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王辰。我們今天來聊一聊貧窮的根源,或者說為什么有人富裕有人貧窮;為什么有人成功,有人失敗。
1
談論到貧窮的根源,有人說是性格缺陷,有人說是缺乏教育,我常常說懶惰是萬惡之源,窮大抵是因為懶。其實這都是表象,是現(xiàn)象,不是原因。
荷蘭歷史學家羅格布雷格曼指出,貧窮的真正根源是缺錢。也許有人會說:“廢話,不缺錢能叫窮嗎?”其實,這里的“缺錢”主要指的是缺乏起步的基礎資金,或者缺乏生活的基本保障。確切地說,窮是因為陷入了稀缺性心態(tài),進而進入惡性循環(huán)。當我們?nèi)卞X的時候,就會把錢看得特別寶貴,甚至比生命都重要,所以一涉及到花錢的時候,我們就會舍不得錢,最終做了錯誤的決定。
比如,十年前買房子投資,有的人是交得起首付的,但是因為舍不得那筆錢,所以沒舍得買,現(xiàn)在后悔了,一算賬,發(fā)現(xiàn)這十年幾乎白干了,攢的錢沒有房價漲得多。又比如,一面對買保險的問題,一些人就會舍不得保費,猶豫不決舍不得買,就找理由說保險這也不好,那也不好,結果沒買,如果生病了,花了數(shù)倍于保費的醫(yī)療費,也只有后悔了。
再比如,因為下班后離家的距離不是很遠,坐公交車1元,坐地鐵3元,打的士11元,有的人就會選擇走一小時回家。殊不知,這一個小時,可以看書,休息,而不應該浪費在走路上。當然有人會說是為了鍛煉身體,但仔細想想,這些人的身體狀況也都不錯,并不缺乏鍛煉。
2
窮久了,人就會變笨。為什么呢?因為總是做錯誤的決策,就會慢慢認為自己真的很笨。在心理學上,稱之為“習得性無助”,就是在行為上一直遭遇挫折而形成的一種負面的思想意識,認為自己就應該這樣,還沒有開始追求成功就選擇了接受失敗,慢慢地就開始放棄嘗試任何新鮮事物,不敢挑戰(zhàn)任何機會,習慣性地說“我不能,我不會”。
比如,我們個險代理人苦口婆心地出去賣保險,買的人卻很少,如果沒有強大的內(nèi)心,就會被客戶的拒絕打倒,開始懷疑行業(yè),懷疑保險。客戶拒絕了我們,是因為我們覺得客戶說的是對的;客戶購買我們的保險,是因為客戶覺得我們說的有道理。歸根結底,是誰相信誰的問題。
如果你不相信自己,不相信自己賣的保險是有用的,就永遠被拒絕,成交的就少。而成功的代理人,也是通過大量的成交建立了自信。
人窮久了,就會窮得經(jīng)驗豐富。比如被朋友拖出去看車,也不敢試駕,理由是這一輩子也買不起這么貴的車。試駕又不要錢,怕什么呢?再比如偶爾被邀請去看房子,看了大房子就說擔心沒時間打掃衛(wèi)生。如果看了別墅,就會問這地方將來通不通地鐵。買別墅就是為了清凈,不怕偏遠一點;開私家車回去,怎么會擔心交通方不方便呢?這都是因為我們的記憶庫里都是貧窮的經(jīng)驗,不知道富裕人士是怎樣生活的。所以從某種意義上來講,以貌取人是有一定道理的 ,窮真的會從全身散發(fā)出來。
貧窮最終消滅了未來,讓我們放棄了理想。過好今天都已經(jīng)捉襟見肘,哪里還會有精力去規(guī)劃未來呢。中國的房價高企,造就了一大批房奴,其實也毀掉了一代年輕人的夢想。許多年輕人只有努力賺錢還貸款,哪里還有時間去考慮詩和遠方呢。窮人家的孩子學技術,富人家的孩子學藝術。只有我們脫離物質(zhì)的貧乏,我們才能不急功近利,讓我們的孩子們?nèi)ド衔睦韺W院,學學基礎學科,受點人文藝術的熏陶。
我在新人班和創(chuàng)說會上一直要講的一個話題就是:
“成功要付出代價,不成功要付出更大的代價;成功是一代人辛苦,不成功是幾代人都得吃苦。”我一直鼓勵學員要敢于苦一陣子,換來幸福一輩子;苦一代人,換來幾代人的幸福。這也是我們今天講這個話題的意義所在,我們探討貧窮的根源,就是為了徹底擺脫貧窮。
3
巴菲特說:“一旦你有了省錢的腦子,就不會有精力培養(yǎng)一個掙錢的腦子。所以,你會窮得很穩(wěn)定。”這句話就是在告訴我們,你的時間在哪里專注,你的人生就在哪里收獲。窮人確實一般都窮得很穩(wěn)定,連自己都喜歡說:“別看我收入不高,但是挺穩(wěn)定的。”
其實著名的“馬太效應”是來源于《圣經(jīng)》里的這一句話:“凡有的,還要加倍給他叫他多余。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說的是同樣的道理,就是有錢的人越來越有,窮人是越來越窮。臺灣同胞對這個問題解讀得更加通俗易懂,他們說:“省著省著,窟窿等著;花著花著,菩薩送著。”
省錢的結局是什么呢?剛攢了三五百,兒子把同學打了,賠了醫(yī)療費;剛攢了三五千,老公騎三輪車撞人了,又賠給人家。屋漏偏逢連夜雨,窮人家總是事情多,這就叫窟窿等著。而敢于花錢的人,大抵是基于對自己賺錢能力的自信。什么都買一點,什么都賺一點,享受生活多一點,結果感覺總有意想不到的收入,這就叫菩薩送著。
當然省錢和花錢這個問題要辨證地看。如果你和別人賺錢差不多,省錢會讓你變得比別人富裕一點;如果賺錢的機會很多,收入可以有巨大的差異,那么省錢的人只能慢慢變窮,只有大膽賺錢的人才會變富裕。雖然我們一直說開源和節(jié)流都很重要,但在今天這樣的社會,你只有把精力專注在賺錢上(開源)才會最終富裕起來。
4
各位朋友,講到這里,你是否想過一個問題,如果你不太有錢,思考過為什么嗎?我們要時時問自己一個問題:“你花過多少時間,研究怎么變有錢呢?”許多人沒有錢,是因為他們一直在努力工作,卻從來沒有努力賺錢!這樣的人,就是上班盼著下班,五一盼著十一,人在班上,心不在班上,其實就是在混日子。
窮人最寶貴的是金錢,富人最寶貴的是時間。時間就是金錢,時間就是生命,富人充分利用時間創(chuàng)造財富進而過上幸福的生活;窮人浪費時間愛財如命,結果是每況愈下。你不把時間當回事,就是不把生命當回事,結果就是活得很凄慘。人和人的公平,就是每個人一天都擁有24小時;人和人的區(qū)別就是如何運用你的時間所造成的。
那么,對于目前仍處于貧窮階段的人怎么辦呢?簡單一句話,就是“思想先于位置到達”,通俗說來就是:“裝成功的樣子,直到成功為止。” 在積極心理學里有一個“反轉定律”告訴我們:“雖然一般來說思想決定感覺,感覺影響行為;但是行為反過來也可以影響感覺,進而可以強化思想。”
也就是說,假如你達到了某一程度的成功,某一程度健康的身體,某一程度為人喜歡,你就會創(chuàng)造出一種主觀的狀態(tài)(是指你的感覺與情緒狀態(tài)),相信自己是一個成功的人,健康的人,受人喜歡的人。這種感覺(事實),會創(chuàng)造出更多的客觀的事實(狀態(tài)),你真的會發(fā)現(xiàn)自己越來越成功,越來越健康,越來越受人喜歡。
具體怎么做呢?還是拿我們保險代理人來舉例子吧。雖然我們并不富裕,但要敢于邀請客戶到五星級酒店的大堂談業(yè)務,你不進去,永遠都會覺得費用很貴。如果你大膽進去一次,也就不覺得貴了。起碼,兩個人喝個檸檬水,肯定是不太貴的。你得相信,在這樣優(yōu)雅的場合談業(yè)務,彼此心情愉快,更容易成交。
再比如,我們咬咬牙買身像樣的職業(yè)裝穿著,你突然會發(fā)現(xiàn)自己開始注意行為舉止了,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因為你害怕葛優(yōu)癱會把好衣服壓縐了。模仿成功人士的行為舉止,多出席高端的場合,我們就會變得高貴高雅起來。環(huán)境對人的影響是很大的,這個大家可以學習一下“破窗效應”。
5
精準扶貧的意義,就是政府通過幫扶,解決貧困群眾的基本生活保障,讓他們脫離稀缺性心態(tài),進而發(fā)揮每個人的主觀能動性,去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雖然說扶貧得先扶志,治窮得先治愚,但是由政府出面一次性解決困難群眾的溫飽問題,這才是打贏扶貧攻堅戰(zhàn)最有效的方法。
毛主席說:“我們不但要提出任務,而且要解決完成任務的方法問題。我們的任務是過河,但是沒有橋或沒有船就不能過。不解決橋或船的問題,過河就是一句空話。不解決方法問題,任務也只是瞎說一頓。” 我們《王辰課堂》公眾號,主要是幫助各位代理人伙伴提供實戰(zhàn)的方法,解決現(xiàn)實中的問題,進而追求更加幸福的生活。
最后跟大家分享一句話:“貧窮的思維里,寫滿了抱怨和算計;富裕的思維里,全都是感恩和付出。”
今天的專題就到這里,謝謝大家。
重要提示:
【總編:范國如】
二維碼是報名通道
關注王辰老師的視頻號
不錯過每一場 難得的直播課程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