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續介紹志愿軍使用的日制火炮。
中小口徑山炮、高射炮、野戰炮系列
九二步兵炮(70mm)是1932年定型量產的,而那一年是神武紀年2592年。
這種重量200多公斤,炮身低矮可以拆解搬運的火炮,非常適合摩托化低下的部隊使用。
因此入朝參戰的志愿軍當時大量裝備了這種九二式步兵炮,照片中和九二式步兵炮擺在一起的應該是九七式90mm輕迫擊炮。
不過,抗美援朝也是九二式步兵炮在人民軍隊中最后的絕唱。
在蘇援到位前,輕便的九二步兵炮是志愿軍難得的火力支援武器,而且它曲射角度大的特點也可以作為半個迫擊炮使用。志愿軍常常將九二步兵炮推到陣地前沿,構筑反斜面炮兵陣地轟擊對面的敵軍。
根據記錄,92步兵炮到1951年9月時,隨志愿軍入朝參戰的數量已經達到了122門。但是和82mm迫擊炮相比,九二步炮還是過于沉重,而且兩者射程差不多,而82迫的炮彈威力更大;相比志愿軍逐漸普及的無后坐力炮和火箭筒,九二步炮炮彈威力小、初速低,而且部署也沒有前兩者機動靈活。
因此當朝鮮戰爭轉入陣地戰階段后,九二步炮很快就被淘汰了。
志愿軍裝備了好幾款75mm的日軍山炮、野炮、高射炮,下面就一一介紹下它們。
這款1934年定型生產的九四式山炮(75mm),是日軍普遍裝備的一種山炮。這種火炮威力,比九二式步兵炮和81mm曲射步兵炮要大不少。在1942年冀中根據地反五一大掃蕩中,日軍正是憑借這種山炮,多次攻下了八路軍據守的有堅固工事的村莊。
紅軍戰士使用的晉造75mm山炮
這種火炮的前身是四一式山炮(75mm),公元1908年是明治41年,這種火炮因為在當年定型而得名。四一式山炮也很可能參加了抗美援朝,只是志愿軍使用的應該是這種山西太原兵工廠的仿品——晉造75mm山炮。
志愿軍背著被拆解的九四式山炮在朝鮮山地行軍。
三八式75mm野炮,明治38年,即公元1905年便已經服役。
雖然這門火炮是清朝時期的老古董了,但是它射擊精度高,射程也不短,而且生產成本低,因此到了二戰時依舊還是日軍裝備量最大的野戰炮。
志愿軍也大量裝備了該型火炮。
九十式75mm野炮
九五式75mm野炮
九十式75mm野炮、九五式75mm野炮算是親兄弟,更有趣的是這兩個家伙,一個1932年(神武紀年2592年)定型,一個1936年(神武紀年2596年)定型,可是它們的命名卻不是按照定型年份來的。
九十式75mm野炮身管長炮身低矮,因此非常適合作為反坦克炮使用,在緬甸當地的日軍將大量九十式75mm野炮改成了反坦克炮。但是令人困惑的是,雖然九十式75mm野炮在沖繩作戰中,也被作為反坦克炮使用并取得不錯的戰績,但是日軍卻并沒有將這種火炮改為專用反坦克炮,而只是將它作為了三式坦克的主炮。
大概是日本產能不足吧。
這種野戰炮志愿軍也將它投入到了反坦克作戰中,但是在前期進攻作戰中,這種笨重的野戰炮無法跟上部隊行軍速度,后期陣地防御時它還是取得了不少戰果。
八八式75mm高射炮,有資料顯示1922年起它便已經正式在日軍中服役了。但是從它八八式的命名看,應該是1928年,即神武紀年2588年才定型的。
這款上世紀二十年代便已經出品的高炮,在二戰時顯然已經落伍,但是當時的日本只有這么一款批量的中空防空火炮,所以也只能用它進行防空作戰。由于日本的高射炮射高有限加之缺乏夜間驅逐機,所以李梅在夜間轟炸東京時,甚至敢把B-29轟炸機的自衛用機槍全部拆掉,以騰出載重多裝燃燒彈!
這種老舊的防空炮,是志愿軍前期唯一的防御中空的手段,因此被部署到了平壤等城市中。盡管在美機空襲時,這些高射炮也頻頻開火,卻沒有能擊落一架來犯的敵機。
隨著蘇援的85mm高射炮到位,八八式防空炮也就退出了朝鮮戰場。
從日制防空炮和反坦克炮在志愿軍手中戰果寥寥不難看出,武器裝備的性能越來越重要。志愿軍戰士再英勇訓練再刻苦,也沒法彌補武器性能落后的本身缺陷。
大口徑野戰炮
九一式105mm野戰炮,該型火炮于1931年,即神武紀年2591年定型。
這種火炮一共就生產了千門,是日軍野戰部隊最大口徑的野戰火炮之一。它也是日軍口徑最大的反坦克炮,日軍專門為它配備了91式破甲彈。這種火炮在東北被人民軍隊繳獲了一些,解放戰爭中用來轟擊國軍的混凝土堡壘效果非常不錯。
志愿軍主要是用它來作為支援火力使用,不過因為參戰數量很少,所以戰果也談不上多輝煌。
以下是志愿軍三個主力軍裝備的野戰炮數量:
39軍配備38式野炮13門,90野炮8門,95式野炮3門。
40軍配備38式野炮32門。
42軍配備38式野炮44門,改38式野炮5門,90野炮9門,95式野炮1門,91式榴彈炮8門。
看來來自四野的五縱才是親兒子,不但炮多還裝備了8門105mm的91式榴彈炮。
志愿軍裝備的日系火炮中口徑最大的,就是這種96式150毫米野戰榴彈炮,因為其是1936年即神武紀年2596年定型而得名。
這種火炮缺點也是日制火炮的統一缺點,依舊使用鐵制的輪子。這使得日制火炮在復雜地面上行軍時都得裝到車輛上,不然行軍時很容易會損傷炮架。但這無疑大大增加了到目的地后,火炮進入陣地的時間。
所以在朝鮮戰場上使用日系火炮時,志愿軍對它們都進行了輪胎改裝,從鐵輪換裝成了橡膠輪胎,這大大減少了這些火炮進入陣地的時間。
這種150mm的大口徑火炮歸屬于志愿軍總部下轄的炮兵師,在上甘嶺戰役中志愿軍與美軍展開了激烈炮戰,志愿軍所有的各型大口徑火炮都參與進去。志愿軍后勤單位有向前線輸送了幾十枚這種火炮的150mm炮彈的記錄,這是該炮參與朝戰的最明確記錄。
日軍另外還有一些100mm以上口徑的重炮,但是碼字的并沒有找到其在朝鮮戰場服役的記錄,所以就不一一列舉了。
志愿軍使用的日系武器這里基本就介紹完了,如有遺漏歡迎大家指出,下一篇介紹志愿軍裝備的西方國家的一系列武器裝備。
覺得碼字的文章還行,走過路過看過請贊個粉個轉個。
謝謝大家的支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