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李秀恒是湖南的好朋友,他是湖南對外開放,積極“引進來”“走出去”的見證者、參與者。
“七十二行中,做過三十六行”的香港“鐘表大王”李秀恒,于3月25日離世。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對李秀恒的逝世表示深切哀悼,稱是“香港社會很大損失”。
祖籍廣東清遠的李秀恒,白手起家,三十多年前乘著改革開放的東風,到內地設廠,一路打造百億鐘表王國。
連任四屆全國政協委員,李秀恒一直為香港融入國家戰略發展建言獻策;他擔任香港多個商會會長及要職,積極助推業界與政府溝通交流,2017年獲金紫荊星章。他也是湖南與香港之間的“超級聯絡人”,作為香港長沙商會創會會長,一直積極助推港湘交流交融。
《文史博覽·人物》2024年第4期 《“鐘表大王”李秀恒的湘港情》
香港創業、內地辦廠
“乘著改革開放”步步壯大
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說:“李秀恒博士多年來致力推動本港工商業發展,曾擔任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會長和香港經貿商會會長,以及多個政府法定及咨詢組織的成員,積極建言獻策,支持政府的施政,對本港的工商業界貢獻良多。”
1954年出生的李秀恒一路摸爬滾打,見證了香港經濟騰飛、工業發展的“黃金年代”,也踐行了一代港人“敢拼敢闖、踏平崎嶇”的獅子山精神,寫下一代香江傳奇。
他出生平凡,父母是最普通的工薪階層,一家四口“蝸居”在5.6平方米的房間。中學畢業后的李秀恒便闖蕩社會,從一家洋行的普通文員做起,后成為日本鐘表公司在中國香港分公司的推銷員。
1987年,李秀恒看準石英電子表的商機,斥資數十萬港幣引進日本技術設備,組建工廠,創立了香港金寶國際有限公司。
在李秀恒公司會客室的墻上,掛著多份用相框裝幀起來的舊港報版面,其中有一幅1988年的老照片,展示的是當年首次在深圳舉辦鐘表展覽會的盛況。照片里的李秀恒以香港表廠商會代表身份,參與剪彩儀式,他高舉著一艘帆船模型——這是由深圳鐘表業人士贈予香港同業者的,寓意生意“一帆風順”。
這不僅是一份禮物,或一個展會瞬間——在李秀恒看來,這次展會更大的意義,是讓香港和內地的從業者互相認識,為往后開啟新的業務合作奠定基礎。
那是一個大江奔涌的時代。20世紀80年代末至90年代,內地市場的主流是機械表,港產電子手表及石英行針表等尚屬新鮮之物。展會上,內地人對香港鐘表的興趣令李秀恒印象深刻:由于當時內地物資缺乏、消費力相對疲弱,入場參觀者大多只能觀看,很少購買,介紹香港鐘表的宣傳單目錄被蜂擁的參觀者一搶而空。
李秀恒看到了市場和機遇。改革開放早期,國家需要資金與技術,也需要人才。他作出決定,到內地設廠,將自身打拼故事寫進了香港融入祖國發展的大時代里。
20世紀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是香港表廠北移內地的高峰期。李秀恒的表廠地址最初選在深圳坪山區,后進一步選址在東莞。面對初期廠房環境簡陋、配套落后的困難條件,大量進軍內地的港商需要一個個攻克生產中的各種難題。
二者的雙向奔赴是雙贏。內地十分歡迎港商帶來資金、技術、管理經驗,為當地招工的工人進行培訓,帶動解決了就業?!皟鹊氐母母镩_放,這個非常關鍵,給我們提供很好的背后的支持。”李秀恒說,改革開放給當時正值市場膨脹但無地生產的香港鐘表業提供大量土地和人力資源,內地出廠的鐘表之后經香港大量轉口至歐美市場。與此同時,內地的鐘表內銷市場逐步向港商開放。
“這個局面使我們能夠拼命地接訂單、沒有后顧之憂了?!背酥母镩_放的東風,李秀恒的鐘表生意從起步走向穩定,然后一步步發展壯大。
1995年,香港鐘表出口量占全球七成,打敗老牌的瑞士和新興的日本,雄踞世界鐘表出口量之首。2015年,李秀恒接任香港四大商會之一的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任會長,后獲任永遠名譽會長。
湖南的“老朋友”
推動香港、長沙高頻次互動
2017年,在接受本刊記者采訪時,李秀恒曾表示:“通過高鐵,不僅是去廣東,去湖南也方便多了,這樣能拉近香港和湖南的關系,利用這樣的機會,可以形成人通、財通,多做生意、多交朋友、多來多往的局面?!彼敃r表示:“湖南資源豐富,湖南菜有特色,湖湘文化很著名很豐富,下一步可以考慮多就湖湘特色與香港進行進一步合作,發展機遇也會很多?!?/p>
李秀恒的離去,不僅是香港的損失,也讓湖南失去了一位好朋友——李秀恒是湖南對外開放積極“引進來”“走出去”的見證者、參與者、推動者。
2012年8月20日,香港長沙商會在香港成立,這也是內地省會城市中第一個在香港成立異地商會的。
受邀擔任香港長沙商會創始會長時,李秀恒愉快地答應了。在商會成立慶典暨長沙市重大項目招商推介大會上,多位香港各界知名人士現身,李秀恒大力推薦、宣傳長沙。
榮任會長后的李秀恒,為發揮商會的橋梁紐帶作用積極奔走。他多次帶領香港投資考察團來長沙,也組織長沙團去往香港。在他的帶領下,香港、長沙進行了高頻次的互動。
2015年8月,香港長沙商會落戶長沙高新區國際科技商務平臺,港資企業自此在長沙有了“家”。
香港長沙商會成為一個起點,搭建起長沙與香港長期合作的橋梁,構筑兩地企業家交流聯誼和合作發展的平臺,成為在海外宣傳、推介長沙,助推長沙招商引資的載體和長沙籍創業人士在香港的“娘家”。
香港長沙商會的創會會長之一鄧錦添是李秀恒的好朋友,他回憶道,李秀恒經常熱情接待從內地去香港的調研團,“他(李秀恒)為香港的發展、國家的發展做了很多事情。不論是什么階層,小到一個商會,大到一個市、一個省,他都愿意為之付出自己寶貴的時間”。
“他很低調,做了很多事卻依然甘當‘無名氏’。不是為了功名,不是為了錢,能不佩服他嗎?”鄧錦添說。兩人曾一起走進過瀏陽農村學校淳口鎮應戰小學,捐資助學、結對幫扶,10多年從未間斷,3年疫情期間也委托人去學校進行慰問。
李秀恒曾連任四屆全國政協委員。每年初春赴京參會,雖然不適應北京的干燥天氣,但李秀恒說“這十天,我不是為我個人、為我公司服務,而是為香港市民,為香港,為國家服務,發揮我的力量,有意義,有價值”。
李秀恒一直認為,香港應該發揮自身長處,為發揮“一國兩制”等優勢,國家改革開放和發展作出貢獻,兩地經濟發展“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文 | 政協融媒記者 黃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