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步瀏陽河,本人之前已走過了3個假期:去年五一、端午、今年元旦。今年清明小長假,我緊接著前面的行程,我乘車到瀏陽的天空劇院,繼續沿瀏陽河上行,4月6日下午到達瀏陽市永和鎮的大溪河大橋,之后乘車返回長沙市區。
長沙瀏陽市境內的雨時下時停,忽大忽小,為我的行程平添了雨趣。又因正值人間四月天,春風浩蕩,春景清麗,我的詩意行旅仿佛是在畫圖中了。
每一段行程結束后,我都以散記的形式,在自媒體上發布了圖文,介紹了沿途見聞,這次也不例外。
一
4月5日一早,筆者起來時,外面天仍然陰著,溫度仍有十多度,天氣預報說瀏陽當地有小雨。
離開旅館時,我看到一位70多歲的老人在大門口掃地,他說他有3個兒子,這棟3層樓的房子是大兒子一家開的家庭旅館,旁邊的一棟小些的房子是老二家的,老三在雙江口村街上開飯店,住在那邊。他說的話是本地方言,我大多能聽懂,當他說“老臥”的時候,我讓他重復了三遍我才明白過來他說的是老二。
由于昨晚走到這里時天已黑盡,四周景物只能看到一個大概。旅館門口正對大溪河。院壩外沿以下是數米高的埂子,埂子下是鄉村公路,順著大溪河往上游去。河對岸只看到稀稀落落的幾戶人家。
我先從昨晚來時走的一段路走三華里左右到雙江大橋。
公路邊不時出現大片的油菜地,油菜花早已大規模的開過,只剩下零零星星的幾株開著,似乎想告訴我,他們還不愿離開春天,于是努力地把還能開的花開好,并且在我來的時候,開給我看。
在一農戶家門口,我看到一大一小兩只狗狗正在嬉戲,看樣子應該是母狗和它的崽,總是小狗追著大狗跑,跑著跑著,突然停下,大狗這時又回過頭來逗一下小狗,看得我哈哈大笑。小狗的尾巴不停地搖動,系在頸項上的鈴鐺隨著它的跑動而咣啷咣啷地響個不停。我把這一幕留在了手機里。
往前走,看到刻著“美麗雙江河洲屋場歡迎您”字樣的石碑,表明這一帶叫河洲屋場。
過了雙江大橋,我沿著大溪河一路上行。
山是朗潤的,水是釅稠的,風是帶著花香的,雨是浸著生動的。
河邊許多不知名的草啊樹的,紛紛向河中伸出枝丫。高大的樹木掩映著農家平房或別墅。我會因此想到盛唐時期著名的山水田園詩人孟浩然《過故人莊》中“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這樣的詩句。
兩岸的山并不高,起伏的山脊倒影落在河中,竟成魚兒追逐的誘惑。
雙江村左家灣片余家組有一座石老爺廟,廟門兩側的楹聯是這樣的:石峰挺秀;仙澤宏敷。
往前走,一棵不知名的樹,鵝黃的嫩葉綴滿枝頭,讓我聯想到青春、希望、詩意這樣的詞語,看著看著,我走神了,心中充滿了詩的意境??上也粫懮駝t這一路寫下去,不知會繪出多少春天的故事。
細雨紛飛中,稍稍感到還有些許寒涼,但仍有村民在地里勞作。此時的情景,會讓我聯想到宋代詞人晏幾道的《臨江仙》“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或者想到宋代僧人僧志南的絕句“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p>
河面時而開闊,時而束窄,時而急轉彎,時而筆直向前。面對自然的奇麗風光,我深感文字的拙劣。手機幾乎每拍一張照片都是風景,無需專門構圖和美化。
二
我來到炭棚村的左家灣屋場,順河的公路邊有一處牌坊,其正面的楹聯是這樣的:碕灣浮柳岸,至道入蓮臺。
牌坊背面的楹聯是這樣的:
觀斯真畫境,李杏梅楊,掩映生香,高樓雅墅,庭園別致,修竹茂林,托月烘云,一灣碧玉三篙水;
涉彼小桃園,漁樵耕讀,圓融自趣,物裕民安,倉廩充盈,仁鄰德里,飛歌擊壤,萬點泥金五柳風。
據了解,出資修建這座牌坊的人,是某品牌醬油的大股東,其老家就在炭棚村。
往前走,鄉村公路旁的水塘邊,居然有一棵翠綠的樟樹幾乎呈30度角傾斜著,不知道那伸入水中的枝丫是怎么生長的。
河岸的開闊地帶,通常是一些莊稼地,有的地塊被一排排的蔬菜大棚所覆蓋。下雨的時候,密集的雨點落在塑料薄膜上,特別清脆響亮,雨比較大時,雨傘不太遮得住雨了,我干脆躲到大棚里去,等雨小了再出來繼續找路前行。
在炭棚村下洲組的一條小支流與大溪河交匯處,我看到兩個中年人和一個小伙子在垂釣。
據自稱是當地人的那個周姓小伙子介紹,炭棚村曾經是一個古村落,解放以前曾有一家大地主,其家里最大的宴會廳可以擺下80桌宴席??梢韵胍娺@個地主家有多富。
這個小伙子說,他現在省某科研單位工作,現階段借調到某省廳,這次清明節放假才回來的,他們這個村以前有不少古跡,現在卻蕩然無存了,他說他平時也喜歡到處去旅游,湖南省內的不少古村落都留下過他的足跡。
我感覺與這個小伙子比較投緣,于是,我們加了微信。
我沿著河岸邊長滿雜草的機耕道往上游走去,一些油菜花不按常理地自由盛開在小道邊。
大棚里的辣椒苗正盛開著白色的小花。河岸邊的一處竹林內,不少竹筍正茁壯地生長著。
在關口街道炭棚村炭棚組,大鵬觀音廟就在鄉村公路邊,廟門兩側楹聯是這樣的:三乘并轡;萬法歸宗。
河岸上立了一塊石碑,碑上有“瀏陽河特有魚類國家級水產資源保護區炭棚村產卵場”字樣,方框中繪有大溪河、小溪河上產卵場分布圖。主要保護對象是細鱗斜頜鲴、花?魚。保護期一年,禁止捕撈和在保護區內新建排污口。
在炭棚渡口,幾個中老年的村民坐在木棚子下聊天。不遠處就是炭棚村黨群服務中心。包括炭棚村在內的關口街道以生產蔬菜和糧食為主,而不像柏加鎮那樣,到處是苗木基地。
三
在炭棚村將軍組,鄉村公路邊有一家特級防火單位,一看公司名稱,才知道原來是一家生產煙花的公司。類似這樣的公司在瀏陽有好多家,因為瀏陽是全國聞名的煙花生產基地。安全生產當然是該公司必須重視的問題。
河堤上的公路段,高大的樹木和密集的雜草,把視野中的瀏陽河面分割成好看的圖案,我不停地把這些圖案拍進手機。
不知名的野花盛開著,有著油菜花一樣的金黃,細碎的花兒擠擠挨挨的,為瀏陽河佩戴上了漂亮的花環。
在珠江渡口的石碑上,鐫刻著渡口守則,對擺渡的人和乘客都提出了要求。
瀏陽河的小支流上橫跨著一座小橋,橋下水流湍急,寬闊的河道上泛起層層漣漪。
田野里,大片的油菜已經走過花季,開始結實,間或也有少量的油菜花仍在悠然自得地開著。
視野中出現了一座滾水壩,攔蓄上游來水,待達到相應水位后漫出,沖起無數水花。有一個小伙子膽子大,竟然站在滾水壩邊上的高處,神態自若地垂釣著。我站在離他不遠的地方,有些提心吊膽地拍著視頻或各種有看頭的照片。
寬闊的草坪上,突然出現一大片紫色小花,密密匝匝的,在油菜花陪襯下顯得格外迷人。
羅漢松以特有的風姿在城鎮街道上往往十分吸引人的目光。它們離不開農家的精心培植,施肥、搭架子、修枝剪枝等等。在瀏陽河古港鎮段,河岸邊不時出現一片一片的苗木,其中有不少是羅漢松。
偶爾出現的油菜花金黃黃的,在碧水綠樹的映襯下,使眼前的景致陡然生動起來。
馬王灘電站和攔河閘下,上游來水形成白花花的浪濤。
沼澤地上,許多不知名的野花自由自在地開著,顯得與世無爭。
天色漸漸暗下來,小雨不時淅淅瀝瀝地下著。
當晚,本人就近住在古港鎮中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