空氣很好。雖然是三梯九戶的格局,可我還住過兩梯十五戶的。于是在我們看來,這都不是什么問題。原房主在這住了五年半,懷孕后打算換個學區房,于是我們出手了。
剛開始住的半年很好,偶爾能聽到樓上老爺子拐杖的聲音,和老太太吵架的聲音,對我來說都不是問題,生活不受影響。直到半年后的一天晚上,我和我老公已經睡著了,凌晨四點的時候被很多走路和翻找東西的聲音給吵醒了,于是我倆決定上樓看看什么情況。到了樓上看見了老太太和他兒子,跟我們解釋說老爺子沒了出殯一會就走了,還道了歉。這種情況我們當然理解,雖然沒睡好,但也沒多說就下樓了。當時我還說樓上人不錯,挺好相處的,我還不知道這就是我噩夢的開始。
大約過了一周后,那個兒子領回來一個潑婦,當然不能稱之為女人。第一次,我們也是睡著了,大概12點被硬物砸地的聲音驚醒,后來知道那是把凳子扔在地板上的聲音,緊接著聽到兩個人在臥室和客廳之間光腳來回跑,還有喊叫的聲音,那聲音大到可以驚天地了。本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則,我們硬是挺到半夜兩點多,但是樓上還沒有停的意思。我只能披著外套上樓敲門,開門的是那個兒子,開口就問我是不是樓上的?我說是樓下,看來不光我來找過他了,他滿嘴答應的挺好,于是我下樓了。可是還是有噪聲,只是聲音小了一點,我們湊合著睡吧。第二天上班頭昏昏沉沉的,那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因為鄰居的問題沒睡好覺。
因為那時候沒有噪敏,所以還是又睡了兩天好覺,事隔兩天后,樓上噪音大爆發的第二次來了。這次是剛好到10點,這是我上床準備睡覺的點,我躺在床上就聽見光腳走路咣咣的聲音,東西掉在地下發出的巨大撞擊聲音,依舊還有大聲說話的聲音。于是我取來拖布桿,往主臥上方的天花板敲打了幾下,這時候我聽見那個潑婦的聲音,誰家敲啥呢,再敲我報警了。我大聲朝上喊道:你還報警?該報警的人是我啊。后來樓上又折騰了兩個小時才安靜下來,再然后這種聲音就成了家常便飯了。
慢慢地,我發現我能聽見的聲音越來越多了,鄰居的說話聲、走路聲、關門聲、馬桶聲,甚至是小便的聲音都能聽到。我一回到家心就越來越煩躁,大概兩個月后,我變得越來越不愛回家,我預感我好像得病了。我每時每刻都在想樓上會不會吵,我去醫院看過心理科,只是讓我做了一堆測試,開了一堆藥,我看藥有副作用,只吃了一天就不吃了。還好那時候老姨常年陪兒子住在大連,她有一處閑置房產離我家不遠,我就偶爾去那住,那房子樓上有個男孩晚上也吵,但因為他要上學,晚上10點后就睡覺了。我想把自己房子賣了,可是不滿兩年有大稅,于是就強忍著就這么兩處湊合了。
再后來,我發現我湊合不了了,每天都睡不好覺,后半夜經常醒來,主要的噪聲來源還是樓上,滿腦子都是樓上幾點回來,開門關門,在家干什么......樓上還老是吵架干仗,嚴重的時候手上有什么摔什么,完全不看時間多晚。那個男的凌晨三點上班,那房子的格局是兩個臥室中間是廚房,有時候那個潑婦凌晨兩點起來又是剁肉又是切菜的,完全不顧周圍鄰居的感受。
好不容易樓上沒聲的時候,隔壁新搬來一個晝夜顛倒的鄰居開直播,一宿一宿不睡。樓里還有半夜唱卡拉OK的,整一個群魔亂舞的景象,這哪是居民樓?我那時已經不知道是哪傳來的聲。我的躁狂也越發的嚴重,于是在背著房貸的情況下,我決定再花一筆錢出去租房。在這里我要說一下我老公,他沒有噪敏,一點沒有,所以他并不能完全理解我的行為,包括我找物業,找社區,找警察,但在很難的條件下他還是支持我租房。
2022年的3月我租房了。租房的那個小區是我買房之前就住過的,在那住了兩年多我覺得很安靜。因為之前住的那套房子已經有租客了,我就又重新挑了一套,本來想租頂樓的,可惜沒有。于是租了個家電齊全,房子很干凈的,租前還問過房東好幾遍這房子靜嗎,但就是怕什么來什么。
因為東西只搬了現用的,所以沒找搬家公司,家人幫我們搬完就走了,我倆出去吃了個飯,大概8點多回來就聽到很大的腳步聲和音樂聲,于是搬來第一天就去找噪音了。樓下的大姐承認在家里領孩子鍛煉,但她很熱情的加了我的微信,說一會就完事了,還說有聲就找她。后來住的一年半時間里,確實越溝通越安靜了,偶爾孩子聲音有點大了,我適應點了就不會影響到睡覺。
那時正好趕上了半年疫情,那期間我老公被困在單位好幾天。樓被封了,我一個人還是很害怕的,樓下大姐還在微信上安慰我,發燒的時候還告訴我吃什么藥。所以在這套租的房子里,我越住越適應,噪敏也好多了。看來聲音是一方面,鄰居的人品和溝通態度是更重要的。
在這里我想說,我對外面的聲音就一點不反感,我們住在北屋,樓下就是一條雙向八車道的大馬路,開著窗的時候,早上的車流和喇叭聲老大動靜了,連我老公都被吵醒了,我卻睡得極香,就是鄰居的聲音大一點我就難以入睡。
2023年的4月,房子掛了三個月后,有人要買。加上還貸款啥的總計賠了近20萬的我還是把房子賣了,就算是為了自己解脫。當時想著以后說啥就買個頂樓,可不能再有樓上了,還有隔壁也得不能住太多人。
2023年9月開始,我們去看了親戚住了8年的那個園區。以前有時候我們也會在親戚家蹭住。這個園區樓道環境很好,物業服務態度也很好。于是在10月份的時候,我們選中了一套小高層的17層頂樓,一梯兩戶的東邊戶,可以說這套房子除了樓下,我是接觸不到任何鄰居的,僅次于別墅了吧。不得不提一嘴,我是真想買個別墅,但是能買得起的都太遠,我們倆上班不方便。近的就買不起了,在此刻我還真挺羨慕國外人少的郊區,至少大家都是住獨棟的,沒有樓上樓下鄰居噪聲的煩惱。
我們在11月份搬進新家,剛開始的一個月偶爾聽到樓下拉凳子的聲音,我沒受什么困擾。但是真是怕什么來什么,在12月末有一天晚上,從10點半一聲關門巨響開始,我聽了一宿樓下好幾個男的說話的聲音,終于在凌晨三點,我起來穿衣服找了樓下,我說我接近一晚上沒睡,你們小點聲,這隔聲不好,聽得特別清楚。這樓下態度還行,回家后就沒什么聲了,但在對話中得知,他們晚上經常熬夜不睡覺。
于是我又開始焦慮了,從今年1月份開始我就用耳塞,不管有沒有聲我都戴耳塞。起初那兩個月還行,但耳朵慢慢地受不了了,開始發炎啥的,不戴就沒有安全感,不管有沒有聲都睡得不踏實。一晚上醒兩回是常事,再后來戴上耳塞就像有耳鳴似的,十分痛苦。我那時一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把電視打開,只要在家,我的心就靜不下來,也不能讓屋里安靜,否則就沒會覺得緊張。
我知道我得病了,可能是很嚴重的焦慮,已經不是噪聲的問題了。這其中我還吃了兩個月的中藥,感覺越吃越心慌,后來身體就一直不太好。有一段時間感覺40多了活成這樣,人生還是挺悲哀的。自己一個人在家的時候就不自覺的開始尋找噪聲,哪怕是簡單的咚一聲。有時能聽到很多別人聽不到的聲音,跟誰說也不理解,就會叫你自己別敏感,別去聽,別去想,該干什么干什么。我到底該怎么做才能恢復到40歲以前回家的生活,那種放松,那種平靜,那種養心的安詳呢?我只想簡單的生活恢復平靜而已。
投稿人:匿名
編輯:鹿敏
投稿編號:186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