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天,大櫻桃一上市就迎來了價格的大幅下跌,市場上的購買熱情卻意外地低迷,曾經作為春季桌上的寵兒,大櫻桃為何突然失去了市場的青睞?
有老果農講出以下四個原因,來看看你認同嗎?
作物盛產,價格下跌
跟風種植是導致櫻桃供應過剩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來,受到國內外櫻桃市場火熱的影響,國內許多農戶看到了種植櫻桃的高利潤,紛紛加入種植行列。
這是一個很簡單的經濟問題,“谷賤傷農”,商品數量上漲,需求量不會跟著上漲,這樣價格就會下跌。
像“車厘子”這種網紅水果,自然會引來大量的種植,雖然單價降低,但是銷售量上漲,果農本來應該不虧本,然而,大部分新種植者忽視了櫻桃對氣候和土壤的嚴格要求,導致很多地區的櫻桃品質并不理想,市場上櫻桃的總量雖增,但優質櫻桃的比例并未提高。
電商經濟與網紅時代
電商經濟,直播帶貨,網紅效益,這種經濟模式在大數據的作用下,“車厘子”也不可避免地撞上了“炒作”,從所謂的高端市場,逐漸被拉下“神壇”。
櫻桃的銷售模式和價格體系,隨著電商平臺的普及和網絡主播的參與,拓寬了市場,減少了中間環節,農戶能夠以更高的價格直接銷售給消費者。
省去了中間運輸儲藏和宣傳成本,消費者的到手價格又低了,簡直是“雙贏”。但也導致市場價格體系的混亂,使得消費者對櫻桃的價格感知發生了變化,對高價櫻桃的接受度下降。
櫻桃質量良莠不齊,價格影響消費
櫻桃品種的多樣化和質量參差不齊,也是導致消費者購買意愿下降的一個重要原因。為了追求更高的產量和利潤,不少農戶選擇了成本較低的樹苗進行種植,這直接影響了櫻桃的口感和外觀。
市場上出現了大量外觀光鮮但口感差的櫻桃,這些低質量的產品削弱了消費者的購買欲望。消費者在嘗試后發現,花高價購買的櫻桃并不符合他們的口味預期,從而轉向了其他更具性價比的水果。
大棚種植技術雖然能夠保證櫻桃的產量,但同樣帶來了質量上的挑戰,高端水果不缺他真正的客戶,而櫻桃的價格也會在市場風波之后,逐漸穩定下來。
最根本的原因:沒錢
如果說一開始百元一斤的車厘子出現,引得大家紛紛關注,果農為求高額利潤,盲目擴張種植,導致單價降低,但是隨之而來的,應該是更多人愿意購買已經接近“平價”的櫻桃。
但是事實上,大櫻桃的風也僅僅是吹了兩年,由第一年的高價,到第二年的能買得起,到今年的供過于求,一方面是經濟問題,另一方面就是大家發現所謂的高價水果已經“德不配位”了,比如價格比普通葡萄都要不如的“晴王葡萄”。
大櫻桃沒有像榴蓮那樣一直占據高價水果的C位,是消費者已經不想為其的高價買單,櫻桃就應該是平價水果,如果還扯著高端的大旗坑騙消費者,淘汰結果是必然的。
對此你有什么想說的呢?歡迎在評論區交流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