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穿越了這場人生暴風雨后,她有了新的重生。
在今年的央視春晚上,坐在輪椅上的省政協委員、湖南七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楊淑亭,身著苗族民族服飾亮相湖南分會場。
“這是我第一次登上央視春晚的舞臺,在現場我感受到了蓬勃的青春活力和強大的奮進力量。”作為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湖南省“道德模范”代表,楊淑亭與何炅、萬茜、張藝興等明星,及全省千名群眾代表共同演出節目《都實現》。
一場車禍,徹底改變了楊淑亭行走的人生。而真正穿越了這場人生暴風雨后,她有了新的重生。連續4年在不同場合接受過習近平總書記4次親切接見,“90后”楊淑亭坐著輪椅,依舊乘風破浪。
光環背后,是掠過荊棘叢生的勇氣,她說:“因為相信,所以看見。”
《文史博覽·人物》2024年第4期 《楊淑亭:因為相信,所以看見》
至暗人生,谷底反彈
“今年是我受傷的第13年,也是我創業的第12年。真的特別忙,忙得沒有時間思考累這個問題。”今年省“兩會”期間,楊淑亭和記者分享著她的日常。
2011年的一場車禍,是楊淑亭的人生至暗,20歲的她,經歷了5條肋骨斷裂,胸部以下高位截癱。醫生用了9顆鋼釘和2塊鋼板,把她的身體重新撐起。巨額醫療費給家里帶來30多萬元債務。
生活在邵陽市城步縣農村的楊淑亭陷入巨大絕望。“我知道,這一摔,意味著摔掉了我站立的青春,摔掉了我所有的夢想,我的人生徹底跌到了谷底。當一個人連穿衣、洗澡、翻身、如廁都不能做的時候,還談什么未來,還談什么活著的意義?”
心理上的痛苦,比身體上的殘缺更讓人受折磨。她渾渾噩噩度日,也曾嘗試結束自己的生命。一年后,在朋友的鼓勵下,接觸了互聯網的楊淑亭,嘗試了淘寶客服、游戲代練等多種工作,終于通過網絡賺到了身殘后的第一筆收入:七塊七毛錢。
這讓她重拾生活的希望,也成為日后她創業的公司名字:“七七科技”。她在日記里寫道:“我拖著死了的下半身從地獄里狠狠地爬了出來。我要做一個花開不敗的女人!要比完整的自己活得更精彩。”
楊淑亭坦言,創業的原因是“真的沒有沒有其他路可走,去打工人家不要我,所以我只能選擇創業。”2014年,楊淑亭敏銳察覺到仿真花的國際市場很大,2016年逐步擴大業務做紡織,包括生產校服、工裝以及各類包包。
“剛開始沒有互聯網這些渠道,我們都是通過線下的一些展會去拓展業務。”為了第一張訂單,楊淑亭和閨蜜從湘西南的小苗寨前往陜西寶雞。醫生曾反復交代她坐車不能超過3個小時,否則可能引發并發癥,但那次她堅持了13個小時,不吃不喝,一路到達目的地。
2018年,楊淑亭創辦的七七科技作為城步縣重點扶貧企業,參加了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獲得了10萬美元的訂單。
楊淑亭坐著輪椅四處奔波,拜訪客戶,洽談業務,她的真誠與堅韌為她迎來一張張訂單:西班牙、印度、美國、日本,臺灣、香港……2017年底,公司的產品出口額達到了4200萬元。
吃到互聯網紅利,開啟短視頻帶貨
“短視頻的紅利,我也是吃到一波的,尤其我們通過線上線下結合。我們要通過公域流量,把自身產品宣傳出去。”楊淑亭說。
2017年,楊淑亭入駐短視頻快手,一年后累積30多萬粉絲,之后入駐抖音平臺,吸引近59萬粉絲。
“趕上互聯網的紅利,我們應該更好地抓住。”2019年7月10日,楊淑亭受邀進入淘寶直播間擔任主播,推介家鄉城步的酸奶、純牛奶、紅薯干、風味竹筍等特色農副產品。
2020年9月,在“阿里巴巴脫貧特派員”劉寒的幫助下,歷經32張設計圖、18道工序、11次打樣,楊淑亭帶著她推出的第一款原創國潮包,進入了頭部主播薇婭的直播間——一上架,5秒鐘搶空了1.5萬單,成交額近200萬元。
“疫情期間,縣里的竹筍、牛奶、泡椒等產品滯銷。”楊淑亭通過短視頻平臺,為家鄉城步華強、南山牧業、南山鄉村等企業及廣大農戶直播帶貨,銷售額突破700萬元。
楊淑亭說:因為相信,所以看見。“很多人都是覺得先看到才相信。但其實我覺得應該要相信才能看到。要先相信這樣一件事情,然后去嘗試,最后才能夠看到,而不是我看到別人成功了才去嘗試。”
楊淑亭坦言,創業并不是一帆風順。資金上的問題,業務上的問題,或者是招工、管理……每一個問題,在公司運營過程中都遇到過。“當時也會覺得自己沒有辦法解決,但每當我們堅持過去的時候,就覺得一切都還好。”
她鼓勵更多年輕創業者,一定要堅持下去,挺過去。“很有可能第一年、第二年都是虧的,甚至第三年也是虧的,但我們賺到了更多的經驗,然后第四年、第五年慢慢可以實現盈利。”
“年輕就是我們的資本,我們還有很多的時間可以一步一步去磨練。”楊淑亭說。
從小木屋到人民大會堂
2021年2月,坐著輪椅從家鄉的小木屋“走”進了人民大會堂——在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上,楊淑亭榮獲“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稱號。
會后,楊淑亭在短視頻平臺上發了一條視頻,她說道:“習近平總書記說,‘脫貧攻堅的陽光照耀到了每一個角落,無數人的命運因此而改變,無數人的夢想因此而實現,無數人的幸福因此而成就。’這句話讓我深有體會,因為我既是受益者,也是傳播者。”
作為脫貧攻堅先進典型,楊淑亭受邀前往全國各地演講,激發公眾創新創業、脫貧攻堅的熱情。很多人都被楊淑亭的故事所感動,一位貴州觀眾在報告會后遞給她一張紙條:“我本來對生活很絕望,但看到你,聽了你的故事,我覺得沒有理由墮落……”
2022年3月4日,2022北京冬殘奧會開幕,上午10時許,楊淑亭在坐輪椅11年之后,穿戴外骨骼機器人后第一次站立——大約3分鐘時間里,她穩穩地行走了50米左右,成為北京冬殘奧會565名火炬手之一。她自信的笑容,感染了現場和電視前的所有人。
創業以來,楊淑亭共帶動66名殘疾人、386戶1386人脫貧致富。她牽頭成立七七委員工作室,團結帶領所聯系的界別群眾積極投身公益,助力鄉村振興。
今年省“兩會”期間,她關注到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的“增加城鎮就業人口70萬人”,她認為這給自己和廣大創業者指明了方向,“我們要穩打穩扎。經歷了疫情,目前經濟態勢慢慢復蘇,但企業還要下很大功夫,穩定發展,帶動更多就業”。
在輪椅上重生的楊淑亭說,當一個人的夢想融入了更多人的夢想,當一個人的個人價值體現在更大的社會價值之中,哪怕這個人是殘缺的身體,也能活出完美的人生。
“在大家看來我已經殘疾,但現在還能做一些事,不光改變了我自己的生活,改變了我家庭的生活,然后還帶領了那么大一群人,改變他們家庭的生活,我覺得現在雖然很忙,但也很有價值和意義。”楊淑亭說。
文 | 政協融媒記者 黃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