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唐朝詩人,很多人言必李杜。事實上,除了壯麗詩篇萬古傳的大李杜外,“小李杜”同樣是唐朝詩壇上不得不提的詩詞大家。
而要說起“小李杜”當中的李商隱,那可是名滿古今。他的“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等千古流傳的詩句,每一個人都耳熟能詳,如數家珍。
來百度APP暢享高清圖片
而李商隱的詩之所以能夠流傳千古,與大詩人李白杜甫等人一爭光輝,主要是因為其詩思想深刻,蘊含了無盡的感慨和深沉的哲理。
而我們現在要與大家分享與交流的,也是這樣一首充滿了無盡感慨與深沉哲理的詩,這首詩就是《登樂游原》,其中的兩句更是人人倒背如流。其詩如下:
登樂游原
唐?李商隱
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01
繁榮的大唐到了李商隱所生活的晚唐,已經處于氣數將盡之時。眼看國家將破,大廈將傾,胸懷理想的李商隱卻大志難伸,抱負難展,只能站在一旁干著急。
到了二十五歲之時,李商隱終于得到令狐楚的兒子令狐绹的推舉,中了進士。可是沒過多久,令狐楚便去世了,李商隱于是便失去報效大唐的機會。
沒過多久,才華出眾的李商隱又得到了王茂之的器重,王茂之還把女兒嫁給他為妻。眼看即將有出頭之日,可這樣的出頭之日隨即又化為了泡影。
因為王茂之陷入了唐朝臭名昭著的朋黨之爭,即以牛僧孺、李宗閔等為領袖的牛黨,與李德裕、鄭覃等為領袖的李黨之間的爭斗。
王茂之作為李黨的重要人物,當然不可能獨善其身,李商隱自然也被動的卷入了這場朋黨之爭的漩渦中而不能自拔。
就這樣,一身抱負的李商隱還來不及施展滿腹的才華,便在官場失意的打擊下退出了仕途。
大約在公元844年,李商隱懷著滿腔的失意與愁悶登上了長安城內地勢最高的游覽勝地——樂游原。
在樂游原上,李商隱寫下這首古今聞名的《樂游原》,透露了其深沉的哀愁與無奈,抒發其郁悶的心境。
02、深度賞析
在李商隱的這首《登樂游原》中,首句的“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兩句以一種簡潔而深刻的意象,描繪了李商隱此時心中的復雜情感,激發了讀者無盡的遐想。
其中的“向晚”二字,點明了時間是傍晚日落黃昏的時刻。這是一個容易引發人們情感波動的時刻,既有日暮途窮的悲涼,又有落日余暉的壯美。
而“意不適”三個字卻直接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感受。這種“不適”,既有身體上的不適,也有心靈上的創傷。
在李商隱所生活的動蕩的晚唐,很多人的生活都如浮萍一樣,漂泊不定。隨之而來的,便是生命的無常與世事的變幻,使得人們心中充滿了無奈與迷茫。
而心靈上的“創傷”,一方面源于仕途的失意,一方面源于國家社會帶來的壓力,還有可能是源于對時光流逝的感慨。
此時的李商隱,心中充滿了失意,充滿了哀傷,可到底是什么樣的失意與哀傷,他并沒有明說。
所以這時候他這種失意的情感的表達,可以說既是很抽象的。而這樣抽象的情感表達,卻觸動了每個人內心深處的柔軟。
這時候,“驅車登古原”便是對詩人的“意不適”具體的回應,也是詩人排解情緒的方式。
驅車,意味著詩人要離開當前的環境,去尋找一個新的空間,一個可以讓他暫時忘記煩惱的地方。
古原,則是一個充滿歷史感和自然美的地方,它象征著過去和永恒。詩人選擇在這里停車,既是為了欣賞古原的美景,也是為了在歷史的長河中尋找自己的定位。
然而,這句詩的魅力并不僅僅在于其字面意義。它更像是一個開放性的意象,引導讀者去挖掘其背后的深層含義。
所以,人們在讀到這句詩時,都會根據自己的生活經歷和情感體驗,產生不同的解讀。這種解讀的多樣性,正是這句詩的獨特之處。
所以,“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這樣短短的兩句詩,卻以其簡潔而深刻的意象,表達了詩人對人生和自然的深刻思考。
它既是一個具體的場景描述,又是一個充滿哲理的人生感悟。這種融合了情感、哲理和美學元素的詩句,無疑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值得我們反復品味和思考。
到了詩的最后兩句,李商隱寫下“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這樣的千古名句。它以其深邃的意境和哀而不傷的情感,表達了無數人心中永恒的風景。
這句詩的美感在于它用簡潔的語言,描繪出了一幅既壯麗又帶著淡淡哀愁的夕陽圖景,同時也寄托了詩人對生命無常、時光易逝的深沉感慨。
從字面上看,“夕陽無限好”是對夕陽美景的直接贊美。夕陽,作為一天的結束,以其獨特的色彩和光芒,為大地披上一層金色的外衣。
這種美景無疑是令人陶醉的,它讓人們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和魅力。而“只是近黃昏”則是對這一美景的轉瞬即逝的惋惜。
夕陽雖然美麗,但它也標志著一天的結束,預示著黑夜的來臨。而李商隱所經歷的一切,不也正像這夕陽一樣嗎?
這種對比使得人們陷入了對無邊的夕陽的欣賞之中,而且還不可避免地摻雜了一絲淡淡的哀愁。
從象征意義上來看,除了一絲淡淡的哀愁之外,“夕陽無限好”也可以被解讀為對生命美好的贊美。
生命中的每一個階段都有其獨特的魅力和價值,就像夕陽一樣,雖然它代表著一天的結束,但它也象征著一種成熟和沉淀。
而“只是近黃昏”則是對生命無常、時光易逝的深刻感慨。它提醒我們珍惜當下,珍惜每一個瞬間,因為美好的生命是短暫的,是值得我們用心去體會和珍惜的。
而從審美體驗上來說,“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這句詩所營造的意境和情感共鳴是無可替代的。
它不僅僅是對夕陽美景的描繪,更是對生命和時光的深刻思考。它讓我們在欣賞夕陽的同時,也能夠感受到生命的脆弱和寶貴。
這種審美體驗是獨特的,它讓我們在欣賞美的同時,也能夠思考人生的意義和價值。
因此,“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這句詩不僅具有深厚的文化內涵和象征意義,其獨特的審美體驗更是成為了人們心中永恒的風景。
它讓我們在欣賞夕陽的同時,也能夠思考生命的真諦和時光的價值。這種美感是深沉而持久的,它讓我們在歲月的長河中不斷追尋和體驗生命的美好。
一詩讀完,我們不得不佩服李商隱的才華。因為夕陽從古至今,誰人都見過,可誰又能像李商隱一樣,寫得如此深刻?寫得如此深情?卻又如此名傳千古?
更為最重要的是,他僅僅用了四句簡短的詩,便將自己“不適”的處境與“不適”心境與感受表達得淋漓盡致。
讓人仿佛看到了那個在動蕩的亂世中的詩人,在拖著疲憊的身體,孤獨而又無奈的走在滿目瘡痍的大地上。
他徘徊著,嘆息著,仿佛在為個人的命運、國家的命運與時代的命運尋找一個合適的出口。
然而,千年過去了,他也像光一樣過去。不過,他這束光卻在歷史的天空里釋放著永遠都不會熄滅的光芒,照亮了無數人。
所以,當我們遇到了不如意的事時,當我們體會到生活的不易與世事的變遷之時,我們便會看到了這束光。
我們就會想起李商隱所說的“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這時候,哪怕我們遇到再多的不如意,再多的挫折與磨難,我們也懂得珍惜眼前的美好,活出真實的自己。
所以,人生百年,不過是三萬多天,當我們看到了李商隱這束光時,我們就要懂得抓住當下,珍惜過好當下的每一天。
只有這樣,我們每一個人都才可能在這短暫的三萬多天,創造每一個精彩的今天。
所以,李商隱的這首《登樂游原》被無數人譽為史上最消極的詩篇,盡管這首史上最消極的詩篇是李商隱在最苦悶的時間里寫下了的,但它卻以其深沉的情感與哲理,深深打動了我們每一個人的心。
它讓我們明白,歷史如浩瀚無邊的宇宙,人生如無數顆閃閃的星光。這無數顆閃閃的星光無時不刻都在向宇宙奔馳而去。
在這匆匆而去的途中,充滿了太多的偶然與不確定性,但不管怎么樣,我們都始終要向宇宙釋放我們的光芒。
雖不及李商隱那樣閃耀千年,但至少也能讓自己的光芒,像李商隱詩中的夕陽一樣,有其獨特的魅力和價值。
*文中圖片均來源于網絡,有不妥之處請告知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