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顛簸的生活也要閃亮地過。
——《我的阿勒泰》
文丨舊故麻袋
碧藍天空、皚皚雪山、郁蔥森林、蒼茫草原、奔騰駿馬、成群牛羊……這些畫面,讓身處城市奔波忙碌的我好似做了一場美夢,一切自由的臆想變得具體,瑣碎的生活片段變得生動,你能感覺到有一股暖流通往內心深處,溫暖、感動、治愈。
所以我是打心眼里喜歡《我的阿勒泰》的,這種喜歡是純粹的,無需去探討臺詞演技、無需去考究服化道,盡管它在這些點上依然做的非常優秀,但我喜歡的就是最本質的東西,就是那一方土地,那些山山水水。
喜歡是一瞬間的事,或許是無拘無束的風、波光粼粼的水,或許是它探討了人與自然、人與人最原始的那種野趣,又或許是那句“再顛簸的生活也要閃亮地過”。
我相信,在看完被打工人視為“賽博烏托邦”的迷你劇《我的阿勒泰》之后,人們不但會愛上“精神故鄉”阿勒泰,也會愛上創作這部劇的原著作者,一個將寫作視為終生事業的李娟。
李娟性情灑脫、浪漫,以生活為本體,捕捉人生百態,脫離世俗和偏見,被譽為“新一代人的三毛”。
她的筆下,有生命的流淌,有生活的詩意,在貧瘠的生活條件中也能看到生活的智慧、做人的道理、人情的練達。
在她的文字世界里,世界很大,時間很長,人變得很小。她讓我們對生活有了另一種想象,一種與錢財、權利、愛欲無關,只追求生活本身的想象。
盡管在《我的阿勒泰》里,主角們各自都有自己的執念。
女主李文秀一心追求文學夢,雖然沒讀過什么書,但她堅信自己能寫出好文章,她渴望大都市的生活,所以即使工作再苦,她也從未想過離開烏魯木齊。因為在大都市,能接觸更多的機會。
劇中有一小段獨白,寫到:我再烏魯木齊打工,沒賺上什么錢。但即便賺不上錢,還是愿意在那個城市待著。烏魯木齊總是那么大,有著那么多的人。走在路上,無數種生活的可能性紛至沓來。走在街上,簡直想讓人張開雙臂走。
直到因為自己的疏忽大意,丟了工作,經濟窘迫,迫不得已收拾行李回到那個“陌生的故鄉”阿勒泰。
為什么是“陌生的故鄉”?因為李文秀對阿勒泰的情感是破碎的。
作為“疆二代”,她不知道自己是哪里人,該屬于哪里。是沈陽人嗎?奶奶和父親都來自沈陽,可自己就連沈陽老家的那條小河都不曾見過;是江蘇人嗎?母親張鳳俠是江蘇人,可自己也沒去過母親的老家;是新疆人嗎?她連維語都聽不懂,逢人就問“會不會普通話”。
這樣的家鄉對文秀而言,沒有任何歸屬感。回到小賣部的文秀不像是回家,倒更像是阿勒泰平靜生活里的“闖入者”。
家中只有母親和奶奶相依為命,奶奶有阿茲海默癥,腦子時而清醒,時而糊涂,母親一人照顧,還得顧著小賣部。
牧民們的收入不高,小賣部常有賒賬,文秀為了證明自己不是母親嘴里的慫人,更是為了想要逃離這里。
與母親定下了約定:只要她幫母親討回欠債,母親就得付她相應的報酬,并表示不想跟母親和奶奶移居夏牧場。
母親張鳳俠答應了下來,是因為覺得女兒沒有這個能耐去討債,結果文秀還真去了,因為不懂維語,不懂哈薩克族人情世故,和不少村民起了沖突,讓人啼笑皆非,但這些人與人之間的接觸是會產生火花的。
最后她決定留下來,同母親和奶奶一起生活。
男主巴太是阿勒泰最好的養馬人,想要培養出一流的賽馬,一匹叫“踏雪”的馬因為血統稀有被寄予厚望,但他被困于家庭的責任和個人的理想之間,難以取舍。
父親想要讓他回家繼承家業,可他卻一心想要成為養馬人,但原本可以兜底的兄長在一個雪夜宿醉意外去世,他不得不背負家族的責任,于是想先回父親身邊,等之后找機會再回馬場。
一切都計劃妥帖,只是沒想到,他會遇到李文秀。
父親蘇力坦是哈薩克族的老獵人,人們傳言他曾經殺過人,因為他家里有槍。可現在鷹不能養了、槍也要上交,難免脾氣暴躁,但蘇力坦不是壞人,只是被時代的規矩束縛,特別不喜歡新的規矩,包括新的人和事。
大兒子的死對他打擊很大,因為他的死不僅留下了幾千元的債務,還讓家中的牛羊無人照看,大兒媳婦還打算帶著孩子去城市生活,小兒子還不肯回家。
在蘇力坦的人生信條里,家族利益高于一切,所以他無法理解,更無奈于年輕一代想要逃離草原前往大城市的心態。
而文秀的母親張鳳俠正好是蘇力坦的反面,她是個有俠氣的女人,有自己的人生法則,沒有規矩可以束縛她,電視機壞了,就堆個石頭“電視”。
對鄰居來說,張鳳俠主打一個靠譜,想要的東西都有,只要一個手勢、一個聲響,就知道對方想要的東西是什么。
可對女兒文秀,張鳳俠又不那么靠譜,知道女兒文秀是“外面慫,家里橫”,卻還放任文秀去一家一家要帳,結果得罪了一群鄰居。
女兒灰頭土臉的從烏魯木齊回來,她啥也沒問,連床都不搭一個,女兒因為床塌了不能睡覺,她卻翻了個身,對女兒的求助毫不在意,說:“又不是天塌了,還能影響我睡覺。”
但張鳳俠又有自己的處世哲學,總能將女兒躁動的心安撫下來,當文秀開心的表示自己還算是個有用的人時,張鳳俠則表示“啥叫有用?生你下來是為了讓你服務別人的?你看看這個草原上的樹啊、草啊,有牛吃、有人用便叫有用;要是沒人用,它就這么待在草原上也很好嘛,自由自在的嘛,是不是?”
但她看似粗曠的行為下藏著的是對亡夫的執念,別人說丈夫跟人跑了,她看似豁達的表示跑就跑了,在找就是,可在夜深人靜時,她會拿著酒瓶子,對著無人的草原與明月對飲。
除了人物之間的各種聯系,無邊無際的綠色才是這部劇的主色,明媚又動人的生命力似乎要從屏幕中溢出來,讓阿勒泰有了生命般的心跳和脈搏。
身處阿勒泰,一切不完美的生活都值得被原諒,這大概就是草原慢生活的魅力。
都說迷你劇《我的阿勒泰》8集太少了,拍上80集我們也愿意看,目前它已拿下了2024年國產劇最高分。
它的出現,無疑給了那些流量古偶一記響亮的耳光,電視劇的好壞,一定是劇情為主,劇集越少越好,拖沓的劇情和裹腳布似得拉扯,一定會被時代淘汰。
現在最寶貴的是時間,大家不僅要刷劇、刷視頻、刷微博、聊天,還要工作、生活。這個時候,像《我的阿勒泰》這樣的治愈迷你劇就特別適合下班回來吃著晚飯,刷一刷,洗滌一天疲憊的身心。
刷劇過程中,想去阿勒泰的欲望達到了巔峰,但估計今年新疆阿勒泰的旅游要擠爆了,我還是先看電視劇解解饞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