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邱立本
如果沒有中華文化不絕如縷的文化奇緣,兩岸三地就會形同陌路,各走各的方向,但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是強勁的黏合劑,將不同的社會結合起來,創造了一個強大的氣場,化解了政治的危機,也使得一度出現的“港獨”和“臺獨”逆流,被強勢反擊。
反擊背后就是國共兩黨勢力的合流,渡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兩黨斗到最后,都會覺得中華文化是彼此最大的公約數。鄧小平改革開放后,中國大陸對中華文化的認知和推廣逐漸出現質的變化,也和臺灣地區的藍營有更多的共同點,彼此惺惺相惜,化解了兩岸的敵意。
中國大陸對中華文化認知的質變始于過去十余年間,沖破了馬列歷史唯物史觀的局限性,開放給更多元化的解釋,重視對傳統的創造性轉化,賦予傳統更多現代化的內涵。同時全社會歷經西潮的沖刷下都要尋回文化的“主體性”。這表現在傳統文化的普及浪潮,電視綜藝節目如《中華好詩詞》﹑《典籍里的中國》等,都可以看到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和普通老百姓都沉浸在唐詩宋詞、經史子集的世界,又往往可以與現實世界連結,展現文化的傳承,沒有任何的歷史斷層。
神州大地的中華文化傳承,曾經面對歷史斷層。60年代“破四舊”政治運動,以及長達十年的“文化大革命”,讓很多知識分子受害,而中華傳統也被馬列意識形態凌駕,成為被批判的對象。當時香港有很多來自中國大陸的民間力量,承接中華文化的道統,在島嶼弦歌不絕,盡管在殖民地的體制下,歐風美雨是主流,但民間拒絕花果飄零的命運,在深水桂林街的破舊唐樓,一些南來知識分子如唐君毅、錢穆、張丕介等人,創辦了“新亞書院”,篳路藍縷興學,堅守中華文化主體,成為香港的文化傳奇。
這也是中國8、90年代與中華文化傳統再續前緣的伏筆,錢穆和唐君毅的著作成為中國大陸的暢銷書,影響社會文化方向,對知識界和政界帶來暮鼓晨鐘的作用,理解香港曾建成一道文化長城,在殖民地的氛圍下力抗西方強勢文化的挑戰,艱苦尋回那些在抗戰與內戰中飄遠了的文化碎片。中國在改革開放后,逐漸興起了“國學熱”,也要去意識形態化,不要機械地將馬克思的階級分析作為理解中國歷史的工具,而是要直接回到原點,也要廣泛使用更多的歷史與社會科學方法,重新認識中國,傳承中國的智慧。
臺灣地區在中國文化與歷史研究也是人才輩出,帶來很多新視野和洞見,對中國大陸有所啟發,臺灣地區也樂見神州大地轉向,不再以馬列為圭臬,而是回歸中華經典,要追尋自我創新之途。
更讓臺灣地區藍營勢力共鳴的是,中國大陸在國家建設上爭分奪秒,于十幾二十年間變身為“基建狂魔”,建成全球最大的高鐵、高速公路、隧道和橋梁,提早實現孫中山所提出的建國方略和實業計劃。這都使臺灣地區具有中國人認同的民眾,感受中國現代化步伐為十四億中國人帶來福祉。
這也反映中國大陸的流行文化,吸納臺港靈感,凝聚兩岸三地的軟實力。8、90年代臺灣地區的流行曲,鄧麗君《小城故事》的溫柔、齊豫《橄欖樹》的清新、羅大佑的《滾滾紅塵》都讓大陸人民耳目一新,發現在高亢的革命歌曲之外,還有如此柔情的旋律。香港的功夫電影和警匪片,曾經讓兩岸目眩。最近大陸風靡一時的《周處除三害》,臺灣地區演員阮經天是男主角,但導演黃精甫卻是香港人,折射兩岸三地影視“三贏”的范例。
中國大陸的電視劇也在臺港流行。《甄嬛傳》被稱為長銷不墜的“神劇”,臺灣地區近年春節期間,八大電視臺都在重播《甄嬛傳》,被譽為臺灣地區的另類“春晚”。中國大陸以職場為背景的電視劇,如《城中之城》《平凡之路》《裝腔啟示錄》《精英律師》《白色城堡》等,讓“臺港”觀眾驚艷,了解中國大陸民間社會的運作,特別是精英階層的心態與游戲規則,讓人大開眼界。當然,也有描繪農村與基層社會的《山海情》《人世間》等,可以看到中國底層社會翻天覆地的變貌。
盡管臺灣地區綠營和香港“黃絲”等分離主義勢力近年都在妖魔化中國,并且套用以前國民黨的口號如“匪區”“共匪”等貶詞,但聰明的香港人會用腳投票,紛紛涌去大陸,在復活節與清明節假期逾三百五十萬人次到中國大陸,分享神州大地最新的生活方式。臺灣地區雖然組團到大陸旅游被綠營政府限制,但自由行人數飆升,臉書上“陸劇討論會”群組也高逾三十萬人,臺灣地區的中學生和大學生都喜歡馳騁在小紅書和抖音的世界。兩岸三地的文化奇緣是不能阻擋的。
版權聲明:本文系作者原創文章,圖片資料來源于網絡,本文文字內容未經授權嚴禁非法轉載,如需轉載或引用必須征得作者同意并注明來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