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三分建,七分管”。在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市場化運作的背景下,北京國信華源科技有限公司作為第三方專業機構全力推動水庫管理從“散亂”到“規范”,從“業余”到“專業”轉變,探索出了一條共建共治共享、可復制可推廣的小型水庫管理體制改革新路徑。
4月以來全國多地在暴雨中拉開入汛帷幕,水庫安全運行是防汛工作的重中之重。4月22日,在位于永安鎮的獅子腦水庫,水庫巡查員正對水庫大壩防浪墻、壩頂、壩坡壩址、排水設施以及溢洪道等重點部位進行了全面細致的巡查,記錄水庫水位等,確保每一項設施都運行正常,并進行水庫助手APP拍照上傳。巡查員在巡查大壩時突然發現水庫低涵出水量比以往大,他憑借經驗意識到大壩可能出現異常,當即向鄉鎮政府和水利局報告異常,水利局技術組及時趕到現場處置。他的一個電話,避免了水庫工程險情,守護了水庫工程運行安全,因此受到市縣領導表揚及公司獎勵。
水利局技術組及時趕到現場處置
給予巡查員(圖左二)表揚及獎勵
在水庫防汛工作中,每位巡查員都肩負著重要職責,他們不僅要熟悉水庫的地形、水文特性以及各項設施,還要具備敏銳的觀察力和快速的反應能力。為此,北京國信華源公司就近就地聘請水庫巡查管護人,采取“線上+線下”、“理論+實操”等方式開展專職化培訓持證上崗,通過國信華源小型水庫標準化物業化管護系統,精細制定每座水庫巡查路線,精準標識每處巡查點,對巡查責任人進行定位管理,每天自動記錄巡查責任人是否按規定的路線和頻次進行巡查,破解了巡查值守不到位難題,推動了小型水庫管理從“散亂”到“規范”的轉變。
國信華源小型水庫標準化物業化管護系統
砍青除雜、岸坡整治、清淤掃障……組建專職養護隊伍,對管護轄區水庫大壩壩面雜稞等進行集中清理;保持良好的壩容壩貌;啟閉機、閘門等設施設備的檢修保養實現維養從“業余”到“專業”轉變,長期“分散”的鄉鎮村組小型水庫逐步提升了壩容壩貌及管理水平,逐步構建起規范化、精細化、專業化、智慧化的小型水庫管理體制和良性運行機制,充分發揮了小型水庫改善生態環境的保障作用,構建起更加堅實的水利防汛安全屏障。
日常養護平臺線上審核
國信華源專注于智慧水利技術研究,在水利工程標準化管理方面積累了豐富的技術經驗和成果。為燕山水庫、富嶺水庫、株樹橋水庫等大型水庫創建了國家級水利工程管理單位,承擔了近3000座小型水庫、水閘工程管理,其中瀏陽市水庫管理獲得國家級樣板縣。通過標準化管理水庫安全效益全面提升,徹底實現了“工程運行安全、效益充分發揮、環境整潔美觀”的三大目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