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央視《 生活圈》
5月12-18日是第十屆全民營養周。今年營養周的宣傳主題是“奶豆添營養·少油更健康”,號召全民踐行“健康中國·營養先行”的理念。
什么樣的油是一款好油,油的等級越高越營養嗎?中老年人,“三高”人群到底該如何選油?央視《生活圈》節目邀請食用油專家做客演播室,帶來控油的全新營養理念。
大家現在很注意控油,知道要少攝入,但是市面上又看到很多新的一些油的種類,里面含有哪些營養物質?哪種油相對最好?如果就吃一種油,專家會選哪種油?
新標簽:營養伴隨物
健康好油有三個要素:
1、相對合理的脂肪酸組成
即:飽和脂肪酸相對較低、單不飽和脂肪酸(油酸)相對較高、必需脂肪酸的亞麻酸、亞油酸比值最好為1:4左右。
現在中國消費量大的有大豆油、菜籽油、花生油,這些油都是以不飽和脂肪酸為主,脂肪酸組成也各有特點。
其中菜籽油的油酸含量比較高,亞麻酸、亞油酸比例均衡。如果就吃一種油,建議菜籽油可能是更好的選擇。
但是北方人不喜歡吃菜油的味道,喜歡吃大豆油、花生油,那么可以適當地補充一些亞麻籽油。
2、豐富的營養伴隨物
食用油植物油99%是甘油三酯,但還有1%的油溶性微量物質,統稱叫伴隨物,其中的營養伴隨物對我們健康非常重要。
每一種油都有自己特定的一些伴隨物,比如玉米油中的植物甾醇、芝麻油中的芝麻多酚等。所以選擇油的時候要了解這些營養伴隨物,一些企業已經在產品標簽上標示出來。
3、沒有或極少存在有害物
不太好的有害物,有些是油料里面固有的,有些是存放過程形成的,另外加工過程也會產生。新制定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植物油》同步國際要求,對安全性有強制性要求。
消費者選擇油品的時候,選擇正規廠家、符合國家標準的油品,可盡量保證質量沒有問題。但怎么去看有害物質有多少?怎么看加工工藝的等級?
從產品的等級來說,大部分油都分了三個等級:一級油、二級油、三級油。怎么選擇呢?
一級油精煉程度最高。好處是煙點比較高,做菜的時候不會冒更多的煙,顏色看起來更淺,做出菜品色澤非常鮮亮,并且耐煎炸。
但在精煉過程中可能會產生反式脂肪酸等有害物質,所以現在全行業提倡“適度加工”,不讓壞的東西形成,好的東西保留在油里面。
二級油、三級油相對來說保留了更多的營養伴隨物,反式脂肪酸危害物也更少,但是不太耐煎炸,使用三級油炒菜時油溫不要過高,否則會破壞營養伴隨物。
所以要根據需要來選擇不同的油。
新攝入量:16克
問卷調查顯示,大家最關注的問題是,如果我是一個老年人以及現在“三高”患者很多,是不是要極度的控油?
比如《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推薦的控油量是(每日)25~30克,現在有人說控制在(每日)16克才是更健康的,這個說法對嗎?
專家表示,25~30克是指正常人的攝入量,并且是在均衡情況下的攝入量。實際上每個人不一樣,不要非常拘泥于25克還是16克。
對于老年人和“三高”人群,首先是控制量,其次是選擇多不飽和脂肪酸相對比較高的油。
推薦富含ω-3脂肪酸的亞麻籽油和ω-3脂肪酸和ω-6脂肪酸比例均衡的菜籽油。
亞麻籽油:含有的ω-3脂肪酸有助于抗炎;
菜籽油:ω-3脂肪酸和ω-6脂肪酸的比例均衡,油酸含量較高,有助于調節血脂。
新油品:減脂油
現在有沒有哪些品類的油更適合減重人群來選擇?
專家表示,既要滿足對脂肪的需求,又能控制體脂,這些油非常小眾,但目前越來越多推出,比如共軛亞油酸油。現在胖的人越來越多,新興油脂的市場會越來越大。
目前中國市場上還有一些小眾的油,比如牡丹籽油、橄欖油、茶油等,含有一些好的物質,有些對于控制脂肪的堆積還是有好處的。
小眾油盡管量比較少,賣的價格也比較高,但我們國家一直鼓勵發展這樣一些油料,一個是營養的需要,另外因為產量不足的需要。
眼花繚亂的小眾油料并不都是噱頭,其實某些營養成分確實有一些好的作用,如果有需要,可根據經濟條件適度選用。
總而言之,現在我們國家油品市場非常豐富,關鍵是從量上和從品類上合理進行搭配,才能吃得安全,吃得健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