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登村,系原行政村名,因村委會(huì)駐地愛登而得名。2001年6月愛登與三五、雙斢、妙勝行政村合并,成立妙勝寺村。原愛登村,下轄愛登,老新屋、西河劉家、西河錢家、樂家和沈家6自然村。解放前后屬新駟鄉(xiāng);1950年6月屬妙勝鄉(xiāng);1956年2月屬團(tuán)橋鄉(xiāng);1961年10月為貴駟公社愛登大隊(duì);1983年改為貴駟鄉(xiāng)愛登村。
愛登,又名愛登老余家,俗稱矮登橋。村后有石橋,名愛登。村由橋得名,始居余姓,清代自廟隔河余家遷此。
愛登橋,原名矮凳橋,因當(dāng)年橋面狹窄,橋欄形狀如翻轉(zhuǎn)的矮凳,所以有了這個(gè)俗稱。清嘉慶年間,眾人集資在原處造起一座單孔石梁橋。
愛登橋于民國三十六年(公元1947年)重修,更名為愛登橋。
愛登橋
橋聯(lián)只拍到三句:“愛此風(fēng)光好,登臨氣象雄”和“潮平兩岸闊”。
愛登余家古民居,坐北朝南,由正房和廂房組成。
愛登余家古民居
愛登余家古民居石窗
村中古樹
老新屋,又名新余家,村由余姓始居,清嘉慶末由愛登老余家分此,故名新余家。
老新屋古民居
老新屋古民居,坐西朝東,由正房和廂房組成。
正房
廂房
廂房
正房檐廊
古民居石漏
老新屋古民居
老新屋古民居
老新屋古民居
老新屋古民居
西河錢家,村始居錢姓,村傍西河,故名。清乾隆時(shí)自駱駝東錢遷此。
西河劉家,又名西河橋劉家,劉姓世居,與貴駟劉姓同族,清乾隆間遷此定居。東有小河,名曰西河,故名西河劉家。
劉家民居
“拆”
劉家民居
劉家民居
據(jù)村民介紹,愛登村即將拆遷,下個(gè)月(6月)就要交房了,還好在拆遷前拍到了這些照片(不過還有一些小遺憾,有幾幢老宅沒能入內(nèi)拍攝)。
參考資料:《寧波市鎮(zhèn)海區(qū)地名志》。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tái)“網(wǎng)易號(hào)”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tái)僅提供信息存儲(chǔ)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