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參加企業職工養老保險的人來說,30年工齡似乎成為了一個“門檻”,一個讓很多人渴望繳滿直接退休的年限,當然,他們的養老金也大概在3000元左右,在全國也算得上是平均水平了。
如今,城鎮與農村的并駕齊驅,已經不再區分農村還是城市戶口了,這說明趨勢就是所有的養老保險自己可以繳納,跟戶籍無關,既可以繳納企業職工養老保險,也可以繳納城鄉居民養老保險。
與其在退休的年齡段羨慕他人,不如趁自己年輕為自己“儲存”一份養老金,生活不是有所付出才有所收獲嗎?
有的朋友或許選擇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那么每年交3000元,累計繳費35年,60歲能領多少養老金呢?
因為養老保險的不同,造成了兩者之間的差異,下面我們先簡單聊聊區別在哪里,再解析一下養老金的計算:
1,同屬養老保險體系,但是有顯著區別
眾所周知,第一支出養老保險體系是我國的基本養老保障,其中就包括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和企業職工養老保險,這兩類的差距可不僅僅在養老金上。
第一,繳費時候的意愿不同。對于有工作且有公司繳納這社保的職工來說,他們是被強制繳納包括養老保險在內的五險(簡稱社保)的,對于沒有固定工作自己繳納社保的靈活就業人員來說,就可以自愿參保。
但是,對于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來說,都是自己繳納,沒有單位繳費這一說,所以,他們遵循參保者的意愿,以至于在農村朋友的人群里分為兩種人:一種人不繳納一分錢養老保險,號稱靠自己,靠兒女養老;另一種人就是深信養老保險,自己雷打不動參保繳費。
第二,繳費方式與繳費金額不同。對于自己繳納社保的人來說,雖然說有一定的選擇,既可以參保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又可以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但是事實上還是會受到經濟條件的制約。
假如說繳納前者,一年按照最低檔次繳費,也有上萬元,甚至在大城市是超過一萬元的,夫妻二人便是兩萬多元,以至于很多人望而卻步。
退而求其次選擇了后者,即便是繳納較高檔次每年3000元,壓力也比前者小很多。
夫妻二人也不過六千元,對于目前多數人的收入水平還是可以承受得住。前者是按月度繳費,后者是按年繳費,這也是一大區別。
第三,養老金年計算自然不同。不同于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不設立統籌賬戶,好處便是參保人的費用全部進入個人賬戶,無論是自己棄保還是自己離世,這筆錢都能原封不動退回,壞處自然是養老金自然較少。
因為基礎養老金完全是財政補貼,人數眾多又壓力十足,除了上海市1400元遙遙領先之外,其他地方幾乎都在100-200之間。所以,想要一份高一點的養老金,必須多繳費、長繳費,否則光指望這基礎養老金可不夠花。
02,每年交3000元,累計繳費30年,60歲退休能領多少養老金
按照目前的收入水平來看,一年交3000元養老保險并不高,相當于每個月交不到300元,省一省就出來了,最難的還是堅持30年。
下面我們假設一個案例,從30歲開始繳納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每年繳納3000元,到了60歲正好繳納了9萬元,那么,他能領多少養老金呢?
忽略政府補貼和少量的利息,單單看這9萬元按照139個月計發,個人賬戶養老金等于90000/139=647元。
另外就是看當地基礎養老金的水平了,國家最低基礎養老金的數額是118元,也就是說最低能領到647+118=765元。
而如果在上海,則可以領到1400+647=2047元,所以,當地的基礎養老金水平也很關鍵。
有人看到這里說,還不如自己存款自己養老。
自己的存款的風險是顯而易見的,第一,錢很容易攢不下來,賺了多少隨趕著也就花了。
第二,存銀行利息不斷在降低,以后會收納手續費也是有可能的;第三,理財有風險,何況一年3000元很難理出什么財富來。
所以說,還是繳納養老保險比較實在,大家怎么看?你能堅持繳納30年嗎?歡迎留言討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