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之計在于晨,擁有一個正確的起床習慣是很重要的,如果沒有好好利用起床的黃金時間段,被一些壞習慣占據的話,就很容易讓自己的身體受損。改掉這些壞習慣,每天擁有健康狀態,長時間持續更有助于改善各項身體技能。
01.
起床過猛
人在睡眠時,大腦皮質處于休眠、抑制狀態,各項生理功能維持低速運轉,代謝水平降低、心跳減慢、血壓下降。當剛睡醒時,這種“睡眠慣性”還會維持一小會兒,如果此時立馬下床,非常容易引起大腦供血不足,可能會導致頭暈、頭疼等狀況,對于特定人群更有引發中風、猝死等意外。
02.
起床后喝淡鹽水、蜂蜜水
有些人早上起床后,喜歡喝淡鹽水、蜂蜜水,覺得可以幫助通便、排毒,但其實這種做法是錯誤的。
晨起如果喝淡鹽水,很容易使一天鹽的總攝入量超標,使患骨質疏松癥、高血壓等疾病的風險增加。
蜂蜜中70%以上的成分其實都是糖,主要以果糖為主,晨起后直接喝蜂蜜水,容易使人體血糖濃度快速上升,對一些糖尿病患者來說則有更大的風險。
實際上蜂蜜潤腸通便的效果僅對果糖不耐受人群有效,這類人群攝入果糖后,腸道菌群會失調,可能會出現很快排便或排便次數增多等情況,但這并不是正確的潤腸通便方法,時間一長,反而對健康不利。
白開水則是晨起第一杯水的最佳選擇。飲水時要進行小口多次飲用,不能一口氣猛灌,飲水量在100毫升左右,水溫控制在 20℃~40℃。
03.
排便不專心、時間過長
早上起床后的起立反射,有利于促進大腸運動和產生便意,因此早上起床后是大腸活動較為活躍的時間點,這個時候排便是最佳選擇。
但現在很多人習慣在排便時玩手機,或者是讀書看報,在衛生間里一待就是半小時甚至更長,這種做法是錯誤的,不僅會使排便變得困難,也有可能患上痔瘡。
排便時應集中注意力,專心排便,不干別的事情,時間建議不超過 10 分鐘。其次,排便時不應過于用力,特別是老年人群,會出現腦血管破裂等意外。
04.
不按時吃早餐
早餐不僅要吃,更要趁早吃。對于上班、上學的人來說,早上時間緊張,有的人為了多睡一會,可能會選擇不吃早餐,或者是到單位、學校后再吃早餐,這種做法會增加患胃病、膽結石的風險,長時間習慣更會造成肥胖。
早餐時間在 7 點到 8 點為宜。食物里需要包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卵磷脂、維生素及礦物質,推薦牛奶、豆漿、雞蛋、全麥面包、堅果等,具體可根據自己身體情況以及對應營養師的建議進行調整。
改掉這些壞習慣,經過一段時間的堅持,讓自己的身體重新煥發健康活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