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緣之境》——宋劍男個展于5月10日在鳥巢ART SPACE啟幕,展覽策展人許強。此次展覽集中梳理了藝術家宋劍男新近創作的作品二十余幅。
伴隨著2000年之后的10多年間中國當代藝術生態的“質變期”,形成的市場體制。當代藝術生效的這種內部的規律和價值尺度發生了變化。在疫情前后全球當代藝術呈現表面光滑、同質化、精致化、空洞膚淺的趨勢。越來越多的展覽中,思辨的、感知的,有痛感的藝術逐漸在消失,陷入到了虛化的狂歡中。沒有被現象化、潮流化的批評概念所定義,迥異于日趨形式感、精致化,卻漠視現實處境,毫無痛感的“國際媚俗風”。不在變幻不斷的流行話語里尋找繪畫的力量,“邊緣之境”宋劍男個展提供了非現象化、潮流化的觀看經驗,在尋找突破的路徑中,豐富轉換的語言中,尋求深度的表達“此刻”的作品中,呈現出一種復雜性。
在繪畫探索的過程中,無論是圖式、材料、技法,宋劍男更關注其中的偶然性和可能性。這使得每一次創作都像一場只有日月星辰指引的探險 。大方向若即若離的同時每一個陌生的山地、河流、樹林都會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與挑戰。這些非具象的作品更像是意識流的一個片段,無始無終的時間、空間,那些作品上的線、面都更像是日常生活的碎拼痕跡,藝術家需要用某種格式去錨定下來,以捕捉流淌在意識中那些無言的困惑、恐懼與沖動。 這其中也夾雜著一些藝術家個人的偏好。 例如因偏頭疼的原因,他更喜歡弱光的環境。這種偏好帶入格式中呈現出來的結果,就是不同的主體物,因某種敘事性的順序,被置于一個個陰暗的背景下。
作為藝術家思想生活實踐的一部分,宋劍男的繪畫放棄了它以純粹方式處理客觀化問題的責任和自由,讓渡了自己的權力。在這之后,作品以如此臨時短暫的形式將自己同化為它們所言說的“墮落”的現實。宋劍男通過作品提出的具有自我離間式的的論點,提醒我們他的心智和思考所處的境地多么危險且不確定。一切都顯得對立,這些貌似與現實相分離的藝術,卻取消了現實和藝術之間的距離。然而,藝術家正處于在這個距離之間的緊張關系之中,他被一種邊緣性所蠱惑,常常游離于自身之外,而繪畫這一行為是他反身撲向自己的內心動作。
宋劍男生活在中朝邊境的這座充滿計劃經濟和歷史印痕的邊境小城,正如策展人許強在展覽評論中談到他的作品時所講:“宋劍男通過一系列非具象的、偶爾可辨識的視覺圖像碎片來描述自己對周遭世界的認知和經驗,同時又對其間可能的意涵保持絕對的封閉性,畫面中不易察覺的開放路徑僅是他意欲之外的遺留之物。這是他互相矛盾的兩種不同的‘客觀性立場’,兩者之間,哪怕有時候思想生活會錯誤地把它們展示為是可以和平共處的,事實上卻始終處于交鋒之中。感知性是前置條件,直到后來理性又占據了感性,彼此在迂回和遮蔽中吐露言語,而這些被傳達出的話語,讓觀看者從畫面所鋪陳著的形制與設色中攪擾的有些心神不寧。”
展覽現場
Exhibition Views
藝術家簡介
About Artist
宋劍男,1992年生于遼寧省丹東市,2015年畢業于魯迅美術學院,在校期間作品多次留校并獲獎學金。
主要展覽:
2014年 “歐美當代藝術展”(臺灣高雄 火腿畫廊)。2015年“魯迅美術學院畢業展”(沈陽 魯迅美術學院美術館)2015年“魯美六人油畫展”(北京 798利阿賀拿畫廊)。2017年,個展“物.悟" (比利時 栗園瓦隆當代藝術中心 )2018年雙個展“跨越時空”丹尼埃爾.斯呂思 宋劍男(丹東 新區美術館)。2018年“中朝八人畫展"(丹東 丹東美術館 )2018年“中比當代藝術展"(丹東 新區美術館)。2019年 ,”記憶格式"個展(韓國光州 老虎刺創作中心 ) 2020年“張薈林宋劍男”雙個展(北京 798感嘆號畫廊)。2020年“何寶森 宋劍男忘年雙個展”(丹東 新區美術館)2020年“2020link 東北青年當代藝術展”(沈陽 m56美術館)。2021年“中比當代藝術展”(沈陽 m56美術館)。
【展覽信息】
邊緣之境——宋劍男個展
策展人:許強
展覽時間:2024年5月10日--2024年6月6日
開幕時間:2023年5月10日15:00
展覽地點:鳥巢ARTSPACE( 國家體育場·鳥巢文化中心G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