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個月前,深圳人的朋友圈里都在轉發一份倡議書,標題是:
百花的業主,醒醒!
文章開頭,是振聾發聵的11個反問。百花片區的二手房價跌幅排進深圳前三,連龍華的價格都不到了。
造成這樣的原因,倡議書說不是市場行為,而是:
中介制造的陷阱。
他們先是向業主發送并不存在的超低掛盤價和成交價,在業主間造成恐慌。
接著,故意發布并不存在的價格展示給同行,在同行間制造煙霧彈;同行向業主求證,就是在免費為他們變相打擊業主。
最后,中介再從中挑出一兩套做典型案例。利用業主間的信息差,進行兩邊壓價。二手房的價格,一來一回,就這樣被打了下來。
幾乎是和深圳同時,北京的房東也幡然醒悟了。
一位回龍觀的業主告訴子姨,他的房子從2023年10月掛牌以來,到現在降了100萬了。明明前一年,小區里同戶型的成交價還是745萬,到現在,出價的只有610萬了。
這套房子,他是在2018年花了660萬購買。電梯次頂,光租金一個月都有9000。
掛牌后,他也知道市場不好,心理預期就是保本,最多比成本少10萬。但沒想到,房子進入市場后,一路下跌。然而,中介還是不斷打電話過來,要他壓低價格。
東四環新華聯麗景的業主朋友也是如此。
她總結,現在賣房至少要經歷五輪降價。
剛開始,中介會在你給出的底價基礎上砍一輪;然后中介店長再來一輪降價;等到有買家后,買家的中介砍第三輪;買家中介的店長又來砍第四輪。
終于和客戶見面了,坐在談判桌前,客戶又親自操刀砍第五輪。而所有人都在勸你:
就最后這一哆嗦了,就差這一點兒,簽了吧。
到這里,價格已經比掛牌價低了100多萬。
她的房子條件也稱得上優等。小區內綠化率高達60%,戶數少,算是鬧中取靜。周邊幼兒園小學中學醫院菜市場一應俱全,距離地鐵站步行只要5分鐘。
而且房子還是小區的樓王,全明戶型,高樓層,視野好,臥室窗外見水系,客廳的大落地窗,可以看到城市的車水馬龍。
朋友說,無論窗內窗外都價值拉滿。她想不通,房子的條件都已經這樣了,還要怎么樣。
這場談判的最后,她決定堅持底線,不賣了。
自去年9月初認房不認貸政策后,北京二手房掛牌量突飛猛進,短短一個月時間就增長了2萬套。到10月,內網數據更是達到了巔峰,18萬套。
經過三個月的去化,掛牌量好不容易降到了16萬多。但到了3月,傳統的小陽春時期,不少業主都想抓住時機降價出貨。
于是,年后鏈家中介剛復工一周,新增房源就有6500多套。日均增長920套。一個月后,二手房掛牌量重新漲回17萬套。
最近,北京二手房的掛牌量,重回17萬套以下。這不是自然成交的結果,而是很多業主和這個業主一樣,主動下架房源,不賣了。
這一年多以來,北京二手房經歷了慘烈降價。即使是豪宅,也沒有逃過這一輪周期。各個區域的豪宅之錨,價格都有些崩了。
望京金茂府單價跌破10萬,太陽公元單價降至12萬,就連內城的中信城一期成交單價,也降到13萬。
準備賣房的業主們光是認清形勢,接受大幅降價才能賣房,就花了半年多。但事情發展到現在,買家一上來就拿著瑕疵房的價格來比拼,一套更比一套低。二手房東們也撐不住了。
原先跟風賣房的業主冷靜了下來,下架房源。想要變現的業主決定把房子出租。他們開始拒絕中介無底線的壓價。
北京二手房的掛牌量最近都沒有再漲了。二手房的價格跌幅,也沒有4月份那般恐慌了,撿漏房越來越少了。
但市場傳導的最后一端,新房的挑戰才剛剛開始。
五一前,北京官宣松綁限購,規定在當前的限購基礎上,可以在五環外多買一套。相當于給一部分人多發了一張房票。
一周多過去,開發商朋友說,沒有明顯變化。對大部分客戶來說,他們擔心的依然是后續是不是還會有政策,價格是不是還會再降。
還有一點,有實力、且愿意在一線城市買房的客戶,不多了。
這個假期,房山中建的一個項目為了去化,已經把分銷點位提升到6個點了。
他們利潤有沒有6個點都不知道。同行們看到這種行為都直搖頭,說:
飲鴆止渴。
歡 迎添加子姨微信: zhangziyi10010
注明公司名稱、職位和姓名更易通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