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下真是連方便面都要吃不起了!
今天有媒體報道稱,由于原材料漲價,康師傅方便面5月將進行大幅度調價。目前經銷商已收到調價通知,建議上調經典系列產品零售價,桶裝面建議零售價由4.5元調整至5元,袋裝面的建議零售價由2.8元調整至3元。
品牌漲價通常會找個冠冕堂皇的理由,比如此次康師傅的漲價由頭就是配方升級,“雞蛋和面更爽滑,蔬菜加量更有料”。
康師傅方便面上次漲價是在2022年2月,當時桶裝面從4元漲到了4.5元。康師傅不僅在方便面領域頻繁調價,去年11月他們的茶飲、果汁售價也大幅上漲。當時這封漲價告知火上熱搜,網友們紛紛表示康師傅飄了,甚至號稱要轉投統一的懷抱。
實際上統一也在2022年進行了一輪漲價,其內部通知提到,調價產品涉及3款,其中袋面由2.5元漲至2.8元。
此外,日清食品2022年也上調了中國內地的出廠價格,包括合味道杯面、出前一丁、日清意面等;克明食品則上調了五谷道場方便面的價格。
方便面企業近年之所以集體漲價,主要原因在于面粉、包材、運輸等成本持續上漲,還有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隨著外賣行業的不斷壯大,消費者對方便面的購買欲正在逐步降低。尼爾森數據顯示,2021年上半年,方便面行業整體銷量同比下降7.7%,銷售額同比下降7.3%;2023年前11個月,方便面全渠道銷售額同比下滑2.4%,其中線下下滑0.7%,線上下滑17.5%。
在很多消費者的固有印象中,方便面是垃圾食品的代名詞。再加上2022年康師傅的“土坑酸菜”風波,更讓本就欠缺利好的行業雪上加霜。
為了挽救岌岌可危的市場,眾多方便面企業試圖擁抱新一代客群,比如推出更符合現代消費者口味和健康需求的產品,0油炸已經不再新鮮,包裝和技術革新更是標配。在卷生卷死的行業競爭中,企業開始不斷整活,比如今麥郎的安徽板面被營銷成了“泡40分鐘才好吃”,主打一個逆勢出圈。
在康師傅、統一、今麥郎、白象這方便面“四巨頭”中,白象目前是網上口碑最好的,因為他們曾拒絕日資入股,聘用弱勢群體,還多次進行破產式捐贈等,這樣的情懷激發了消費者一波波野性消費,也讓他們有底氣推出香菜味方便面這樣的“怪咖”。
在擁抱年輕人這條路上,康師傅顯然欠缺一些運氣。他們去年冠名長青綜藝中國好聲音,本想借勢營銷“中國好味道”,結果節目播出不就,就遭遇李玟辭世的輿論反噬,節目未能播完,康師傅無奈遭殃。
康師傅日前公布的2023年業績報告顯示,康師傅方便面在2022年的短暫回春后,去年營收又出現了下滑,同比下跌2.84%至287.93億元,營業額占比也下滑了1.85個百分點。財報并未提及具體銷量,但在毛利率上漲的情況下,銷售額卻出現下降,讓人不得不懷疑康師傅方便面在銷售端出現了滑坡。銷售承壓,營收下滑,這就不難理解康師傅為什么急于給方便面漲價。
消費者的需求正在變化,這是康師傅的壓力,也是整個方便面行業的壓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