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劇場川劇《皮影人家》
導演簡介
康曉琳
康曉琳,四川藝術職業學院川劇系教師,中國戲曲學院戲曲表演形體訓練碩士,北京市豐臺區舞蹈家協會會員,四川省戲劇家協會會員。
曾參與設計作品:
川劇《龍鳳呈祥》、豫劇《太行之子》、豫劇《魚玄機》、越劇《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呂劇《獨步行吟》、京劇《荊軻》、實驗神話京劇《巫山神女》、原創京劇《格桑梅朵》、越劇《金粉世家》、邕劇《茉莉花開》、戲曲形體劇《尋》、話劇《留聲》、少兒舞蹈《女兒情》《快樂學堂》、戲曲舞蹈《氣球舞》、情景太極劇《功夫傳奇》、情景歌舞《最好的舞臺》、原創川劇曲《七律?長征》、戲曲舞蹈《一抹天香》,曾擔任第三屆貴州梵凈山我的鄉愁微電影展,暨銅仁市第八屆旅游發展大會歌舞類節目的執行導演及舞蹈編導;
擔任貴州省銅仁市萬山區春節晚會舞蹈總監及歌舞類節目編導;曾榮獲首屆中國戲曲表演程式創編大賽“最佳創意獎”。
武遠遠
武遠遠,四川藝術職業學院青年教師教師,中國戲曲學院戲曲表演形體訓練碩士。
曾參與設計作品:
戲曲形體劇《尋》、越劇《霞光》、創現代粵劇《東江傳奇》、豫劇《魚玄機》、越劇《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實驗神話京劇《巫山神女》、原創京劇《格桑梅朵》、越劇《金粉世家》、話劇《留聲》、情景太極劇《功夫傳奇》、原戲曲舞蹈《一抹天香》、邕劇《茉莉花開》、豫劇《太行之子》。
小劇場川劇《皮影人家》
導演闡述
——康曉琳、武遠遠
寫在前面的話
雙手翩躚演繹千年往事,一簾光影掩映歲月流轉。一匹簡樸布,一盞柔和燈,一個靈動影,一段守藝情。
情寄于影,心忠于影,人終于影.........
他是“王皮影”
“王皮影”何嘗不是生活中的我們呢?
他是“王一鳴”
“他”是每一個執著、堅守、篤定、純粹、勇敢守護自己心中“理想”的人。
他是“顧立夏”,是“三娘”,是“邱傻子”,是“陸鼓師和曹館長”..............
“他們”是每一個在傳統文化領域默默深耕,滿懷熱情,矢志不渝地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人。
一、本劇主題
這是一個在改革開放浪潮的時代背景下,身處四川的“王皮影”家班堅守并傳承皮影藝術的故事,并在傳承與發展傳統文化的命題中思考“傳承”。全劇通過細膩的人物刻畫和情感描繪,透過王皮影和王一鳴父子二人的人生軌跡,演繹他們的悲歡離合,展現文化傳承的艱辛與不易,也映射出在那個年代“新興產業與流行文化”的沖擊下,堅守傳統藝術群體的無奈與窘迫。劇中的每一個角色都有自己的故事,他們或堅守、或放棄、或迷茫、或堅定,他們的生命與皮影藝術緊密相連。
這部作品不僅是對“王皮影”家班堅守和傳承皮影藝術的深度描繪,更是對那些默默奉獻,為守護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而不懈努力的人們,獻上的一份崇高敬意。在時代的洪流中,當外來文化沖擊著本土藝術,“王皮影”家班卻堅定地守護著這份傳統,他們的執著堅守和創新發展,成為了對“傳承”這一命題的最佳詮釋。即使面臨困境,那些“堅守者”仍以生命為筆、以時間為墨,書寫著對文化的熱愛與執著。它時刻提醒我們,文化的傳承不僅僅是一種責任,更是一種使命,一種對生命的敬畏與尊重。
二、現實意義
在二十世紀八十至九十年代,社會底層的人們生活普遍困苦。由于經濟體制改革和對外開放的深入推進,中國經濟在這段時間內迅速發展,但這種發展并沒有惠及到所有的社會群體,尤其是那些生活在貧困地區和貧困家庭的人們。盡管如此,他們內心的生存意志卻猶如磐石般堅定。他們飽受困苦,卻始終保持著積極、頑強和熱烈的態度,不斷掙扎著尋求生活的出路。他們的心中始終燃燒著希望的火焰,對美好生活充滿了渴望與向往。
在劇中人物身上,我們能夠深刻地感受到一種不滅的“精神火種”,猶如“星星之火”,呈現“燎原之勢”。盡管現實生活中各種打擊接踵而至,他們所付出的努力似乎無法改變現狀,但卻從未放棄對生活的熱愛和對理想的執著追求。他們始終堅定信念,勇往直前,不畏挫折。這種精神力量讓人動容,更激發了我們對生活的熱愛和期望。
希望通過本劇與觀眾建立一種“心”的鏈接,實現一種“心”的交流,并催生一種“心”的共鳴,使得觀看本劇的觀眾透過“王家皮影”的傳承故事,能夠深刻理解那些堅守傳統藝術的技藝人內心的孤獨與堅韌。同時,我們期望使觀眾了解像“皮影戲”一類的傳統舞臺藝術之價值,從而更加愿意走進、珍視和傳承這些寶貴的文化遺產。
川北王皮影同川劇藝術一般,這顆璀璨的文化星辰,不僅是中國藝術的瑰寶,更是中華歷史與文化的厚重承載。他們的發展,皆需有著“守根之魂、傳承之心,發揚之意”的一輩輩后人,來承襲與弘揚這充滿民族精神、散發無限底蘊、凝聚先輩智慧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在新的時代背景下,我們應當珍惜并傳承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讓傳統文化在世界舞臺上綻放光彩。通過后人的努力,讓這一古老的藝術形式隨時代發展永葆燦爛,更加輝煌。
三、本劇風格
戲曲表演藝術以自由靈活的時空進行轉換,加以虛實結合的舞臺處理手段和程式化表演,形成其獨特的意象審美特征。本劇在遵循傳統戲曲審美要求與創作規律下,融合“寫意”與“寫實”兩個維度進行舞臺呈現。將程式思維注入現實主義,在追求意象審美的同時注重現代審美表達。通過這兩個維度的交織,將生活質感與詩意氛圍巧妙的融合在一起,營造出一種濃郁的藝術氛圍。
《皮影人家》為現實主義題材戲劇。此類題材主要來自現實生活,集中反應社會底層人民的普通生活,突出表現社會問題和人民苦難。同時,它也強調通過舞臺再現生活原貌,激發人們對生活本質的思索。現實主義戲劇追求寫實的表現手法,注重細節的真實和生活的再現,因此在本劇的整體創作及構思環節中,重點要處理好“戲曲寫意”與“題材寫實”的矛盾關系。整體創作要在戲曲表演本體特征下進行,無論是風格、樣式、舞美、音樂、表演等皆遵從“虛實結合、虛實相生”原則,做到“以虛顯實,以實賦虛”。
《皮影人家》導演闡述
撰稿:康曉琳 武遠遠
編輯:張芮釩 劉成浩
責任編輯:樊明君 張晶晶
編審:陳智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