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建都開封:未必就是錯誤的抉擇!
北宋的國都是在開封,這地方面對北方強敵,除了一道黃河天險,就無險可守,后來金軍一沖,摧枯拉朽,北宋因而亡國。
所以,北宋建都開封,且一直不遷都被視為敗筆。
宋太祖趙匡胤有過一次遷都到長安或洛陽的提議,被宋太宗趙光義否決,然后,沒幾個月,趙匡胤就掛了。
其實,拋開遷都困難的政治因素,北宋不遷都,總還是為了些許追求。
這地方是無比合適的收復燕云十六州的后勤總基地,水運便利,北宋全國的物資集中到這里最為方便,距離北方前線的位置也合適。
就算遷都到長安或洛陽,真要收復燕云十六州,也還是要在開封重點經營,為前線大軍提供物資保障。
萬一真收復了燕云,北方有了屏障,開封就相當適合做國都了。
所以,宋太祖即使有想法遷都,也未必真能下定決心完成,他是有追求的,否則,也不會想方設法為收復燕云十六州存錢了,他要是多活幾年,肯定會北伐的。
宋太祖死后,宋太宗也是有追求的,滅了北漢,然后兩次出兵北伐,第一次他還是御駕親征,只不過是仗打輸了,他要是打贏了,對他的評價,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之所以北宋定都開封被視為敗筆,是因為中后期武德不充沛,壓不住北方強敵。
這還未必是皇帝的問題,宋神宗、宋哲宗都是有追求的皇帝,他們堅持變法的目的就是為了收復燕云十六州,這兩位皇帝在位時,是真有過開疆拓土的軍事行動的。
就連宋真宗抵抗遼國入侵,也好歹是親征,打出個《澶淵之盟》。
宋仁宗時期,正是西夏鼎盛時期,北宋是被西夏給牽制住了。
宋徽宗時期,童貫已經把西夏壓得不能動彈了,然后十幾萬大軍北伐燕云,仗又沒能打好,還被金國看到機會,當然,等到金國兵臨城下時,宋徽宗和宋欽宗的骨氣是真軟弱。
北宋武德不充沛的根本原因是在士大夫集團身上,皇帝也得妥協,否則,治國沒人幫忙了。
或許宋太祖和宋太宗有能力在照顧士大夫集團的需求后,還能有辦法保證軍隊戰斗力,后來的皇帝都沒這個能力。
因為士大夫集團的壓制,北宋才武德不充沛,而武德不充沛才顯得在開封建都是錯誤的,其實,開封是很適合當國都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